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代肉种鸡饲养管理实践(八)

2020-10-26王苹吉学仁

家禽科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耻骨均匀度种鸡

王苹 吉学仁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0)9-0042-04

14  必须重视的诸多饲养和操作问题

14.1  1~3周的缩光和自由采食  缩光,就是逐步缩短光照时间,最后把光照时间控制在性不敏感范围内,达到育成鸡的目的。

前面已经说了,1~3日为24 h光照,可以让初生鸡增加活动,不断接受条件反射,学习饮水和采食,以稳定和增强体质;从4日开始缩光至7日,每日缩光0.5 h,这样慢速缩光目的是让雏鸡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从第2周开始便可增加缩光力度,每日缩光1 h;第3周完成缩光全程,使光照达到8~10 h,控制照时在性生殖系统不能发育而体发育又不受太大影响的范围内。照时<8 h,影响体发育;照时>10 h,开始性发育。鸡对光照产生敏感性,就是说光照能够影响性发育必须要到35日龄之后,5周之内尤其是育雏之内,是光不敏感阶段。

既然光不敏感,却又忙着遮黑,原因有二:一是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为育雏期体发育漫长过程打好基础;二是缩短鸡的采食时间,缩光是对自由采食的一种形式限制,限饲。

14.2  4~7周连续4周使用的料量和限饲措施  通过前3周自由采食,日料量可达到7周料量,体重亦可超过标准体重100~150 g,即达到超过5周末的体重。为了让体重逐步达标,此时可选择6周料拌量,进行连续4周限饲程序过渡。

选择6周料量的理由:35日龄要求体型培育最大化,35日龄是5周末,5周限饲使用6周料量,使用的是下周料量,是宽松的料量,有利于体型最大化培育。

选择6周料,对过渡的4个周都是合情合理的:4周使用的是下下周料量,5周使用的是下周料量。

6周使用的是本周料量,7周使用的是上周料量。选择6周料量的实践是:以万只逆季母鸡计算,6周日料量为43 g/只×10000只=430 kg,4周采用日日限,每万只日供料量为430 kg,改多次性投料为一次性投料;5周改为6/1限,日供料量为501.7kg,一次性投料;6周改为5/2限,日供料为602 kg,一次性投料;7周改为4/3限,日供料量为752.5 kg ,一次性投料。不难看出,虽然同是6周料量,由于限饲方法不同,饲喂料量是不断增长的,符合日粮供给递增规律。

供料的選择是实现体重目标的手段。生长鸡供料,原则上不允许递减,即不允许体重出现负增长。1~3周自由采食,4、5、6周宽松限饲,4~6周的宽松限饲,仅仅是一个过渡,是遵循序渐紧的原则,为了7周及其之后的严格限饲。此项技术可使体型发育最大化的同时提高育雏成活率和健壮率。

14.3  断喙  断喙是仅次于死亡的第二大应激。荷兰禽病研究中心的专家们说过,如果烧焦角质层的气味钻入呼吸道、肺部,在没有临床症状的情况下,肺功能需要3周时间才能恢复;若呼吸道出现临床症状,那恢复的时间就更长了,严重的可能难以治愈,可能危及鸡一生的健康和发育。

AA+肉种鸡断喙分为两次。第一次在8日龄或9日龄进行,早比迟好。断喙的要点,以动作利落、速度快、断喙适中以及不出血为原则。若出血,对鸡应激大,伤害大,可能影响鸡的今后发育。技术不佳,断喙不准确,必定会给鸡群增加死淘率。若症状轻微,短时间内可能会因触及神经而使断喙鸡烦燥不安。由于神经痒痛,会引起断喙鸡啄羽、啄肛,以至发展成为啄癖,因此,要求断喙时温度要适宜,湿度要适中,密度要合理,断喙前少给料或不给料,断喙后至少12 h不给料,只给水,水中添加VC和消炎药物,断喙后最好遮黑让鸡休息。

第二次断喙,实际上就是修喙,在育成期某个适当时间进行。修喙要适度,修前少给吃,饮水中投放应激、消炎、止血药,修后不给吃,遮黑让其休息,以免啄食引起喙出血,引起后患。

近年来,不少饲养场家都停止了断喙操作,实践证明,不断喙对肉种鸡饲养没有不良影响。

14.4  强调35日龄体型  有专家认为,35日龄雏鸡的体型,即骨架发育程度,关系到鸡一生的生产性能。因为鸡骨架大,肌肉附着面积大,则体重大,体力大,承受力大,故生产耐久力大;因为骨架大,相应胸腔、腹腔大,内脏器官大,故采食量大,消化吸收能力大,营养转化生产性能大,于是蛋鸡产蛋多。

