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探析

2020-10-26陈就梅

卷宗 2020年19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小学语文

陈就梅

摘 要:语文学科蕴含丰富的人文知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的渗透,有重要深远的意义。本文将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以及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出分析,就树立形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树立榜样,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提高自我学习意识等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简单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途径探析

韩愈在《师说》中记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是“传道”。道德素养在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近些年的教育改革,一直也在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倡素质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两手抓,同时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这样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在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位置。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文化人,以德树人”。本文认为实现德育目标的渗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 以具正能量的人物形象,加强语文学科的教学渗透作用

通过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今中外具有正能量的人物形象,感染学生,潜移默化的将正能量注入孩子心灵。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尤为重要,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和课外阅读材料,多数内容和人物塑造都宣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可以通过利用这些人物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也会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小学学生大多受家长疼爱,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的意识需要提高。因此,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应重注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关爱集体。诚信也是一名小学学生应具备的道德素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学生在日常生活沟通中必备的品质和做人准则。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和課外阅读书籍中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善于观察生活中的诚信事迹,表扬具备诚实守信品质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做有诚信的人。

2 以情感打动学生,加强语文学科的教学渗透作用

通过语文教材中对美好事物及情感画面的描写,帮助学生培养发现周围美好事物的能力。也可以通过让学生描述身边发生的一些小事,来表达他们对事物的评价和看法,刺激他们的情感神经,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3 讲道理启迪学生,加强语文学科的教学渗透作用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科学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分析教材中写作方法和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文章中的道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素养。

4 树立榜样作用,加强语文学科的教学渗透作用

小学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是重要阶段,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对自身思想行为的影响是及其重要的,在提升道德素养方面有着不可预见的潜能。那么,在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和课外阅读材料中的正能量人物形象,以及发生在身边的正能量的小事,对学生及时进行正向的引导,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等优秀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强化语文学科的教学渗透作用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见之。学生可以将语文教材和课外阅读中塑造的各种性格人物形象以自己理解的方式,改编成小品,话剧,舞台剧等多种形式演绎出来,加深对人物性格和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认识。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阐述学生对不同性格人物形象的理解,讨论人物的最终结局和故事如何发展。通过这些形式的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精神内涵。

6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加强语文学科的教学渗透作用

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获得的能力和锻炼,是课上学习过程中很难获得的。因此,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阅读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书籍,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主人公海伦身残志坚,和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积极人生态度,把他们引向乐观向上的人生之路。

7 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加强语文学科的教学渗透作用

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教师在语文教学及德育渗透中起到引领作用,无论是语文学科知识的教学还是思想素质的提高,都需要经过外部引导和自我消化吸收的过程,只有把教师引导和自主学习结合起来,才有助于学生接受新知,提升道德素养。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自己学习的意识,可以通过正能量与负能量信息的对比,以及学生的探讨交流,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教师应通过网络等多媒体资源,将正能量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不断吸收正能量,实现自我发展。

8 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实用性的工具学科,更可以陶冶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与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目标。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将思想品德政教育贯穿整个语文教育的始终。

参考文献

[1]王宁.知人论世,提升素养--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方法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z1).

[2]段彩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求知导刊,2017(031):17-17.

[3]陆德玉.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J].学周刊,2016.

[4]张德善.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四字诀”[J].中学教学参考,2015,000(015):10.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小学语文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