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城市规划思想的回顾及新时代展望

2020-10-26韦仕川

上海国土资源 2020年3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绿色生态

李 奇,韦仕川

(1. 北京地格规划顾问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海南·海口 570228;2.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3. 海南省公共治理研究中心,海南·海口 570228)

自古以来,人类对城市规划建设的探索从未停止,可以说城市规划理论思想发展史是人类建设自己家园的一部探索史,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过程。纵观中外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史,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向来的共同愿望,绿色思想、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在各历史阶段的城市规划理论中从未离开人们的视线,只是各个时期关注的侧重点不一样而已,诸多理论即使在今天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然而,今天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威胁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困难和紧迫的社会问题,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更加严峻。如今绿色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有望成为化解环境危机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一把钥匙。城市既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区域,是绿色增长的核心。特别是最近的国际协议,如“巴黎协定”“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新城市议程”等,城市成为实施发展和增长方式变革的主要平台。城市绿色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绿色增长的未来,因此做好绿色城市规划意义重大。正基于此,本文试图对中外绿色城市规划思想做个全面的回顾,并提出今后绿色城市规划框架的初步设想。

1 田园城市——绿色城市规划思想的萌芽

从14世纪中叶起,“黑死病”和后来几次传染病的暴发以及从1750年开始的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恶化等城市社会问题,引发了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和城市美化三大运动,对城市规划的起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此后,“田园城市”规划思想逐渐兴起。1898年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总结了三大运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影响深远的“田园城市”理论,其宗旨是建设城乡结合、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并于1903年在英国的莱奇沃斯(Letchworth)建立了一个田园城市,面积1514公顷,设计人口为3.5万人,周围绿带包围。1922年恩温出版了《卫星城镇建设》一书,其是田园城市理论的发展。书中建议在母城和卫星城之间建一个绿化隔离带,使卫星城与母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同时要有便捷的交通联系。1933年起斯泰因和莱特相继在美国建设了雷德伯恩新城、森纳赛田园城、威斯康星和新泽西绿带城等,基本特点是绿地、住宅与人行道综合配置,建筑密度低,住宅成组配置[2]。1932年美国建筑师赖特提出了“广亩城市”的思想,主张将城市分散、低密度布局,每个独户家庭有自己的生产用地;以汽车和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为主,以高速公路连接各居住区,公共设施沿主要交通干线布置。从诸家思想和实践来看,近代“田园城市”规划思想提倡的是“水平的花园城市”,是一种城市分散主义。

近代“田园城市”规划思想是绿色规划思想的萌芽,代表着人们对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田园城市”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仅限于空间布局变化的概念[3],而是把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规划空间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理论体系,蕴含着整体思维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逻辑。“田园城市”的思想揭示了城市发展初期存在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思路,其精髓在于指出几乎所有的空间问题都来自于社会经济问题,空间技术手段不是万能的,城市空间问题难以仅仅通过空间技术手段进行解决[3]。“田园城市”展示的美好的城市蓝图,是人对自然的本能需求,明确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需兼顾社会、经济、生态,这是对待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基本准则。

2 生态与紧凑——城市规划思想的绿色发展

二战后世界从一片废墟中恢复了生机,经济迎来高速增长,城市人口剧增,城市化、信息化空前发展,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0世纪初开始,城市规划理论吸收了生态学思想,绿色城市规划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1933年《雅典宪章》提出了城市生态环境有机综合体的思想,打造城市人工绿色生态系统,城市规划以促进人类居住、工作、游憩、交流等活动便捷高效开展为目的。1945年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创建了城市生态学,认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有机体,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的产物[4]。1969年英国著名生态规划学家Ian L. McHarg在《Design with Nature》中阐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结合自然环境特征进行设计,创造了科学的城市生态设计方法[5]。1971年UNESCO制定“人与生物圈(MAB)”研究计划,指出生态城市规划,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维度去创造一种最优的生态环境[6]。1975年,理查德·瑞杰斯特建立了城市生态组织,并以伯克利为实践案例,实施了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活动,在国际上反响强烈[7]。这一系列研究是现代城市绿色规划的理论源泉,为城市绿色规划理论的形成和推广作出了积极贡献。