为了使雏鸡35日龄骨骼发育充分,体型增育良好,故育雏料喂至42日龄或49日龄。实践证明,适宜的能量和蛋白质饲料中,使用高蛋白质饲料培育的鸡体型大,体重大,生产性能高;使用高能量饲料培育的鸡体型小,体重大,生产性能低。推荐延长使用育雏料,因为育雏料是高蛋白饲料,其主要功能是促进骨骼发育。实践证明,得到充分发育的大体型、超标准体重的肉种鸡,是超出手册标准的高产鸡。

利用鸡在35日龄前对光照不敏感这一生物学特性,每夜开灯半小时,让鸡群活动一下,能够提高鸡群的健壮率,对35日龄雏鸡体型充分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4.5  限饲对不同饲养阶段的体重要求  前面提到,35日龄的骨骼发育形成的体型,对鸡一生生产性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1~6周要求体重偏重些。

初始限饲使用6周料量在4~7周进行连续4周程序过渡,至12周,要求体重达标,为此,要选择相应料量。实践中,7周以后选择上周料量为宜。

13~18周,不再强求体重达标,而是强调增重,只有保持周增重,才能有利于生殖系统发育,实践中,供料选择一般都是本周料量。

19周及之后,要求大体重。实践证明,只有大体重(肥胖度适中)的鸡,才有利于开产和产蛋期高产稳产。为了达到这个体重目标,供料定为本周料量。

不同饲养阶段限饲后的体曲线:1~3周,偏大体重;4、5、6周,大体型大体重;7~12周,向标准体重靠拢,13~18周,要求周增重达标;19周及之后,要求肥胖度适中的偏大体重;22周,体重达到2500 g以上。

14.6  抓好育雏、育成期均匀度

14.6.1  均匀度的控制  育雏、育成期均匀度的控制内容,主要是体重、性成熟、体成熟、羽毛、肌肉、體况、体貌。影响均匀度的因素有两个: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管理因素。

均匀度的管理目标:均匀度最低要达到80%以上。实现均匀度目标的措施:①一般性措施:每周按时抽查称重调群,调整饲养密度,保证饲料质量,创造鸡舍良好的饲养环境,减少各种应激,预防好各种慢性疾病,如肠毒综合征等;②严格措施:1个月全群称重一次,凡下限鸡、下限以下鸡统统分群饲养,给予优抚措施,使其体重在1~2周内向标准体重靠拢,但要注意的是,体重增速不可过快。此举可确保均匀度维持高水平。

14.6.2  体型评估  体型问题就是骨架发育问题,大体型大体重的鸡是高产鸡,小体型大体重的鸡是低产鸡;大体型小体重的鸡是淘汰鸡;小体型小体重的鸡是病态鸡。肉种鸡主要周龄骨架发育情况:①4周龄,龙骨长59 mm,胫骨长67 mm;②8周龄,龙骨长79 mm,胫骨长83 mm;③12周龄,龙骨长99 mm,胫骨长99 mm;④16周龄,龙骨长115 mm,胫骨长106 mm;⑤20周龄,龙骨长128 mm,胫骨长108 mm;⑥25周龄,龙骨长135 mm,胫骨长108 mm(定型)。

14.6.3  丰满度评估  评估丰满度有三个阶段、四个部位。三个阶段是:16~23周,30~40周,40周~淘汰。四个部位是:胸部,翅部,耻骨,腹部脂肪。

14.6.3.1  胸部丰满度  15周时,肉种鸡的胸部肌肉完全覆盖龙骨,胸部的横断面应呈瘦窄的V字形状;丰满不足的龙骨突起;20周时,胸部横断面应呈宽大的V字形状;25周时,胸部横断面应像细窄的U字形;30周时,应像丰满的U字。

14.6.3.2  翅膀丰满度  翅膀的肥瘦通过挤压桡骨和尺骨之间肌肉来监测。20周龄时,翅膀像人手的小指尖;25周时,像中指尖;30周时,像大拇指尖。

14.6.3.3  耻骨开张  耻骨开张程度与性成熟相关。84(12周)~91(13周)日龄时,耻骨闭合;119(17周)日龄时,耻骨开张1指;见蛋前21 d,耻骨开张1指半;,见蛋前10 d,耻骨开张3指或3指以上。

14.6.3.4  腹部脂肪  宽胸型丰满度适宜的肉种母鸡,产蛋高峰期基本无脂肪累积。因此,要求开产适时。过早开产,丰满度不够,体未成熟;过迟开产,鸡只摄入营养,不产出消耗营养,势必造成脂肪累积,使鸡只过于肥胖,不利于产蛋,且容易造成蛋秘症和脱肛致残。

