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大棚西兰花丰产栽培技术
2020-10-26殷波
殷波
摘 要:近年来,西兰花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的蔬菜深受消费者青睐。温室栽培实现了西兰花的周年供应,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增加了经济效益。该文介绍了设施大棚西兰花丰产栽培技术,包括科学选种、播种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采收等,以期为温室西兰花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兰花;设施大棚;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8-0048-02
西兰花(Brassica oleracea L.var.italic Planch.),又名青菜花、绿菜花等,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的一个变种,产品为紫色或绿色花球,食用部位为带有花蕾的肥嫩花茎,口感清香脆嫩,色泽鲜嫩碧绿,可清炒、做汤、凉拌等,广受消费者喜爱[1]。近年来,为实现西兰花的周年供应,满足市场需求,各地积极发展温室大棚西兰花种植模式,并取得的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 科学选种
西兰花喜冷凉环境,在温室大棚中可作秋冬茬种植;品种选择时要求花球紧密、蕾小、球大、叶色深绿、蜡质多、生长势强;目前,早熟品种有玉冠、东方绿宝、方绿等,中晚熟品种有东方绿莹、绿岭等,可合理搭配,以提高种植效益。西兰花也可在大棚内作春秋茬栽培,品种选择上要求熟期早、花球紧实呈蘑菇状且顶端突出、品质佳[2]。
2 播种育苗
2.1 播种时间 西兰花苗龄较短,不同季节育苗苗龄有所差异,夏秋季在23~25d为宜,冬春季适宜在30~35d,因此具体的播种时间要结合育苗季节以及适宜的苗龄来推算确定。一般若在10月中下旬播种,则可集中在春节前后大量上市;冬季栽培适宜的播种时间在每年的8月底左右。
2.2 播前准备 一是苗床及覆膜准备。选择最近2年未种植过十字花科的地块作为苗床,也可选择基质穴盘的方式播种育苗[3]。播种前10~15d将温室薄膜覆盖上。苗床宽度约2m左右,中间留1条通道便于管理操作。二是基质准备及消毒。育苗基质要求总养分含量在2%左右,其中有机质含量超过40%,pH在5~6。基质配制好后进行杀菌处理,杀菌剂选用75%多菌灵,每15kg基质需加入杀菌剂15~20g,混合均匀,并加入适量水分[2]。装盘前,先将与杀菌剂、水拌和均匀的基质覆盖1层塑料膜保持1~2d,让水分在基质内充分渗透。三是穴盘准备。选择规格适宜的聚乙烯塑料盘作为穴盘,一般128孔,規格为51cm×28cm×5cm,旧穴盘在使用之前须浸泡在高锰酸钾1000倍液中消毒10min。四是种子选择及处理。选择发芽率超过80%的合格种子进行播种。播种前先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将50%福美双药、水、种子按照0.3∶3∶100的比例进行混合(先将药液在水中充分溶解,再放入种子充分拌和),之后晾干即可播种。包衣种子不需要进行药剂处理。
2.3 播种育苗 在消毒好的穴盘内填入配制好的基质,要求穴盘水平放置,以确保基质填入的松紧度一致[3];穴盘装满基质后叠放5~6层,用3~4层空穴盘叠制而成的制孔模板压制出深7~8mm的播种孔,压入时要求用力均匀一致,避免播种孔深度不一[3-4];每孔播种1粒,然后覆盖1层基质或者蛭石。西兰花大棚育苗密度适宜在120~140株/m2。播种结束后将穴盘整齐排放在一起,穴盘之间不留缝隙;冬播后及时覆膜,可在温室内搭建小拱棚,实施多层覆盖,创造高温高湿的条件,以提高育苗床温度,促进种子尽快萌发。冬春季节若遇低温天气,可在播种后进行浇水,之后在苗盘上覆盖1层白膜,以增加地温;夏季高温季节,苗盘上可适当覆盖遮阳网,起到降温保湿的效果[5]。
当西兰花种子约有50%出土时,及时将覆盖的薄膜揭除,出苗后2~3d将苗床杂草清除干净,保持苗床湿度条件适宜。当幼苗长出2片叶时将小拱棚移除,及时间苗1~2次,去除长势细弱、密度过大的苗[1]。苗床温度适宜在25℃以上,温度过低可能导致出现小老苗,定植后长势弱、产量低;温度过高则易导致幼苗长势过旺,定植后长势弱、产量低。当幼苗长出5~7片真叶时,实施控肥控水管理,加强温室通风降湿,适当炼苗(一般3~5d即可),以提高幼苗移栽后的成活率,增加生长势。当幼苗处于40日龄、真叶数4~5片时即可选择壮苗进行移栽。壮苗标准:茎厚2~3mm、长势旺盛、节间短、根系发育良好、未发生机械损伤等。
3 适期定植
3.1 地块整理 移栽前对地块进行深耕细耙,同时施入底肥,选择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60t/hm2+过磷酸钙450kg/hm2+45%三元复合肥450~750kg/hm2+硼砂15kg/hm2。做宽1.3m(包含沟)、高25~30cm的小高垄。冬春季栽培可在垄表面覆盖1层地膜,覆膜前进行芽前除草,除草药剂可用96%金都尔1050mL/hm2+水900kg/hm2[3]。