20世纪30年代起随着绿色城市主义的兴起,绿色城市规划的理念也逐渐向紧凑、绿色与生态转变。Le Corbusier于1930年提出了“光明城”的概念,他的规划理念是反对城市分散主义的“水平的花园城”,主张节约紧凑绿色生态的“垂直的花园城市”[8],充分利用城市立体空间,房屋顶层设有花园,小区地下通地铁,交通道路和停车场架设在离地面5米高的地上空间位置,城市居住区要与自然环境相连通,建筑采光要与“阳光热轴线”一致,形成宽敞、开阔的空间。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后,“绿色城市”运动在欧美等国家掀起,主张将生态学、社会学与城市规划、园林园艺交叉融合,构建绿色城市规划理论。1990年Dvaid Gordon出版了《Green Cities》一书,收录了20多位专家、学者关于“绿色城市”建设的研究成果[9],系统地提出了绿色城市的概念、内涵以及实现策略,从多角度、多视点、深层次地重新思考和认识城市建设的目标。该书的出版标志着人类城市建设史上的一个崭新开端[8]。书中有关“绿色城市”规划思想的要点是:社会文化与自然生态和谐、城市能量输入与输出平衡、降低自然资源消耗或实现循环再生利用、拥有广阔的生态空间为其他动物提供栖息地、城市设计遵循美学原则、绿色城市要融入文化基因等。这一时期,欧洲的绿色城市规划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欧洲城镇化的实践表明,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推动绿色交通与绿色经济、推动土地紧凑高效利用、强化绿色管理以及加强绿色教育等[10]。

3 低碳 生态和友好——绿色城市规划思想的升级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城市[11-13]、可持续发展[14]、低碳城市[15]、城市绿色发展[16-17]等相关理论大大促进绿色城市规划理论跃上了新台阶。

生态城市规划思想由最初的空间层次,逐渐上升到文化—历史—意识层,绿色规划理念在国际上进一步普及。在1984年UNESCO的“人与生物圈(MAB)”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规划的5项原则[18]:生态保护战略、城市生活标准、城市设施生态化、历史文化保护、自然与城市相融合,成为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的基础。1987年亚尼科斯基阐述了生态城市的设计原理[19],认为生态城市是属于文化—意识的高级层次,是研究人与环境的历史、社会和文化意识渊源。以Register R为主的“城市生态”组织自1984到1996年间,关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一系列主张,从最初的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和生物多样性,发展到囊括社会公平、经济、技术、法律、生活方式和公众的生态意识等涉及城市规划管理的各个方面。我国著名生态学者王如松等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天城合一的中国生态城思想[20]。黄光宇等认为生态城市的创建目标应以社会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三方面来确定[21]。柴锡贤阐述了城市规划为人类谋福利的宗旨,从改善环境,尽心、尽力、尽职;发展经济,创新、创意、创景;依靠公众,培训、培育、培才三种观点说明绿色城市规划与创新的要旨[22]。沈清基论述了城市规划生态思维的主要观点,包括:城市生态系统观、城市“稳态经济”观、城市与自然共生观、城市生态设计观等[23]。杨保军等从“自然生态格局、用地布局、绿色交通、生态社区、文化保护、资源利用理念”等方面总结了绿色城市规划理念的创新点[24]。仇保兴指出“共生”设计是生态城市规划的核心,提出了三个协同:能源和资源的协同、城市服务功能与产业协同、气候和自然与景观的协同[25]。

此外,低碳城市[26]、城市绿色发展[27]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原则。李克强总理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引导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必须贯彻“要从根本上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总体要求。沈清基等提出低碳生态城市的哲学内涵:以低碳化和生态化的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功能内涵:通过实现低碳化、生态化,使城市成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经济内涵:以循环经济为主要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的“低碳化”和“生态化”发展,在社会系统中倡导“生态文明”;社会内涵:提高国民生态意识,通过绿色低碳的经济活动,促进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融合;生态内涵:综合了空间的多样性、紧凑性、复合性、共生性

