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做好幼小衔接教育的理论研究

2020-10-26张秀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9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内涵教学策略

张秀芳

摘 要:顾名思义,幼小衔接就是幼儿园到小学教育的过度衔接环节。由于二者之间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区别,而且这个阶段的幼儿年龄小,适应转化能力比较弱,很容易在刚步入小学阶段出现各种问题和情况。为了促进幼儿更快更好地融入小学学习状态当中,本文将围绕着幼儿衔接的现存问题和有效策略等方面展开理论论述,希望能发挥借鉴价值。

关键词:幼小衔接;内涵;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幼小衔接的教育问题引起普遍的关注和探讨。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变化,这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非常重大的转折,需要在多方面的引导和帮助下,逐步提高适应能力。同时,在现在的衔接过程中,依然还有很多问题和不足存在。教师需要进行现象总结和原因总结,并且以此提出解决对策,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幼小衔接活动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分析

首先,就是教师普遍对幼小衔接的 教育内涵理解存在片面性,也就导致教学引导活动的局限性。衔接的内容不仅仅是知识方面,更是一种心理认可和思维状态的适应,包含知识、情感、习惯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这包括全面的身心发展和融入。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思维的影响,以及近年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商业教育理念铺天盖地的宣传,部分教师的衔接内容过度关注在知识学习方面,以数学教育为例,常规下只要引导幼儿对20以内的数字以及简单运算产生初步的了解即可,但是完成100以内教学任务的现象层出不穷,背离了幼儿现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忽略了幼儿其他方面的全面引导,比如美术培养、音乐教育这些活动都被取消,影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其次,就是教师对相关的知识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和有效。部分教师很多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情况下采用传统小学教育的灌输模式,导致幼儿在这个时期就陷入被动学习的状态,难以实现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影响个性化的成长发展。

再次,幼小衔接教育应该涉及到多方面的引导。家长是不可或缺的一方,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同盟力量,但是目前家长的教育焦虑比较明显,很难发挥科学有效的引导配合作用。还有,小学也需要做好衔接引导活动的最后环节。但是很多教师对此持怀疑态度,缺乏和幼儿教师的沟通,这对幼儿的顺利融入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最后,教师的很多指导活动容易陷入形式化。比如為了引导幼儿提高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教师可能采用带领幼儿到小学参观的形式,或者是借助图片展开故事讲解的方式,却并没有把外部环境创设和幼儿的实际体验有效融合在一起,很难起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导致幼儿在初入小学时依然存在诸多不适应状态。

二、幼小衔接活动改进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重视教师素养的提升,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是幼儿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直接决定着幼小衔接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也对最终的教学结果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而且这个阶段的幼儿完全不具备自我调整的意识,也缺乏是非辨别的能力,对教师是无条件的认可和模仿。基于此,教师必须重视个人的自我提升,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才能给幼儿带来科学高效的教学服务,促进他们的健康全面成长,顺利融入到小学的学习状态中。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研读专业的教育书籍来丰富和完善自己,明确幼小衔接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学习借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然后改进实际的教学过程,不断提高幼小衔接培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有,对教师的专业再教育也是幼儿园本身的重要内容和职责。幼儿园可以强化幼儿教师的教学研讨活动,在交流分享中不断提高教学素养。另外,幼儿园也可以组织教师去其他幼儿校区展开参观访问活动,实现互相借鉴和互相学习,使业务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

(二)重视多方合力的形成,提高衔接效果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多方面的配合,幼小衔接的引导工作也是如此。首先,家长在这里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的教育理念科学合理,引导方法科学有效,则可以成为幼儿幼小衔接能力有效培养的重要助力。反之,家长的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法不符合实际需求,则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还有,小学也是幼小衔接引导的主要参与者,也需要和幼儿园教育形成统一的理念,做到衔接性的引导,才能切实促进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的学习状态当中。基于此,教师要重视对多方合力的引导,在互相配合的情况下提高衔接效果。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座谈会的形式,展开对幼小衔接内涵和具体实施路径的讲解活动,丰富家长在这方面的理论认知,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忧虑和焦虑,然后循序渐进、全面深入地展开家庭教育活动。还有,幼儿教师要密切和小学教师的沟通,对幼儿初入小学校园的表现和状态展开全面的交流分析活动,共同研讨适合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提高衔接效果。

总而言之,幼小衔接是幼儿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重要阶段,对幼儿即将到来的小学学习生涯具有重要的影响。幼儿教师要坚持生本教育理念,不断完善和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并充分借助各方的力量和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切实促进幼儿快速适应小学生活。

参考文献:

[1]幼小衔接工作内涵与策略[J]. 赵宇.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5(04)

[2]幼小衔接研究评析[J]. 王声平.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12(01)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内涵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