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研究

2020-10-26邱晓明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6期
关键词:化学高中核心素养

邱晓明

摘  要:素质教育是近些年来在各个阶段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频繁使用的一个词,相关教育家以及教师都在探索新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仅仅在课堂上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而不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无法满足需要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很好地在将来的社會竞争当中脱颖而出。本文主要从高中化学学科出发,对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进行论述,希望可以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自己终身发展以及时代发展的品格与能力。教育中培养的人才具有足够的核心素养,他们将来在社会中具备核心竞争力,我们的国家才具备国际竞争力,取得不断的发展。

一、借助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和内驱力,只有学生愿意学习,才能够主动地容身于化学课堂教学当中,积极探究课堂教授的知识,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应该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可以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不仅仅依靠教师进行知识的学习,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身核心素养[1]。在现代教学当中,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播放与化学知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主动学习,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以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为例,这一章节主要涉及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教师可以播放微课视频播放燃烧画面,然后讲解燃烧时产生的大量光和热的过程就是一种剧烈的氧化还原过程。通过日常实际当中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上将要讲解的知识点原来就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愿意积极地去探索知识,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遵循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核心素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主要采取灌输式教育,很少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应该遵循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化学知识进行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看似需要花费一些课堂时间,但是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探索出来的知识才能够更好地被学生吸收和应用[2],在小组合作当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探究,合作共赢,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以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当中《化学能与电能》为例,这一节主要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原电池的组成和基本知识。教师可以在授课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原电池单位概念、反应原理、构成和应用进行初步探讨,在探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与小组成员的互相探讨中学到一些知识,然后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补充,强调重难点知识。

三、教学基于生活实际,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学生学会化学知识之后还应该学会应用,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理论化的化学知识外,还应该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这样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学科知识都是从生活当中提取出来的,教师在教学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现象[3],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时可以及时地调取学会的化学知识,进行问题的解决,这样学生才是真正学会了知识,在运用当中自身的核心素养也就得到了提升。

在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非常重要,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全方面的能力,促进高中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刚.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59.

[2]李虎彪.多种教学策略,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163.

[3]白德利.高中化学课的小组合作模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4):113.

猜你喜欢

化学高中核心素养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