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管瘤剥除术与介入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比较研究

2020-10-24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453003刘保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外周血栓塞肝功能

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453003)刘保清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这80例患者均分为A组、B组;A组的40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为32~72岁;B组的40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为32~7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显著的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的40例患者行血管瘤剥除术治疗,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根据血管瘤位置确定手术切口,将肿瘤充分暴露出来,如果肿瘤直径在10cm以上则将肝脏韧带全部切断,必要时分次阻断肝门。以肿瘤边缘1cm正常组织为肝切线,将肝被膜切开之后,对瘤体表面行钝性分离,将血管瘤从正常肝组织间隙分离,术后行V形缝合,留置引流管,术毕。B组的40例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麻醉方式为局部麻醉,之后行股动脉穿刺开展肝动脉造影,选择血管瘤供血动脉开展超选择插管,插管完成后选择碘化油乳剂(3ml碘佛醇+30mg博来霉素+20ml碘化油(浓度为40%)注入血管,供血动脉填满栓塞,选择明胶海绵颗粒开展瘤体供血动脉主干填塞,将血流阻断后开展肝总动脉造影观察栓塞情况。

附表 两组患者外周血肝功能指标对比

1.3 评价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种患者手术前后的外周血肝功能指标。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B组4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与A组4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0%,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 不良反应 术后三个月B组4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显著低于A组(1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肝功能情况 手术之前两组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外周血肝功能指标相比差异不显著;手术后两组患者各外周血肝功能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

3 讨论

肝海绵状血管瘤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常在体检时发现,该病随着病情进展会对邻近器官造成压迫,患者会出现腹胀以及贫血等症状[1]。现阶段常选择血管瘤剥除术开展治疗,效果显著。但是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功能损伤,术后容易出现不良反应[2]。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术后三个月B组4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患者。由此可见,介入栓塞治疗安全性更好。这主要是因为介入栓塞治疗预后较好,血管剥除术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对肝组织造成损伤,从而影响肝功能情况。此外,介入栓塞治疗中用的博来霉素对于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来说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碘剂具有导向性同时还具有载体性,碘剂沉积在血管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博来霉素的药物浓度,从而发挥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B组4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与A组4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0%;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之前两组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外周血肝功能指标相比差异不显著;手术后两组患者各外周血肝功能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研究结果可知,介入栓塞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在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治疗中血管瘤剥除术治疗效果与介入栓塞治疗效果一致,均能够治愈疾病;介入栓塞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肝损伤较小。在实际治疗中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猜你喜欢

外周血栓塞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