[28]。王建国等提出低碳型城市规划的内涵,社会生产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社会管理以低碳为建设为目标[27]。栾志理等对日本和韩国的典型低碳型生态城市进行案例分析,从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公园绿地、水环境、能源利用、资源循环等6个方面的规划的基本要素对绿色低碳型城市规划进行了探讨[29]。Lehmann提出了15项绿色城市规划法则:气候和环境;零废弃物城市;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景观、花园和生物多样性;可持续交通和良好的公共空间;隐含能源较少的当地可持续材料;运用被动设计原则的绿色建筑和区域;宜居性、有益健康的社区和混合用途计划等[30]。

20世纪80年以来的绿色城市规划思想,由空间物质环境层次上升到了文化历史意识层次,由区域层面上升到全球层面,可归纳为:(1)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2)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无痕融合;(3)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有效接合;(4)城市空间格局与经济活动的主动适应;(5)城市格局紧凑美观别致;(6)节能降耗、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7)提倡健康、绿色、节能的出行方式;(8)大力发展绿色经济;(9)推进绿色建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10)提倡土地用途的混合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

4 绿色城市规划新时代展望

从近代霍华德“田园城市”规划思想到现代的生态城市、低碳城市规划思想,是人类长期城市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绿色城市规划思想的源泉。但是今天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环境和经济问题,过去的城市规划理论难以全面适应新形势的现实需求。城市绿色增长已成为一种能够同时实现经济和环境目标的新发展模式,城市成为实施发展和增长方式变革的主要平台。城市绿色增长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人们怎样管理和规划作为绿色增长主要平台的城市,绿色增长理论指导下的绿色城市规划就成为了引导城市绿色增长的重要途径。

4.1 城市绿色增长内涵及理论框架

进入21世纪后绿色增长[31-33]受到世界各国所关注。201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迈向绿色增长》报告中指出“绿色增长是在确保自然资产能继续提供人类福祉所需的资源和环境服务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34],揭示了绿色增长的本质内涵,阐明了经济发展、代际公平、环境保护三者的关系。胡鞍钢认为绿色增长是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新型发展道路,以绿色创新为基本途径,以积累绿色财富和增加人类绿色福利为根本目标[35]。城市绿色增长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36-3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3)指出城市绿色增长是指:(1)通过减少环境影响的城市活动;(2)降低自然资源消耗;(3)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和发展。城市绿色增长已成为城市增长和发展过程中,创造就业机会、吸引企业和投资、改善当地环境质量、应对全球环境挑战的城市政策。Hammer S从促增长政策、政策工具、绿化挑战和机遇、以及绿色产出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城市绿色增长的一个理论框架[36](见图1)。

图1 城市绿色增长的理论框架(资料来源:Hammer S, 2011)Fig.1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urban green growth

2016年联合国第三次住房与可持续城镇化大会发布的《新城市议程》(联合国人居署,2016)全面总结了联合国机构和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也凝聚了众多专家的智慧,对新时代绿色城市规划具有借鉴意义[38]。其主要观点是:包容性应当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强调人人平等使用和享有城市和人类住区;城市转型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成功的关键,包括要转变城市的规划、融资、开发、治理和管理方式;城市应该回归社会体的本质特征,认为社会功能是城市的首要也是最根本的功能;必须以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城镇化、城市发展进行引导;城市发展应该以公共空间作为首要因素,应特别关注公共空间的设计。通过城市发展转型,联合国推荐的新城市范式(图2),概括起来主要有9个方面:社会包容、规划合理、永续再生、经济繁荣、特色鲜明、安定安全、卫生健康、成本合理、区域统筹。

4.2 新时代绿色城市规划理论展望

图2 联合国推荐的新城市范式(资料来源:UN-Habitat. The State of Asian and Pacific Cities)Fig.2 New urban paradigm recommend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与规划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绿色城市规划的理论分析框架(图3)。围绕绿色城市范式要达到的基本目标:绿色、低碳、生态、包容、公平、繁荣、智慧、健康、便捷、特色、安全、高效,以生态文明观为统领,从生态环境、空间规划、基础设施、产业体系、政策措施5个方面构建了绿色城市模式的互促和反馈机制,形成有机的理论框架。

图3 绿色城市规划的理论分析框架Fig.3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of green city planning