3.2 定植时间 西兰花温室春季移栽时间一般在每年的 2月下旬至3月上旬;秋季移栽一般在每年的9月中下旬,要求在9月25日前全部定植结束;冬季栽培一般在叶龄4~5叶时,早春时节在每年的2月初。
3.3 定植密度 结合不同品种,对定植间距进行科学安排,营建高质量的群体。半紧凑型的西兰花品种适宜种植密度控制在4.05万株/hm2,株行距为41cm×(50~70)cm;紧凑型的西兰花品种适宜定植密度为5.25万株/hm2,株行距控制在32cm×(50~70)cm。
3.4 定植 西兰花定植多呈“品”字型,定植深度以4~5cm为宜,要求不盖住子叶即可。定植后立即浇透水作为定根水,水中添加50%福美双800倍液。若定植时土壤墒情较差,可在定植当天或第2天浇大水,保水2~3h,确保苗木尽快缓苗成活。
4 定植后管理
4.1 温度管理 西兰花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0~30℃;生长阶段早期适宜温度为18~25℃,后期适宜温度为15~18℃;若温度达到25℃以上,则可导致西兰花的花球松散、降低商品性及产量[3]。结合西兰花的生长特点,必要时可提早或者延迟覆盖地膜时间,以调整植株生长速度。加强大棚的通风管理,及时将温室薄膜揭开。
4.2 肥料管理 定植后5~7d施入尿素75~105kg/hm2、磷酸二氢钾45~60kg/hm2,同时浇水,以提高肥效、促进幼苗尽快缓苗[2]。西兰花定植后21d左右开始发棵,可结合生长情况施入45%三元复合肥15kg/穴;当花蕾长度达到约1cm时,结合西兰花生长情况施入45%三元复合肥600kg/hm2作为追肥[4]。
4.3 水分管理 西兰花定植缓苗后,结合天气情况加强水分管理,确保田间土壤墒情适宜。经常发生黑茎病的地块,要适当控制土壤湿度,不能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进入发棵期后,土壤含水量保持中等水平,浇水采取沟灌方式;结球期时要保证田间水分均匀充足,为花球膨大创造良好的水分条件;收获之前要适当控制田间水分,以提高花球商品性。整个西兰花生育期间,要杜绝田间出现积水,降雨后及时将水排走。
4.4 去除侧枝 温室西兰花管理原则上需要将所有侧枝去除,需要采收侧球的可结合实际适当选留1~2个侧枝,其余侧枝全部摘除。
4.5 中耕除草 温室大棚内西兰花为覆膜种植,需及时将畦沟内的杂草去除。中耕松土也是西兰花种植中的一项重要栽培措施,可与施肥同时进行。
4.6 病虫害防治 大棚西兰花种植易发生幼苗猝倒病、霜霉病、软腐病、菜青虫、蚜虫等。幼苗猝倒病:一般選择40%拌种双粉剂进行拌种或土壤处理。霜霉病:田间出现中心病株后选择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溶液、69%安克锰锌1000倍液等进行喷施。软腐病:尽量避免与茄科类以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进行连作;灌溉采取膜下暗灌的方式;选择农抗751、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等,每隔10d防治1次,连防3次;收获前3d不可施药。菜青虫、蚜虫:选择25%氧乐菊酯1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进行防治,整个生育阶段防治2~3次,每次施药间隔时间控制在7d以上,收获前7d左右不得施药。
5 采收
西兰花采收标准为:花球重量为400~600g/个、直径在12~18cm、颜色深绿、花球不松散。采摘过早,会降低产量及品质;采摘过晚,会导致西兰花抽薹开花,降低其食用价值。采收以早晨或者傍晚进行为宜,尽量不要在温度高的时段进行[1]。采收时下刀要准、稳,并保留3片左右大叶,削掉多余叶片(保留叶柄长度8~10mm);采收刀具要求清洁,切口保持平整。为避免西兰花装筐时造成机械性损伤,可将多余茎秆切除掉,控制花球顶部到茎秆底部的长度在15~16cm即可。
参考文献
[1]马平平,吴竹兰.日光温室西兰花秋冬茬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0(9):8.
[2]王东.温室西兰花秋冬季的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8(10):34.
[3]梅阳宁.温室西兰花秋冬季的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月刊,2012(22):15.
[4]刘国才.日光温室西兰花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08(2):19-20.
[5]郑国福,王立伟.日光温室无公害绿菜花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5):32,33.
(责编:徐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