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2020-10-26童璐瑶

知识文库 2020年20期
关键词:笔者素养文章

童璐瑶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教育有了新的要求,希望学生能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获得与该学科相适应的核心素养,以促使学生获得掌握长久性发展的能力。语文是小学生所需学习的基础性学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特别关注当下教育的新要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针对性的教学,促使学生接受到良好的教学,让学生获得综合性的发展。

将核心素养培养这种新兴的教学理念运用于现代课堂中,有利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备重要的意义。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所做的就是深入探究核心素养的内涵,在明确了其内涵后,再了解教学的内容和小学生的特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让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谈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同胞们提供有效地借鉴。

1 重视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学生所需掌握的一种基础的素养,学生掌握了这种素养,能够将所学习的语文知识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此外,拥有良好的语言能力还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际。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如,在教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部分时,教师可以摒弃传统的一味性的向学生讲授理论性知识的教学理念,将课堂上的大部分的时间给予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表达训练。在教授“口语交际:转述”这部分知识时,笔者首先会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一段视频,视频展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在视频展现完后,笔者便会让学生仔细地回忆视频中所展现的内容,促使学生将从视频中所看到的内容,以转述的形式说给他人听。这样,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有了良好的语言表达的机会,因此能够以积极且认真的态度进行故事的转述。当然,毕竟学生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转述的内容并不是特别的完美。因此,在学生进行完故事的转述后,笔者便会对学生所说的内容进行一定的评价,促使学生在笔者的评价下,将自己所说的内容进行一定的修整,并使学生能够将所修整的内容说出来。这样,学生的语言能力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提升。

总之,学生应该成为主体,应该多多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行积极且认真的语言表达,这样,才能够在不断的表达中有效发展自身的语言能力。

2 引导探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学生来说,思维能力十分的重要,良好的思维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知识,更好地解决事情。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给予学生充分地探究机会,促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

如,在教授《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时,笔者便会以问题提问、任务布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本篇文章的探究,促使学生在探究中有效发展自身的思维,从而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有效的发展。在课堂上,笔者首先会向学生布置通读本篇文章,探究文章中所涉及的生字词,了解文章中闰土这一主人公人物形象的任务。这样,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进行了初次的文章阅读。因为具备阅读任务,且任务难度不大,因此学生阅读的更具备针对性,且阅读的效率十分的高。很快,学生进行了文章的初次阅读,并说出了自身所探究的结果。接着,笔者便向学生提问关于文章中有哪些描写人物言行外貌的写作手法?本篇文章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是怎样的?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文章的二次阅读。笔者所提问的问题难度较大,因此,学生阅读的更为仔细了。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认真的进行思考,从文本中探究问题的答案。在学生阅读完后,笔者便会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会对学生所说的内容进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正确且全面的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得获得了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采取提问问题、布置任务等丰富且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性的探究,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有效的思维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

3 营造情境,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掌握了良好的审美能力的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所阅读的文章营造的意境,更好地体会文章中所展现的思想感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并采用营造情境的教学方法,有效发展学生的这种能力。

如,在教授《海上日出》这篇文章时,笔者为了使得学生能够体会文章中所展现的作者对海上日出的赞美之情,让学生从文章中受到良好的美的熏陶,笔者便会使用情境教学法对学生教学。在备课阶段,笔者会在互联网上,搜集多种多样的有关海上日出的视频,并会选择其中展现海上日出较美的视频下载下来,放在课件中。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知识时,笔者会伴随着文章中所展现的文字,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视频。视频借助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海上日出的美景,从而创设出了较好的情境,促使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不自觉得融入到了课堂上,并使得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了文章透过文字所展现的情感,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并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实施情境教学法这种新兴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不自觉得融入进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美、感悟美,促使学生在不自觉中获得审美能力的有效提升。

4 拓展教学,使学生具备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学生所需具备的良好的一种素养,学生需要关注到我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使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教师可以采用拓展式教学的方法,有效发展学生的文化自信。

如,在教授完《北京的春節》这篇文章后,笔者便会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一段视频,促使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我国的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多种多样的传统节日,使得学生能够明确这些节日产生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过这些节日所需做的习俗,使学生掌握这些节日的意义。这样,在拓展式的教学下,学生能够不自觉得产生文化自信,并增强自身的文化内涵。再比如,在平时教学时,笔者会向学生推荐一些我国流传下来的经典书籍,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感悟古人的智慧,并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促使学生在增强自身语文素养的同时获得良好的文化自信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核心素养的提升。总之,小学教材上所展现的知识少之又少,难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重视拓展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促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知识,让学生能够逐渐地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使得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

综上,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意识到小学生正是处在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学生不仅需要接受到良好的文化知识教育,还需要接受到多方面的基于素养培养的教育。这样,学生才能够巩固好基础,更好地应对之后的知识学习,甚至是生活和工作。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勇于将传统且陈旧的教学观念打破,多多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重视多方面教学策略的实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让语文教学质量更高,学生则能够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人才。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华区民治中学教育集团民顺小学)

猜你喜欢

笔者素养文章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