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与小组合作模式的结合

2020-10-26叶永娜

读写算 2020年26期
关键词:结合策略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叶永娜

摘 要 经过一代又一代教育人的努力,层出不穷的教育教学方式推动着我国向更好的教育方向前进,而在众多具有突破性的教学方法中,小组合作方法颇具特色,是传统教学方法后的有效创新之举,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当前,这一高效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各大年级和各大学科,其中在小学数学学科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取得不错成绩时也有一定弊端。本文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现状出发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最终提出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有效应用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结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6-0095-02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小组合作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经过教师对该模式的课堂应用,已经取得不少的发展成就。然而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模式应用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该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缺陷出发进行探究,并从分组实质、分组和评价体系三大方面分析该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与小组合作模式结合现状分析

现阶段该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三大方面缺陷:第一,过度形式化。有些教师在进行分组合作教学时实质上未脱离传统的单独学习本质,仅有小组学习的形式,而无实际学习的效用。这种只停留在小组学习表面的教学既没有达到相应的教学水平,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讨论能力。第二,随意分组弊端明显。一些学生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能带动着整个小组讨论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而一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可能小组学习的参与积极性不高。部分教师未能充分了解各个学生的差别情况,进而随意分组,造成小组讨论效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第三,评价体系不完善。现阶段该模式下的评价总结体系也不是很完善。具体来说,相关评价机制存在三方面的局限性:疏忽个体评价、缺乏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及在生生评价层面有所缺失。

二、小学数学教学与小组合作模式结合策略

(一)拒绝形式小组合作

针对该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过分注重形式的现状,教师应当从三大方面入手摆脱数学课堂的形式小组教学。第一,以理论为基础。对部分教师而言,之所以会出现形式上的小组合作还是出于对该教学模式的不信任,一些教师认为学生不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或进行小组合作容易使学生在课堂上“公然聊天玩耍”,所以宁可带领学生学习枯燥的知识也不愿“真心实意”地进行小组合作教学。对此,教师应从理论出发了解该模式的优点和操作方式,从而实质上杜绝形式上的小组合作教学。第二,教师应设置好大小目标。由于不少小组在讨论时存在漫无目的的心态或只是单纯讨论,导致形式上的讨论十分火热但实质上并无多大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对小组整体目标和个人目标有所设定,只有这样才能总体把握课堂讨论目标,并带领学学生解决实质上的问题。第三,做到小组与学生并重。针对不少学生只注重自身目的是否达到而不在意小组整体效果的现象,教师应当树立学生的集体成就感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关联紧密的大目标与小目标串起学生对总体小组目标或成绩的关注。总之,教师应当从自我提升、目标设定等方面入手提高该模式的实际运用意义。

例如,教师在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时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应当在课前对该模式的一定理论和基础进行一定了解并从实质上认为这种方式的优点。其次,教师在教学之前可将一张彩色卡纸裁成5份不同面积大小的小纸块(方形或三角形),并将每一纸块和大彩纸的面积记录下来,同时有多少组数就裁剪多少张卡纸。然后第二天以每五份纸块为一组的彩纸分给各个小组,并告知一个小组成员测一张纸片的面积,小组的总体目标是测出或算出大彩纸的面积。最后教师讲解完教学内容后引导各小组开始进行活动。另外,教师总结时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纸块拼图,引导他们进行大彩纸总面积的测量和计算。

(二)巧妙合理设置分组

小组作为该模式在数学课堂上最直接的表现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然而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小组模式组合存在随意分组的现状,使整体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对此,教师应当依据学生学习能力、性格状态、位置和个人意愿等进行科学分组,具体来说有两点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方面,分组时应以学习能力和性格作为主要的分组依据,每一小组中的成员最好学习能力或性格都不是一样的,这样分组可使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弱的学生,使外向的学生带动内向的学生,既实现了小组组内互补,也使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基础差距减少,一定程度是上维护了课堂公平。另一方面,教师在鼓励发言的顺序上也应当有所技巧,比如可以让最活跃的同学先发言从而带动整个小组发言的积极性;教师也可鼓励成绩较弱一些的同学先发言再请成绩好的同学发言,这样既能给成绩较弱的同学一个发言机会使他们体会到发言的成就感,也能制造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能渐渐将同学们带入其中,从而形成较深度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在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数据搜集整理”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时,教师需要注意分组和设置。教师可将全班同学分为10人一组,每组一个调查话题调查组内成员的相关情况”,比如“选择更喜欢的颜色”“选择更喜欢的水果”“选择更想去的地方”等。教师在进行活动开展前应当对学生情况较为熟悉,先就学习成绩和性格特点进行分组的大设置,在通过学生意愿等进行小组微调,从而确保小组合作顺利进行。最后在成果展示环节教师也可先让成绩比较差或比较活跃的同学进行最先发言,从而达到活跃气氛和循序渐进地效果。

(三)健全全面评价体系

针对小组合作教学在评价方面存在的三点缺陷,教师应当积极反思和总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小组合作模式下评价制度的改善与有效。第一,细化具体评价对象。在进行小组合作评价时要做到既重视整体评价也注重学生个体评价。通过“总分总”的评价形式根据每一学生的具体操作情况进行细致化、差异化的评价。第二,注重评价过程。正如上一条所言,要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因此也不仅仅是从结果上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而是要立足于各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实际过程中进行评价,对小组或学生中值得表扬的地方进行鼓励,对小组过程的缺陷进行提醒并引导改正。第三,促进学生与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和学生作为小组合作模式中两大重要的对象,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和差别性,因此两方对整个小组合作的过程或结果或许有不同的看法或评价,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可了解一些其中不能发现的问题,既能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得更多成长,也能通过学生的评价发言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活跃度,进而对这整个合作模式形成有利影响。

例如,教师在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位置”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评价方式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如教师可给每个小组一张地图图片使他们完成一段话里的方位词填空。首先教师在布置小组目标后就应当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观察每个小组各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并用记录的方式写下部分学生的表现或反思。最后合作结束后同时对学生和小组进行评价。另外,还可留下部分学生评价的实际,比如鼓励学生分享感受、评选最佳组员或为组员提建议等。

三、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和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已经注入不少发展的新动力,其中小组合作模式逐渐普及且取得不少成就。但深入小学数学课堂中分析该模式的应用可发现过度形式化、随意分组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对此教师应当了解该模式的优点和理论基础,做到该模式的实质应用、巧设分组方案和健全评价体系等,从而实现该项极具优势的组合学习模式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推动效果。

參考文献:

[1]刘赛男.基于翻转课堂下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3):158.

[2]杨为民.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析[J].内蒙古教育,2019(32):54-55.

[3]张宝.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62.

猜你喜欢

结合策略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