(1)空间规划。城镇空间是生态环境本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依托,是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高度融合的空间。必须以“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思想作为空间规划理论的最高原则。在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力基础上,科学规划城镇空间的产业和人口布局,以实现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引导人口适度集聚、生活空间生态宜居[39];保护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遗产并重,为城市提供舒适开敞的绿色空间,增加城市绿色生机;坚持土地混合型的土地开发模式;在微观设计层面坚持步行友好、公交友好:据点中心型集约型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的有效结合;公交沿线主要城市功能的集聚;公交站点的步行尺度内强化功能结合;步行范围内中心功能混合布置;职住近邻;多样化住宅形态和层次化密度综合规划。

(2)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系统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城市系统得以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应以“万物是互联的”的系统思维为指导,构建一个由面、线、点绿色模块组成的,健康、多层次、互联互通、功能完整的生态环境系统,实现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联通和整体化。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保护:形成循环的水系统;水和自然的循环(水资源循环再利用,改善生态水系);河水的生物处理,自然净化处理;建设低碳型水边空间;活用水循环系统的自然亲和模型;完善水边空间规划。

(3)绿色基础设施。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尽量保持原生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地貌、自然绿色景观[40]、城市现有绿化状况,合理设计城市绿色空间系统。在城市尺度层面,可采取城市滨水区与河道岸带、城市绿色廊道和城市绿色斑块进行建设;在场地尺度层面,可采取生物滞留系统、人工湿地、雨洪管理、透水性铺装、绿色街道、建筑绿化和公园绿地等进行建设[41]。在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中贯彻生态低碳绿色理念:激活公共交通、绿色交通系统(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有效连接);道路体系的等级构成;交通体系整顿,LRT等路面型公交的活性化;设定城市贯轴和公共交通轴;公共交通节点处布置复合换乘中心;与中心据点相连的步行、自行车道路网络;重视步行尺度的慢行道路系统。

(4)产业体系。在城市规划中,要坚持资源利用低碳化、绿色化、再生化和循环化,对传统产业实施绿色化改造,发展绿色产业,打造完善的绿色产业体系。在社会经济各生产领域实施现代循环经济新5R原则[42],即减量化(Reduce)、循环再生利用(Recycle)、资源再配置(Relocate)、资源替代(Replace)和无害化储藏(Restore),以实现资源集约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促进绿色产业协同发展,现实资源利用的乘数效应。在能源的使用方面:普及可再生能源,有效使用未利用能源;形成能源循环体系;灵活使用生物质能和热能源;有效利用生物能源;绿色能源的导入推进;节能环保型建筑;普及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能源等)。在资源循环使用方面:利用雨水和中水的发电系统导入;将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垃圾的循环利用;地热和废水热的回收;活用未利用能源(活用下水道、垃圾和工厂排出余热);家庭废食用油用作车辆燃料的再回收利用等。

(5)政策措施。绿色城市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可从约束性和非约束性两个方面加以制定。约束性政策由政府主导,主要是针对生态空间的强制性规划、污染物排放标准等[43];非约束性政策,应采用市场化机制,政府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公司、家庭及个人根据绿色发展规划,开展环境投资和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5 结语

绿色增长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经济问题的一把金钥匙,是人类应对未来挑战的唯一战略选择,这在国际上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城市作为绿色增长的主要平台,绿色城市规划将成为促进城市绿色增长的战略性举措,已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何为绿色城市规划思想,目前并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国际上和学术界也没有形成基本共识。笔者认为:绿色城市规划思想不等于城市规划,它是从角度、多层次、整体性、系统化看待城市规划的理性思考,是人类长期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的基本原则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本文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可持续城市、低碳城市、绿色城市规划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绿色低碳、生态包容、和谐共生、公平繁荣、智慧健康、便捷安全、特色高效”是绿色城市规划建设应秉持的基本理念和指导原则,也是千百年来人类向往美好城市生活而孜孜以求的目标。据此结合绿色城市规划发展趋势提出了“绿色城市规划的理论分析框架”,这是笔者的初步思考,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为绿色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尽绵薄之力。

绿色城市规划思想蕴含在人类丰富的生产实践和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笔者虽竭尽所能,仍难以穷尽,限于篇幅,在历史文献、材料归纳整理方面可能有疏忽和遗漏之处,期待后续研究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绿色生态
绿色低碳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生态养生”娱晚年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探讨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