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2020-10-26张国英
张国英
摘 要:由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学逐渐由传统的知识教学转向能力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率,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得到改革和创新。鉴于数学和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从“结合生活来导入新课”“开展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三个方面,对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导入;实践
数学是一门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学科,对于學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生活化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巧妙结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有利于降低数学的抽象性。在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进行了论述。
一、结合生活来导入新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充分改变过去直接授课的做法,避免缺少导入方法。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发现学生的兴趣点,用贴近学生的生活化的问题来进行新课导入,从而快速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求异质疑,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思考中完成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时,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来导入新知识:超市里的一些商品上标注着“打XX折”是什么意思呢?对于最后的总价格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问题情境,能够很快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跟随教师提出的问题发散思维。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去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教师接下来的数学知识讲解做好了铺垫。又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的圆柱与圆锥形的物品,如冰激凌盒、陀螺、水瓶、电池等,从而利用这些生活中的物品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结合这些实际的生活事物来展开学习。
二、开展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
从某种程度上说,数学学科具有实践性及理论性相结合的特点,数学学习不能脱离实践,实践教学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设计一些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实践及亲身经历中体会数学本质,掌握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在设计数学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紧密联系生活,既可以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作为实践材料,也可以让学生去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例如,在教学小数或者百分数的一些知识时,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在随自己家人去超市购物时能帮助他们算一算最后的价格,加强知识的运用。又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去对自己这学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看看自己的成绩情况有什么样的变化。这都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此外,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动手实践活动,以“对称、平移与旋转”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纸张材料,结合这节课学习到的对称、平移与旋转的知识,通过剪裁、拼接去设计一定的生活化图案。这样的动手操作活动不仅让学生体验了数学知识的运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去看待学生,导致很多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热情有所下降。为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念,在生活化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一些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注重自己的点滴进步,从而促使学生建立一定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对称、平移与旋转”一课中,在让学生动手设计图案的过程中,教师要看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鼓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加以运用,让学生体会到动手实践的快乐。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设计的图形的含义以及其中哪些地方蕴含了“对称、平移与旋转”的知识,和学生产生一定互动,在互动中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如“你设计的图案真个性呀”“你对数学知识的运用真是灵活”,从而促使学生体验到一定的成功感,能够树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和情感。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知识点庞杂且抽象性较强,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探究中,同时也能够降低理解难度,使学生扎实掌握数学知识,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效果,构建出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小兰.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243.
[2]刘畅.浅谈生活视野下小学数学活力课堂构建[J].小学教学研究,2017(17):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