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精准繁育生态养殖技术

2020-10-26

电脑迷 2020年10期
关键词:猪只粪污母猪

1 技术概述

养猪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当前,受环境保护、非洲猪瘟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生猪产量、存栏量、能繁母猪的数量不断下降,猪肉价格持续攀升,生猪稳产保供压力不断增大。农业农村部2019 年9 月数据显示,我国生猪存栏同比下降41.1%,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38.9%,生猪产能下降形势不容乐观,依靠购买国际市场猪肉则无法解决国内猪肉短缺问题。近年来,我国养猪业规模化程度和生产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整体的生产水平仍存在巨大差距。2016年,中国每头肉猪产肉量为78.36 kg,只达到欧盟和美国的85%和83%,而每头能繁母猪年提供猪肉数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1 220 kg,分别为欧盟和美国的51%和55%。

生猪精准繁育生态养殖技术,坚持问题导向,紧跟非洲猪瘟防控、畜禽粪污治理等新形势新要求,立足于我国生猪产能不足、稳产保供压力增大的现状,聚焦母猪批次化生产与高效繁殖、精准营养与个体精准饲喂、生物安全与疫病防控以及清洁生产与生态环保等重大需求,贯穿育、繁、料、管、病、粪、设施设备等一系列重要环节,进行全产业链技术组装集成,为我国生猪产业提档升级和产能恢复提供技术模式,为非洲猪瘟防控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2 技术要点

2.1 母猪批次化生产与高效繁殖技术

集成母猪发情自动鉴定、同期发情与定时输精、子宫内深部输精和定时分娩等技术,推广批次化生产和严格的全进全出生产管理方式,提高母猪的情期发情率、情期受胎率和窝产仔数,缩短非生产天数。

2.2 精准营养与个体精准饲喂技术

根据不同类群和阶段猪只的营养需要,结合个体体况测试评定,应用智能化精准饲喂设施设备,给予不同类型和用量的日粮,实现个体营养的精准供给,以最低成本实现猪只生产性能的最大化,可提高母猪产仔数、仔猪初生重和母猪断奶发情率。

2.3 生物安全与疫病防控技术

通过疫病综合防控与安全用药、猪场消毒、疫病净化、疫病快速诊断和监测等技术的示范推广,提升猪场生物安全水平和猪群健康状况,减少猪只损失,提高养殖效益。

2.4 清洁生产与生态环保技术

坚持源头减量,采取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无抗养殖、养殖废水和粪尿中氮磷元素减量等技术,使猪群氮减排10%以上,极大减少抗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使用量和排放量,使猪排出的粪污变成粪肥,实现清洁生产、绿色发展。

3 技术特性

3.1 提产能

项目实施后,每头育肥猪增加的产肉量可达2 kg 以上,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猪肉量可以增加100 kg以上,总共可增加产肉量1 400 t以上,母猪终身繁殖性能提高10%以上。

3.2 降成本

贯彻精准理念,采用商品猪多阶段精准营养和饲喂技术后,将饲料转化效率提高0.1以上,每头商品猪可节约饲料12 kg以上。两个示范企业现年出栏商品猪32 万头,年可节约饲料3 800 多t,节约饲养成本1 000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3.3 绿色化

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终端利用的原则,在饲料前端、饲喂中端、粪污还田末端,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减少氮肥、抗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使用量,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5%以上,实现“变废为宝”,达到清洁生产、绿色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猪只粪污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深度学习在猪只饲养过程的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姿态与时序特征的猪只行为识别方法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规模猪场不同粪污处理模式和利用效果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