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在乳腺癌患者中诊断效能分析

2020-10-26张冬梅王秋杰王久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扫查肿块恶性

李 晶,张冬梅,王秋杰,王久华

(吉林市人民医院 放射科,吉林 吉林132012)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据相关数据统计,女性乳腺癌患者中,<24岁女性发病率较低,25岁后发病率增加,年龄越大则发病率越高,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确诊[1]。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体征、病史、病理、彩超与磁共振等检查,随着超声仪器与其他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乳腺癌的临床诊出率明显提高。乳腺X线摄影(MG)作为乳腺癌的常用诊断方法,多被临床用于>40岁女性的乳腺癌疾病筛查中,但对年轻女性的乳腺癌筛查诊断效果尚无定论,仍需临床进一步研究[2]。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是一种全新成像技术,可为乳腺疾病诊断提供更为全面形态学信息,其早期诊断价值也获得临床的广泛认可[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间收治的50例乳腺肿块患者,经手术病理或超声引导穿刺确诊。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范围(25-80)岁,平均年龄为(47.22±5.28)岁。

1.2 检测仪器

ABVS超声系统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套ABVS系统,二维灰阶超声探头,ABVS频率为5-14 MHz,X线机:3.0飞利浦TX。

1.3 检测方法

超声自动全容积扫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重点检查部位完全暴露在视野下,进行二维超声检查,耦合剂均匀涂抹在探头处,分别对乳腺各个象限部位进行横面、纵面与扇形面的扫查,尤其注意扫查腋尾部位,且不能忽略对腋窝处扫查,重点对肿块的形态、大小、边缘界限状况与内部回声进行探查。肿块血流情况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进行详细探查,并用脉冲多普勒测量肿块血流收缩期的阻力指数、峰值流速,并做精确的弹性评分。之后叮嘱患者保持受检侧的上肢朝着外上方部位延伸,并将软枕垫放在患者背部,检测侧的乳头部位朝上避免受压。开启ABVS系统,并对探头处适当加压,保持探头与乳腺表面之间无缝贴合,但注意保证患者无受压疼痛感,开始扫查乳腺的内外侧位置与正位,若有必要,需扫查乳腺上下两部位。所有扫查结束后,将获取的影像资料上传到ABVS图像分析系统中。

乳腺X线摄片:利用X线机进行摄片获取图像影像资料,投照双侧乳腺斜位与轴位,斜位的投射角度与胸大肌外缘走向保持垂直。若有必要,局部加压,并将摄片图像放大,便于医生阅片准确分析影像资料。针对出现乳头溢液者,进行乳管造影探查,并做摄片处理。

1.4 图像判定标准

所有获取的影像资料统一由两名经验丰富的乳腺病诊断的放射科医师阅片评判,依据北美放射学会乳腺影像学与报告数据系统(BI-RADS)进行评级,Ⅰ级:无异常显示;Ⅱ级:出现良性变化;Ⅲ级:有可能为良性疾病;Ⅳ级:有可能为恶性疾病;Ⅴ级:高度疑似为恶性疾病;Ⅵ级:出现恶性病变。其中Ⅰ-Ⅲ级为良性,Ⅳ-Ⅵ级为恶性病变。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

1.6 统计学分析

上述资料中所有统计数据,经频数(n)或率(%)表示定性资料,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工具分析,并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乳腺癌的病灶术后分析

50例乳腺肿块患者中,经手术或超声引导穿刺后病理证实,共检出60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32个,恶性病灶28个,具体的分型与病灶大小情况(详见表1)。

2.2 两种检测方法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

ABVS检查影像学结果:60个乳腺病灶中,主要为典型或不典型的“汇聚”征象,肿块形态显示为规则或显示为不规则,周边围绕高回声或中等回声,探查肿块周围出现不规则状的扭曲,局部显示为毛刺征象或强回声汇聚。ABVS检出良性病灶30个,恶性病灶30个。

表1 乳腺病灶的分型与病灶大小

乳腺X线摄片影像学检查结果:60个乳腺病灶中,可见不均匀、不规则高密度影病灶,边界处多为线状、毛刺、模糊或呈节段分布的钙化点表现。检出良性病灶35个,恶性病灶25个。

2.3 两种检查方法与病理诊断结果以及诊断效能

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详见表2),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对比(详见表3)。

表2 两种检查方法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

表3 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对比

3 讨论

乳腺不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不可或缺的器官,而且原位乳腺癌也不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但乳腺癌细胞容易脱落,脱落之后,癌细胞随着淋巴液或血液游离、转移,进入血液、细胞中,会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威胁[4]。研究表明,乳腺原位癌是具有治愈性的,早期确诊便可早期开展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早期乳腺癌的症状与体征不典型,容易出现误诊、漏诊情况。一般情况下,体检筛查可发现腋窝淋巴结肿大、乳头溢液、乳腺肿块等,但此时多数患者病情已为晚期,治疗难度大,因此临床需要更为高效的诊断方法,提高早期疾病确诊率[5]。

临床最基本的诊断方法为乳腺X线摄像,其诊断方法简单方便,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用于检出隐匿或微小病变的效果显著,以往临床多将其用于>40岁女性的乳腺癌筛查中。但因乳腺X线摄影诊断致密型乳腺癌时,其敏感性、特异性较低,X摄线可能会对<40岁育龄或哺乳期女性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临床并未将其用于<40岁女性诊断中[6]。随着乳腺三维超声技术的发展,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扫查术在乳腺癌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术诊断方法是结合自动乳腺容积扫描、影像处理与信息采集三个系统,可以客观地从不同角度全容积扫描乳腺组织,同步显示轴位、矢状位与冠状位,尤其是冠状位扫查时可获取常规超声不能获取信息,为乳腺癌诊断提供更为全面的检查信息[7]。而且其扫描乳腺组织层面厚度0.5 mm,可保证获取更为完整的扫描信息,避免漏诊发生。ABVS Workplace可提供模拟再扫查的功能,从乳腺的各个方向获取精密的扫查图像,保证扫查完整性,防止出现遗漏。乳腺组织结构自身具有特殊性,恶性肿瘤多沿乳腺导管生长,利用ABVS的同屏多方位切面进行检查,能够更全面探查病灶部位[8]。相较于X线摄影,该诊断方法还具有分辨率高、获取图像信息量大的优势,可了解更为详细的病灶状态、大小、位置与周边情况,即便扫查多数边缘为良性肿瘤征象,只要检出边缘出现不典型“汇聚”征象,也可确诊为恶性[9]。

本次研究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结果表明,ABVS诊断的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96.67%、阳性预测值为90.00%、阴性预测值为96.67%、准确度为93.33%,均高于MG诊断方法,这表明乳腺癌诊断中,ABVS鉴别诊断方法的优势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诊断乳腺癌的临床意义显著,还可用于指导临床后期治疗。

猜你喜欢

扫查肿块恶性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超声检查结果有差异,如何看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锆合金薄板材的兰姆波自动检测
海洋工程结构焊缝手动超声波检验扫查面的选择分析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