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的应用探究

2020-10-26杨荣信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6期
关键词:质疑教学方法思维

杨荣信

摘  要:动手操作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这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实需要。在动手操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教学方法把抽象的课本内容转变得更加直观,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学生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获取相关知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才会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掌握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求知;质疑;思维

动手操作是“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媒介,对实现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动手操作的呈现和讲解来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学生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的利用和加工来获得相应的数学学习经验。然而,动手操作的设计和选择多以教师为导向,缺乏学生的参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地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用来增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接下来笔者将从求知、质疑、思维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借助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较强的学科,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等特点,所以教师的教学过程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可以主动学习,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得到完全发挥,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小学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专注于数学的学习。

例如,以学习《三角形》这一课为例,在学习这一课之前,我会准备相应的模具进行辅助教学。在正式上课时,我将这样为学生们进行讲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在所有的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稳定的。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接下来,我的手里有一些三角形,我会按照小组给大家发下去,大家结合课本思考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根据我所讲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随后我会将这几组物体发放到每个小组中,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学生在进行动手操作的过程就是自己探索答案的过程,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还激发的学生的求知欲。

二、借助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感知情绪的产生,尤其是在面对新知识时,会产生怀疑、紧张、好奇等情绪,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情绪就是质疑。当学生对新事物有疑问时,他们就会有动力继续学习,继续探索问题的答案。一旦学生有了疑问,他们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教学上,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上。事实上,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无非就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教师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例如,以学习《简易方程》这一课为例,在学习这一课时,我将这样设计教学环节,我会事先准备好一个小天平,还有几个砝码,在正式上课时我将这样为学生们讲解:“大家看一看,这讲桌上有一个天平和一些砝码,现在我们拿起一个克重为20g的砝码放到天平的一端,另一边呢,我们放四个一样但又不知道克重的砝码,很奇怪的是,两边的天平竟然持平了!那么你们知道这四个砝码的克重是多少么?”给学生自由回答的时间后,我将继续为学生们进行讲解:“大家刚刚是用除法算的,但我要告诉你们,我有一个计算方法,就算以后面对比这种情况还要大的事情,我都能轻松地计算出来。”这个时候的学生,会对我的话产生一定的质疑,从而他们会更加集中于接下来的数学学习。随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前放置砝码,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改变学生的态度,从质疑过程转变为求知探索过程。

三、借助动手操作,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

动手操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动手操作,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动手操作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通过实践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掌握其特征。在学习这一课时,我将这样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動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然后进行观察,探索出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随后给学生们10分钟的探求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将到学生中间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如何理清其中的关系。通过动手操作教学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高课堂的活跃度。

总之,教师要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动手操作教学的实践和尝试。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点,理解数学知识,通过动手操作的过程发现数学规律,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冯紫薇.论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7):156.

[2]季昭君.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操作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9):34.

猜你喜欢

质疑教学方法思维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