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诊治研究
2020-10-26沈文洁彭玉峰
沈文洁 彭玉峰
【摘 要】 目的:研究gNENs胃神經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肿瘤科收治的12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进行MRI、CT、BUS及生长抑素受体成像检查进而根据检查结果采取外科手术或内镜下切除治疗并根据患者情况采用辅助化疗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胃排空障碍、腹腔感染、吻合口漏及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7%(8/120),ESD手术患者无并发症情况出现。术后依据WHO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级标准对肿瘤进行分级评定。免疫组化结果:)NSE(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70.8%(85/120),Syn(突触素)85.8%(103/120),CgA(嗜铬素A)75%(90/120)。原发灶患者11例(9.2%),在经过ESD完整切除后有5例患者于3个月内在胃部再次出现病变,其病理类型同于原发肿瘤。对120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总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6.8%和40.2%,中位生存时间为43.8个月。NEC(神经内分泌癌)和MANEC(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1.2%和36.5%,所占比例较高。发生肿瘤复发和转移39例。随访期间肿瘤相关死亡28例,其他肿瘤死亡2例。发生第二原发肿瘤3例包括结肠癌2例,肺癌1例。结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发病区域为胃底贲门,发病主要表现为gNEC和MANEX。G1/G2级病变多发于胃体和胃窦区,病情有多发倾向。G3级及MANEX患者恢复效果不太理想,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能够改善预后[1]。
【关键词】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诊断;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7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9-028-02
gNENs(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起源于类肠嗜铬细胞,组织成分比较混杂,建立正确的治疗模式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2]。本文通过对本院12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来探寻最佳的治疗方案,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肿瘤科收治的12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0例患者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35~70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及腹部不适等,患者患病原因为非遗传性。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且同意,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患者在治疗前采用MRI、CT、BUS和生长抑素受体成像等影像和实验室检查,参考2010WHO分类标准对肿瘤进行分类。根据检查结果及肿瘤状况进行外科手术或内镜下切除。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20例,全胃切除术8例,近端胃部分切除术42例,经胸食管胃部分切除术16例,远端胃部分切除术25例,未手术9例。术后根据患者具体情有37例患者行辅助化疗。对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手术效果及辅助化疗方案等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3]。
对所有患者采用门诊和电话的方式进行为期间3~105个月的随访,收集并统计所得数据资料。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23.0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计量资料(x±s)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百分率,采用Kpalan-Meier方法来进行生存分析,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患者并发症情况 术后胃排空障碍、腹腔感染、吻合口漏及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7%(8/120),ESD手术患者无并发症情况出现。
2.2 术后患者病理特征 术后依据WHO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级标准对肿瘤进行分级评定。免疫组化结果:)NSE(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70.8%(85/120),Syn(突触素)85.8%(103/120),CgA(嗜铬素A)75%(90/120)。原发灶患者11例(9.2%),在经过ESD完整切除后有5例患者于3个月内在胃部再次出现病变,其病理类型同于原发肿瘤。
2.3 患者随访结果 对120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总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6.8%和40.2%,中位生存时间为43.8个月。NEC(神经内分泌癌)和MANEC(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1.2%和36.5%,所占比例较高。发生肿瘤复发和转移39例。随访期间肿瘤相关死亡28例,其他肿瘤死亡2例。发生第二原发肿瘤3例包括结肠癌2例,肺癌1例。
3 讨论
gNENs(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起源于类肠嗜铬细胞,组织成分比较混杂,建立正确的治疗模式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本院12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来探寻最佳的治疗方案,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胃排空障碍、腹腔感染、吻合口漏及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7%(8/120),ESD手术患者无并发症情况出现。术后依据WHO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级标准对肿瘤进行分级评定。免疫组化结果:)NSE(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70.8%(85/120),Syn(突触素)85.8%(103/120),CgA(嗜铬素A)75%(90/120)。原发灶患者11例(9.2%),在经过ESD完整切除后有5例患者于3个月内在胃部再次出现病变,其病理类型同于原发肿瘤。对120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总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6.8%和40.2%,中位生存时间为43.8个月。NEC(神经内分泌癌)和MANEC(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1.2%和36.5%,所占比例较高。发生肿瘤复发和转移39例。随访期间肿瘤相关死亡28例,其他肿瘤死亡2例。发生第二原发肿瘤3例包括结肠癌2例,肺癌1例。
综上,对胃神经内分泌肿瘤需要在准确的病理诊断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对该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和总结有利于探寻新的治疗方法,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4]。
参考文献
[1] 王搏,申占龙,叶颖江.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外科治疗现状[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8,45(4):220-224.
[2] 张哲.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临床诊治51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4(7):828-829.
[3] 方杰,盛晓光.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健康之路,2016(5):29-30.
[4] 周冰,苏刚,李斌,etal.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分级[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9(2):12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