APP下载

高职院校物理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2020-10-26沈敏跃

卷宗 2020年19期
关键词:考核评价混合式教学实验教学

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物理教学仍然存在固守传统,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厌学难学,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本论文结合课程设置要求和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模式方法改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优化教学考核评价、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提高高职院校物理教学成效,对接岗位、服务专业,助力高职高专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考核评价;实验教学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要求高职院校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大学物理》作为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可以使学生系统认识和正确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定律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理工类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学物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仍有教师偏重学科理论知识学习,缺少运用引导。学生厌学的问题突出。为切实服务专业,提高高职高专物理教学成效,本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

1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及方法

高职院校学生有一定的物理学科基础,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模式上施行“理实并行双主体”教学模式,即建立“案例引入—提出问题—知识学习—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理论教学模式,构建“布置任务—分析任务—任务实施—分析改进”的“项目驱动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本教学模式改传统教学的“教师中心”为现代的“学生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生成性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应以多元智能的学生观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为教学理论指导,采用启发式、小组合作、讨论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单一注入式“一言堂”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成效。

2 提高教师教学创新能力,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随着大数据多领域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在线开放课程和各类学习平台拓展了教学时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教师应不断学习创新,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教学平台建设和运用能力,如运用“云班课+QQ、智慧树+微信、智慧树+钉钉、学习通+腾讯会议”等不同组合模式,利用EV和喀秋莎等录屏软录播、直播授课,课堂内外联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增强课程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即学生线上“视频学习——难点评析——完成任务”;教师线下“难点指导——学习巩固——成果汇报”,线上线下混合,图文并茂,教师准备丰富的《大学物理》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线上“冲关奖励”,线下“汇报展示”调动学生,构建开放多模态的教学、学习和交流情境,让学生的《大学物理》学习有收获感、成就感。

3 优化教学考核评价,重视过程性考核

课程考核既是对学生状况的一种检验,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衡量,当前《大學物理》的考核评价方式多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课程考核总成绩中期末考试的权重大,占到时总成绩的70--80%,平时成绩权重小,只占20--30%,“一考定成绩”的考核方法过于单一,这种只重学习结果,不重学习过程“一把尺子衡量”的考评,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过程性、生成性评价,出现学生不重视平时积累,期末突击考试等问题,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科学制定考核方案,加大平时考核的权重,如采用项目制作、实验报告、论文等多种方式多维度考核评价学生,以考促教、以考促改、以考促学。

4 对接岗位服务专业,提高实验教学成效

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专业类别包括电子信息类、机电类、纺织类、化工类、信息类、农林类、医学类、建筑类等,各专业都有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物理》教学可围绕着各类职业岗位能力,将职业岗位生产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加工、归纳形成服务专业的物理教学任务点,依据岗位工作任务设计并序化课程,重组和整合热学、光学、力学、电学等知识,加大实验教学课时量,在仿真实训室,按照校企合作设定的课程学习任务点,基于岗位工作流程组织实践教学,采用项目导向、工作模拟、成果汇报等方法,让学生掌握设备调节与测试技术、电工技术、传感器技术,提高学生文献查阅、自学、合作、归纳概括和表达能力,“教、学、做合一”强化技能,让学生学有所用,乐学好思,提高实验教学成效。

总之,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理论、实际操作和管理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掌握必要的大学物理理论能够为学生专业成长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胜任工作岗位,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付淑英.高职高专《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浅探[J].新余高专学报,2006,(8).

[2]梁金荣.学生学习大学物蒋冬.高职院校物理实验的教学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1).

[3]梁金荣.学生学习大学物理困难原因调查及研究分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3).

作者简介

沈敏跃(1970-),男,汉族,黑龙江虎林人,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教师,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电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考核评价混合式教学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任务驱动法在压缩机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