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的探究与实践
——以“空间曲线的切线问题”为例

2020-10-2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切线向量方程

(东北电力大学理学院 吉林·吉林 132012)

高等数学是工科院校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由于在传统课堂上,每节课的授课内容较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彻底消化理解,所以,很多学生对高等数学望而生畏。微课是在传统教学资源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它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教学内容短小精悍,每一节微课可针对高等数学的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具有可重复观看的特点,因此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笔者以“空间曲线的切线问题”为例,对高等数学的微课教学设计进行探究。

1 知识回顾

在介绍课程内容之前,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对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必要的回顾。由于本节内容涉及到切线概念和空间直线的方程,所以在导入新课之前,先复习这两个重要知识点。

1.1 切线概念

1.2 空间直线方程

2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前面已经回顾了切线的定义以及空间直线方程,要建立空间曲线的切线方程,关键是求得切线的方向向量,由于切线是割线的极限位置,所以首先考虑割线的方向向量,然后设法通过一个极限过程得到切线的方向向量。

3 类比式教学启发思路

3.1 平面曲线的切线的斜率

由于空间曲线的切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曲线的切线的斜率类似,体现的也是切线的倾斜程度。我们回顾一下平面曲线的切线的斜率。

3.2 空间曲线切线的方向向量

4 方法总结、拓展思维

4.1 空间曲线的切线的求法

已知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以及曲线上的一个点,要建立曲线在该点处的切线方程,可按照以下步骤:

第一步,求出该点对应的参数值;

第二步,确定曲线在该点处的切线的方向向量(也称为切向量);

第三步,列出切线方程。

4.2 思维拓展

当曲线方程不以参数形式给定时,可以适当地选择参数,将方程转化为参数形式。例如,求曲线在点处的切向量。我们通过观察方程的特点,可以选择,即曲线上动点的横坐标作为参数,也可以选择,即曲线上动点的纵坐标作为参数,将曲线方程化为参数形式,从而求得切向量。

5 微课教学内容小结

本次微课的重点是掌握空间曲线的切线方程的求法。首先要将曲线方程表示成参数形式,然后确定切点对应的参数值,并利用导数求出切向量,接下来就可以列出切线方程。本次微课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根据预设教学目标、课程特点、学生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回顾平面曲线切线的求法,采用类比式教学法讨论了空间曲线的切线方程的求法,知识传授循序渐进,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启发和引导,教学内容短小精悍,但信息量丰富,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切线向量方程
方程的再认识
向量的分解
方程(组)的由来
圆锥曲线的切线方程及其推广的结论
聚焦“向量与三角”创新题
圆的方程
切线在手,函数无忧
向量垂直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向量五种“变身” 玩转圆锥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