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默化的渗透中培养数感
2020-10-26王维
王维
一、班级特色评比渗透数感的基本概述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程知识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化内容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内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添加实际生活元素,能够为低年级小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以此不断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越来越意识到创设好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往往在教学中刻意去创造教学情境,但是又苦于如何创设恰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笔者认为为了教学内容而刻意创造的教学情境固然是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但如果能反其道而行之,在学生的生活中去渗透数感,更是潜移默化的学习,更能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以及在生活中的价值。因此,作为一名数学专业教师的班主任,笔者将研究定位于建立班级特色评比渗透数感。
二、班级特色评比中,学生体会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数感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时间的逐步培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所学的抽象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数感的形成必将事半功倍。也正是因为如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努力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绞尽脑汁地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让抽象的数学能够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从而学生可以自己去感悟、探究,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以提高学生对数的敏锐程度,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启蒙学生的数感。而在班级特色评比中,则是直接把数学问题置身于学生原有的生活情境中去,先在生活中体会数感,形成感性的知识经验,再到课堂中学习,明确理性的数学知识,然后又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样经历了一个数学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从而形成从“感”到“悟”的升华。
1.班级特色评比渗透数感策略的具体实施
在小学低段的班级管理中常常需要一些评比方式,笔者在班级中建立了“一步一步向上爬的小格子”、“开花的小柜子”、“团队成长树”等评比。“一步一步向上爬的小格子”专门用来评比学习,每学期在班级的学习角中,每位同学都拥有一列属于自己的空白格子,当学生作业本工整、质量高或测试全对等得到关于学习上奖励时,都可以将自己名字上方的空白格子涂成一个彩色的格子,这样一步一步的向上积累;“开花的小柜子”是专门用来评比两操、纪律及卫生的,表现优秀的同学可以在自己的小柜子上贴上一朵小红花;“团队成长树”是专门用来小组评比的,小组只有通过合作积分奖励才能在自己小组的“成长树”上贴小苹果。学生可以通过积累小格子和小红花,定期兑换奖品,拥有的数量不同可以兑换不同的奖品。团队积累的小苹果,则可以组内商量,通过和老师沟通协商,兑换成成员的积分,或者兑换集体的其他奖励。
2.班级特色评比中,感知数与数量
在小学低段,学生对数的感悟是从数出实物对象的多少开始建立的。在笔者所带的班级中,一年级的孩子就已经开始采取上述方式评比,学生在数自己积累“小格子”和“小红花”的过程中就经历了数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感知数字的意义和大小;能把数量词与事物联系起来,从数几个的少量物体过度到数几十甚至过百的大量物体,扩充数量级;知道要按顺序数数,而顺序不改变数的结果,下一个数会比前一个数多一;数到最后一个数的时候,这个数字不仅可以代表这是第几个也可以代表总数,也就是序数与基数相等;学生从刚开始一个一个的数,到后来会有意识的以10个为一组的数,在大量的经验中可以自然而然的想去寻找更多有序的、快速数的方法;学生在数出结果后常常相互比较多少,可以正确进行数量大小的比较。
3.班级特色评比中,感知数量关系
解决问题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尤为重要。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多样化理清数量关系的渗透。笔者认为对于数量关系的渗透除了课堂设计以外,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在生活中通过实践去感悟。
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数量关系,在笔者的班级评比中早已先于课程出现。原本是教师需要在数学课堂上费尽心力要教的问题,同学们在班级评比兑换奖品的这个活动情境中早已经经历了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还自己探究,解决了问题,那么在课上完全就可以直接将此生活情境创设为教学情境,这才是真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那在数学的教学中重难点上的突破就会轻松很多。
4.班级特色评比中,感知运算结果估计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内容的“数与代数”部分多处提到了估计和估算。按照计算法则进行精确运算是比较简单的计算活动,学生一般都能很好的掌握,而估算则是一种要求比较高级的计算活动,是对数与数量的体验和感悟,是对运算过程的加工改造和对运算结果的预测估计的过程。估计对思维的要求很高,学生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选择恰当的策略解决估计问题。所以学生在面对估计问题时,时常有抵触,教师在教学把握上也是有难度的。而生活经验在突破估计教学的难点上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学生对于估计的掌握一定是建立在拥有大量对数和运算结果的直观感觉经验上的。
学生在笔者的班级特色评比这样一个生活情境中,常常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估数、估算和估测。这些生活经验告诉学生,很多时候无法或者无需知道准确结果,直接估计也可以解决问题,接受学习估计的必要性,教师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情境帮助同学探索估计的策略,也会顺手很多。
三、结束语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所以无处不需要数感。在班级评比中渗透数感的方法,学生可以在经历的过程中去感悟,获得已有经验基础,从而辅助突破教學中的重难点。也真正的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数学可以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