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顶尖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及趋势分析
——基于C9高校2017—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调查

2020-10-24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属地历年就业率

林 剑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基础部,广东 广州 510500)

一、问题提出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等教育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自1997年实行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走高,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伴随上行的就业压力,就业质量也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为全面系统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际,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通知要求拟从2013年起,由各高校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1]。高校毕业生就业是观察和研究高校培养体系的重要手段之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分析可以有效研判高等教育是否准确匹配市场需求,进而为高校人才培养制度的改革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本文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国家首批985重点建设的一流大学(简称“C9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业情况数据源自上述高校2017—2019年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C9高校是国内顶尖大学联盟,对其毕业生就业情况及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能反映出当前我国高层次人才在初次就业时真实的就业意愿和职业选择,同时亦能客观检验当前我国大学教育与市场需求是否存在断层。通过对C9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特征进行系统梳理和定量分析,以期为未来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二、毕业生人数及就业率情况

据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95万人次,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34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2%~5%。对C9高校2017—2019届毕业生人数进行对比分析可见,C9高校三年间毕业生人数不存在大幅增加,且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毕业生人数有逐年递减迹象,三年间各高校毕业生人数变动维持在10%以内,没有明显地扩招或缩招,总体变化不大;但不同学校毕业生人数相差较大,浙江大学毕业人数接近6000人次/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毕业生人数稳定在1800人次/年,高校间毕业生人数差异高达3倍之多(如图1所示)。

图1 2017—2019年C9高校毕业生人数与就业率

C9高校近三年间总体就业率平均值为96.93%,在就业压力不断上行的背景下,C9高校的总体就业率仍能维持高位,表明C9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状况较好。对C9高校2017—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进行校际对比分析可知,中科大与哈工大的就业率均低于高校平均水平,而清华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的就业率高达98%,就业率在C9高校中领先。从年份上看,北京大学2017年就业率骤降5.37%,2018及2019年就业率又恢复至98%以上;中国科技大学2017—2019年就业率均不足95%,且存在逐年递减的迹象。

三、就业结构

根据就业质量报告统计,可将C9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分为国内升学、出国(境外)留学、就业和未就业四种类型(如表1所示)。就业包括签约就业、合同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国家地方项目。未就业包括拟继续深造、待就业、去向未定。

表1 2017—2019年C9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分布情况

第一,C9高校毕业生近7成选择升学。近三年,C9高校的平均升学率为68.29%,清华大学的升学率在C9高校中比例最高,占毕业生人数的80%,与普通公立及民办院校的就业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一方面,由于C9高校作为一流大学A类高校,拥有全国大部分的优质生源,同时又具备国家支持的专业和培养基地,保研率远高于其他普通院校。以清华大学为例,2016年本科毕业生人数为3181人,同年经教育部批准获得1965个免试攻读研究生名额,占毕业生人数的61.77%。另一方面,C9高校学生对学术科研的抵触心理不大,具有更强的深造意愿。

第二,C9高校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国内升学。C9高校国内升学的比例远高于出国(境外)留学的比例,且各校毕业生选择出国(境外)留学的比重均有逐年下降迹象(如图2所示)。除复旦大学在2017年出国(境外)留学的比例接近国内升学比例之外,C9高校在各年份国内升学的比例均高于出国(境外)留学的比例。造成C9高校国内外升学比率差逐年扩大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高额的留学费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国内高校的教学质量水平稳步提升,高校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的社会认可度逐步提高。

图2 2017—2019年C9高校毕业生国内升学及出国(境外)留学情况

第三,C9高校毕业生总体失业率偏低。失业率是指城镇失业承受能力的大小。通过综合专家学者的意见,德尔菲调查提出失业率警戒线为7%。C9高校中除中国科技大学在2019年未就业率(8.1%)超出失业率警戒线外(如图3所示),其他高校历年未就业率均低于7%的警戒水平,且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历年未就业率均低于3%;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历年未就业率均低于5%;南京大学自2017年提高升学与就业比例后,未就业率在3%低位保持。C9高校持续低位的失业率反映了C9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较好,表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图3 2017—2019年C9高校毕业生未就业情况

四、就业地域

C9高校作为国内顶尖大学联盟,其毕业生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C9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的选择对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乃至地区间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既往研究多以全体毕业生的所有流向为样本空间,但大量研究表明博士生、硕士生与本科生之间的就业流向存在显著差异,且上述研究发现C9高校的本科升学率均高于60%,即半数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域未定,故将所有学历层次毕业生与不同就业结构综合分析并不合理。区别于以往研究,本文对C9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分析均以签约本科毕业生为样本,依据就业质量报告统计,将C9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划分为北京、上海、广东、江浙及其他地区五种类型(如表2所示)。其中,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就业质量报告并未独立统计江浙地区签约人数,故以华东地区(除上海地区外)表示江浙地区签约人数。

表2 2017—2019年C9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情况

续表2

第一,一线城市就业比例较大。《第一财经周刊》发布了2017年中国城市等级排名名单,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列为一线城市。C9高校多为地处一线城市的高校,由于属地效应的叠加影响,毕业生在一线城市就业比例高达60%以上。其中,复旦大学历年在一线城市就业比例均大于84%。地处新一线城市的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以及地处安徽省省会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由于高校属地经济较为发达,毕业生选择属地就业更为明显,选择一线城市就业的占比不大。其中,南京大学毕业生在一线城市就业比例较低,历年占比均不高于17%。

