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功能康复的早期护理干预对策分析

2020-10-26田甜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9期
关键词:早期护理心脏起搏器负性情绪

田甜

【摘 要】目的:分析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功能康复的早期护理干预对策。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收治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就诊序列前后顺序分组,常规组予以心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拟定负性情绪评分、起搏器使用感知良好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为对比参数,评价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但两组起搏器使用感知良好率相当(P>0.05)。结论: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以及应激反应损害,对患者机体功能的康复多有裨益,可推广。

【关键词】早期护理;心脏起搏器;功能康复;并发症;负性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9-257-02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临床治疗慢性心律失常的常用手术方案,尽管近年来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手术方案的成熟化,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得到大幅提升,但术后患者仍面临并发症、应激反应损害、功能康复尤其是肩部功能康复障碍的威胁,拉低其整体治疗效果。本文结合对照研究系统总结了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功能康复的早期护理干预对策,现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收治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就诊序列前后顺序分组,常规组28例中男性13例,女性15例,年龄为52-76岁,均龄为(60.20±3.25)岁,研究组28例中男性14例,女性14例,年龄为50-76岁,均龄为(60.35±3.10)岁,将两组一般资料作独立样本分析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在护理过程中实施心内科常规护理,方法如下:①病情观察。巡视病房,对术后患者的心率、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危险并报告医生积极处理;②病房管理。对病区和病房进行严格管理,严格限制病区人员的流动,要求同病房患者及其陪护人员保持安静,尽量为患者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同时对病房相应器械进行合理管理降低噪声,避免声音刺激产生应激反应损害。按规范消毒,管理病房卫生,及时通风换气,降低病区空气污染指数并全程无菌操作,避免发生医源性感染;③健康教育。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就心脏起搏器、慢性心律失常等知识作科普式說明;告知陪护人员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的护理重点,限制患者的活动,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嘱家属有问题随时与护理人员联系寻求帮助。

1.2.2 研究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围绕患者上肢功能、肩部功能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包括:①术后1-2天。协助患者维持仰卧位,床旁示范快速握拳、松拳动作并自主转动手腕,强化术侧手臂的力量训练。同时,规范按压患者术侧手臂,另一只手协助患者伸展、屈曲健侧手臂。在同事的协助下抬起患者健侧肩部,同时抬起手术一侧肩部,进行肩关节的被动外展练习,外展角度不可超过20°,以患者耐受为准。②术后3-6天。在仰卧位状态下,护理人员握住患者术侧手臂,对手腕进行小幅度牵拉。半坐卧位状态下,床旁指导患者自行外展肩关节、屈曲上肢,注意幅度不可过大,上限为35°。③术后7-8天。通过攀岩模拟和身体扭转练习强化肩部功能,康复进展较快的患者可尝试下床活动,练习肩部的细微动作,促使小关节、组织功能康复。上述训练每天可开展2-3组,每组练习时长以10-15min为准,视患者康复情况可酌情增减。

1.3 观察指标[1]

拟定负性情绪评分、起搏器使用感知良好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为对比参数。其中,起搏器使用感知情况的测评主要以患者自诉起搏器植入后的身体感知感受为准,若正常则视为良好,若主诉存在不适或感知障碍则计入非良好。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2.0软件统计分析本文研究中获得的数据,主要指标疗效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以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见表2。

2.3 两组起搏器使用感知良好率对比

研究组28例患者27例感知良好,占比96.43%,常规组28例患者26例感知良好,占比92.86%,两组起搏器使用感知良好率相差无几(P>0.05)。

3 讨论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中,起搏器和电极会分别被放置在胸筋膜和右室小梁上,因手术创伤和植入性刺激,心内膜会出现局部水肿现象,且因心肌运动会诱发电极移位,故患者在术后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尽量维持仰卧位[2]。然而,长时间的仰卧姿势会对肩关节的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而这也是术后患者肩功能康复障碍出现的重要因素[3]。有鉴于此,我们结合患者的身体特点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和指导,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围绕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普遍存在的功能康复障碍问题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患者的负性情绪可以得到缓解,且并发症发生几率降低。由此表明,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以及应激反应损害,对患者机体功能的康复多有裨益,可推广。

参考文献

[1] 邬荣惠.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肩功能恢复的影响[J].双足与保健,2018,27(18):65-66.

[2] 徐懿.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07):145.

[3] 张漫漫,李慧,沈小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肩功能恢复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3):85-86.

猜你喜欢

早期护理心脏起搏器负性情绪
心电图检查在鉴别心脏起搏器噪音反转功能启动与感知功能不良中的应用价值
早期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肾衰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护理体会
前足部组织移植术区的早期护理
老年患者心脏起搏器术后随访依从性分析及健康指导方案
·更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