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校园充满生长的气息
2020-10-26杨家奇
杨家奇
在轰轰烈烈的全国课改中,我很幸运的被改革的洪流裹挟着,成为一名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者与实践者。对我影响最大的是2010年在上海华东师大听到了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和她的弟子李政涛教授的课,他们“生命教育”、“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等教育思想为我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奠定了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的思想基础。
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为什么校园要充满生长气息
我们的教育成就和课程改革成功应是从千千万万中国孩子的成功中体现和验证。而现实是残酷的,如叶澜教授所说,“现今中國教育最大的病根,是以“成事”替代了“成人”,对学生显性成果的关注,忽视、淡漠的恰恰是学生和教师在学校生存状态与生命质量的提升。”我也发现,许多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学生失去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发挥。
每年考试季,成绩分数成为谈论一名学生、一个家庭、一位老师、一所学校不可或缺的话题,甚至成为评价的唯一指标。冷冰冰的成绩将教育本该有的功能大部分遮蔽。学校不应只关心“尖子”,一心培养“精英”,而应致力于每名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师生以后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的中国教育必须是具备生命活力和生长气息的,否则何来“创新型国家”。
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建立充满生长气息的校园需要的因素
(一)建立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
就是将助力学生的生长和进步的理念化为师生认同的价值观念和核心文化,从而产生教师的使命感,并成为影响师生发展成长的价值追求。我曾经在撰写《学校章程》、《学校规划》、《校长任期目标》时,把“办适合人发展的教育”的理念作为共同核心价值观念写进文件里,成为指导大家工作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需要一名好校长
“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好校长不再仅仅是行政职务上的一种存在,更成为一种泛化的学校文化存在。就像冯恩洪校长说的那样:“好校长的东西是从学校的具体实践中长出来的,所有发生在学校的事,无论大小他不仅有进一步了解的兴趣,更能敏锐的判断出其背后隐藏的问题和教育价值。”是啊,一个好校长能为多少个生命点灯引航呀!
(三)有一群好教师
对学校而言,有一群“好”教师也许是最重要的。我认为好的教师应该是学识渊博,但并不假装知道一切,愿意和学生共同探讨,让学习活动参与度高、变得有趣,善于提问启发思考又能用简洁的语言解释清楚关键概念和知识点,能够用精心设计的作业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实现拓展,同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以助其实现“自我生长”。
(四)有一整套好的课程文化体系
我认为有生命力的学校必须要有开放、民主、和谐、高效为内核的课程文化体系。这是一个以课程为核心的学校课程文化系统。目标是以学校核心价值理念为主题,发展适合学校的特色课程文化,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可以是课程。
(五)好的课堂教学
之前的诸多因素要实现学生的生长最终落脚点还是要有好的课堂教学。
1.好的课堂教师要“少做”
学生应当自己生成的东西教师不要代替,教师应扮演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路人和学习潜能的唤醒者,而非答案结论的宣讲人。
2.好课堂是有味道的
要让学生发现学习有趣而又有挑战性,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充分收集各种学习资源,并用于课堂学习中。例如我就让学生轮流制作知识点PPT、手机APP学习等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习惯的同时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3.让学生实现课堂的自我管理
课堂纪律是很多教师头疼的问题,但鸦雀无声的课堂中会有多少智慧生发?当学生平等的参与学习活动,互相讨论提问、合作探究、并承担一定学习责任而不是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时,就不需要去维护啥课堂纪律了,学生将实现主动自律,并将支持教师的教学活动。
(六)有好的管理
我认为学校管理不能高高在上的一副冷漠姿态,要做有温度的管理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校的管理制度也应该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让管理中“育”的效果出现,效果也更加持久。在这种氛围中,师生就会共进,校园也就有了生长的气息。
三、“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具体做法
(一)学习经验中不断提升
赴外考察学习,了解先进经验和做法,拓宽思路,“改变我们能改变的”。通过翻转课堂加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思维导图的运用,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极大提高,将学科知识、生活体验与学校的育人目标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
(二)不断丰富课程内涵
1.强化了“学校一切活动都是课程”的意识。校园艺术节、文体比赛、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成为展现学生风采、了解国情,增强发展家乡责任意识的很好课程资源。
2.围绕课程改革出新招,将网络平台、电子白板和手机(pad)学习引进教室,增强交互性与对话性;教学中趣味游戏的引入,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倍增;思维导图的运用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课题答辩、课堂辩论、情景探究,让课堂百花齐放,春色满园。
3.坚持“健康第一”原则,注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与艺术修养的提高,塑造健全人格。配合开设特色的体音美模块课程,让学生身体得到锻炼、情绪得到释放、兴趣得以彰显、人格得到塑造。
(三)建立支撑改革的网络环境
一是课程学习系统,建立了用于教师课程资源共享的内网平台并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和QQ交流群开发了多个交流系统。二是教学评价系统,如学校学分制管理系统、课程调查系统、以及教师考核系统等。同时,我还开展了信息化教学实验活动,承担翻转课堂等实验工作,探索与学科教学特点相结合的数字化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我的带头示范,可以说,“网络校园”在学校正在日益变成现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作为其中的一份子还需不断总结反思,把自己工作推向深入,最终实现师生在校园中的和谐共生,让校园充满生长的气息。
参考文献:
[1]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2]李希贵.《学校转型》.[M].第一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6,5-6页
[3]房超平. 《教师发展的阿基米德点》[M].第一版.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9,1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