第二,C9高校毕业生属地就业明显。C9高校地跨我国7个省区,分别是北京、上海、黑龙江、南京、陕西、浙江、安徽。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外,其他高校毕业生多选择在高校属地就业,各校2017—2019年属地就业占比均高于20%,而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浙江大学的毕业生历年属地就业率均高于65%(如图4所示)。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与高校属地密切相关。高校对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人数相对较多(高达30%),研究表明4成以上高校毕业生更愿意选择生源地就业[2]。此外,由于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活水平差异逐步缩小,毕业生已在高校属地生活四年,高校属地就业的社会融入成本更低,高校毕业生更乐于选择属地就业[3]。

图4 2017—2018年C9高校一线城市与属地城市就业情况①

第三,C9高校毕业生赴中西部地区就业比重低。以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对C9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进行划分,赴中西部地区就业毕业生人数偏少,且赴西部地区就业毕业生人数逐年减少。由于西安交通大学地处陕西,属西部地区,属地效应使得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生留陕就业比例较大,因此不具有参照意义。而其余8所高校毕业生历年赴西部地区工作比例均不超过15%,且有逐年递减的趋势。以清华大学为例,2016年毕业生赴西部地区就业比例为7.7%,2018年赴西部地区就业占比仅为7.2%。高尖人才持续地向东部地区涌入,仅有极少数愿意扎根西部,造成了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平衡。此外,研究发现C9高校毕业生赴中部地区就业比例低于赴西部地区就业比例,这与国家鼓励部分高校毕业生赴西部地区工作有关。

五、就业单位性质

单位性质概念在学界尚无统一的定义,不同单位会有不同的界定,结合C9高校就业质量报告分析,现将C9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部队(如表3所示)。以签约就业为统计口径,2017—2019年度C9高校毕业生签三方就业单位主要以各类企业为主,各校的历年比例均高于60%。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生历年间与企业单位签三方就业的比例均高于85%,2018年的就业比例更高达90.2%。C9高校毕业生以党政军为就业单位的比例较低。相比较而言,北京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的毕业生赴行政公益类单位就业人数较多。其中,北京大学毕业生赴机关单位就业比例历年均高于20%,上海交通大学历年均有16%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到医疗卫生单位就业。

表3 2017—2019年C9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

C9高校毕业生赴企业单位就业多、行政公益类单位就业少的就业结构差异,是行政公益类岗位数量、企业单位薪酬与社会保障、行业岗位需求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4]。

其一,行政公益类招考人数历年变化不大。以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招考人数为例,2017—2019年招考人数分别为28533、14537和24128人。与此同时,2017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已达795万人次,且每年以2%至3%的速度增长。截至2019年,国家公务员招考人数与毕业大学生人数比率为0.288%。针对985/211工程大学,各省份党政机关均会组织定向选调招考,但相较毕业规模而言,各省份机关招考人数较少,因此在招考中竞争依旧激烈。

其二,企业单位薪酬与社会保障优厚。C9高校历年就业质量报告中,均将毕业生集中就业单位作为一项重要报告内容进行展示。通过对2017—2019年C9高校就业质量报告中毕业生集中就业单位出现的频数进行统计,依次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腾讯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相较于行政公益类单位,互联网企业有着更为丰厚的薪酬与社会保障。201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分行业年平均工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年薪最高,为147678元,在2016年首次超过金融业后,已连续四年为薪资榜首行业,因此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到企业单位就业。

其三,行业岗位需求决定人才培养目标。2017年,国家统计局第四次修订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标准中所划分的大部分行业均是企业。通过对近三年C9高校就业质量报告分析,有半数以上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其专业对口,因而各高校会依据行业岗位需求决定各学院招生人数及分配转专业名额,以实现高校“为谁培养人才”的职能目标,保证毕业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毕业生依据所学专业及个人兴趣,在就业时更多选择企业单位就业。

六、结语

(一)顺应就业趋势,调整培养模式

C9高校毕业生的主流就业形式是升学,而面对国内升学和出国(境外)留学则以国内升学为主。在C9高校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中,针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毕业后能够从事某项工作的人才,并未将学生继续攻读硕博学位的能力作为培养目标系统培养。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四年的本科学习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仍需继续深造。在本科阶段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则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原有的操作能力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攻读硕博学位提供基础。

(二)兼顾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就业

C9高校毕业生一线城市与属地城市就业比重较大,赴中西部地区就业人数较少,且以中部地区尤甚。中西部地区的低就业比例,一方面是由于地区没有能为学生提供合适岗位的大型企业,造成人才“招不来”;另一方面,地区的人才引进制度未对C9高校本科生开放,加之地区薪酬待遇吸引力不足,导致人才“留不住”。20世纪以来,我国相继提出了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兼顾各区域的平衡发展,地区间就业比例差距逐步减小。

(三)招生就业联动,培养迁移能力

近三成的C9高校毕业生选择就业,而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则更偏向多元化,不再是非行政公益类单位不往,毕业生选择企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占就业人数的七成。学校人才培养匹配企业人才需求是决定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基础。因此,确立招生-就业联动机制势在必行。学校招生办应与就业办实现数据互通,基于历年的企业岗位需求建立指数平滑模型,根据预测的岗位需求合理规划各专业招生。同时,就业质量报告显示,近两成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与所学的专业相关性不大,存在跨专业就业现象,能否将所学知识有效迁移,是跨专业毕业生能否适应新岗位工作的重要条件[5]。因此,应大力培养学生的知识可迁移能力。

注释:

① 图4:部分C9高校属地为一线城市,在图4统计属地城市就业与一线城市就业时重复统计,因而会存在属地就业比例加上一线城市就业比例大于100%的现象。

猜你喜欢

属地历年就业率
属地管理不是“万能筐筐”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基层队站班组HSE属地标准化创建
属地管理在钻井施工现场的应用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输电线路属地化管理与实践国网信阳供电公司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