14.6.3.5  换羽评估  换羽状况是评估肉种鸡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繁殖情况是否正常的重要方法。

主翼根羽从第8周第1根更换,到26周更换结束。每要主翼羽从脱落到完全长出,需要6周时间。旧羽边缘残缺,羽片陈旧污秽,羽轴坚硬透明;新羽边缘整齐,羽片清洁,羽轴柔软粗大,不透明,有时还可以看到血红色。

主翼羽正常更换情况:8周,存留9.5根;12周,存留7.5根;16周,存留4根;20周,存留2.5根;25周,存留1.5根。

14.7  关于育成后期问题  106(14周) ~146(21周)日龄加光之前是育成后期。

随着羽毛和主翼羽由少到多褪掉,和种鸡群中大部分或全群鸡早晨见光即开始“咯咯咯”叫窝,种母鸡体质开始发生变化,首先是消化系统膨大,即是胃、肠、肝快速发育;胃消化食物,肠吸收营养,肝合成和输送营养;其次,随着血红素的增加,临床上鸡的冠、脸、耳髯开始红润,解剖发现脂肪逐渐沉积;卵巢、输卵管等生殖系统开始发育;逐渐地,肝开始给卵巢、卵泡输送前体物质,随着卵泡长大和成熟,鸡进入产蛋期。

育成后期鸡的体质和生理上的变化,源自育成前期的饲养;育成后期群体生理变化的步调是否一致,同样源自育成前期的管理。育成前期饲养和管理的指标为均匀度,即体型均匀度、体重均匀度、体丰满度。因此,育成前期是因,育成后期是果。控制好育成前期的因,把握住育成后期的果,是获取鸡群一生好成绩的关键。

14.8  预产期光照刺激条件  种母鸡光照刺激,逆鸡一般从147日龄开始的。

专家从实践中总结出给光刺激的要求和条件:①22周时,种母鸡的体重应达到2500 g以上;②主翼羽尚存留2~3根;③胸脯丰满;④耻骨开张2指左右;⑤腹部开始蓄积脂肪;⑥龙骨和耻骨间距2指,尚未拉开距离,腹中肝、肠、卵巢、输卵管尚待发育。

14.9  光照与性功能  光照增加的依据是性发育程度,性成熟、性功能的发挥要靠光照来维持。如果光照增加,体未成熟而性成熟,则必然出现产小蛋现象,出现蛋秘症和脱肛致残现象。产小蛋极大地浪费鸡体营养和经营者的宝贵时间,因为一旦产小蛋,则至少要产19枚才能进入正常,而产出19枚小蛋约需1个月左右的时间。

初产鸡由于生殖系统各部位虽已成熟,但并不协调,产出前4枚蛋非常困难;产完7枚蛋,产蛋开始顺畅;要一直等到产完14枚蛋,产蛋才进入正常化。在这14枚蛋生产过程中,若光照刺激强烈且照时长。在排卵素、排蛋素释放超常的情况下,尚不协调的输卵管系统承受不了产蛋压力,必将出现产蛋障碍,于是出现蛋秘症和脱肛致残现象。无疑,这将增加初产鸡群的死淘率。

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开产体重达标、性发育成熟好的鸡群,其产的蛋,蛋型合格,蛋重达标,产蛋率攀升快,即性功能发挥正常,一般从见蛋到产蛋率5%,大约需要3周时间;从产蛋率5%到产蛋率75%或以上,大约需3周左右时间。

根据早熟早衰的原理,种公鸡接受光照刺激要和种母鸡同步。无论种公鸡早熟还是早衰,都将不利于生产。种公鸡性成熟,临床上表现凶猛,生理上以睾丸发育为特征。种公鸡睾丸分为五个阶段:① 0~12周,睾丸不发育,为初形期;②12~27周:睾丸生长发育期,27周性成熟;③27~35周:睾丸发育高峰,为性功能鼎盛期;④35~50周:睾丸开始萎缩,为性功能衰退期;⑤50周龄以后:性功能衰竭期。

由此可见,提高种公鸡的种用价值,关键是利用光照维持睾丸发育高峰,充分利用好性功能鼎盛期。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耻骨均匀度种鸡
夏季雅士勇对蛋用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成绩的影响
耻骨联合腰骶部疼痛如何缓解
肉用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探讨
孕产妇要小心耻骨联合分离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新西兰祖代种鸡加速入关:黑龙江引入3.32万只;江苏引入1.66万只
耻骨联合分离症
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喷头高度对防火林带喷淋效果的影响研究
PTT纤维纱线生产及在毛精纺面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