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与培育研究

2020-10-24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牧区县域竞争力

韩 柱

(内蒙古师范大学 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一、问题的提出

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建设全局。2002 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把县域经济发展正式纳入国家层面的经济建设范畴内。内蒙古有103 个县(旗)、市(区),县域经济作为全区经济建设的重要部分,2007 年以来,县域经济发展平均增速达到17.5%。生产总值超100亿元的旗县有34 个,超50 亿元的旗县有64 个,但总体实力仍不强,与沿海省区差距较大。2011 年,在全国百强县中,内蒙古只有准格尔和伊金霍洛两个旗入围,西部百强入围17 个旗县,而且大多数旗县是主要依靠矿产开发或煤电化工、能源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矿产资源是有限的,单靠矿产开采无法实现总体稳定健康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内蒙古县域覆盖着约99% 的农村牧区,承载着85% 的农村牧区人口,并有辽阔的天然草场和良好的农牧业发展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传统农牧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又是多数旗县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挖掘传统农牧业的内生资源,坚持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不仅关系到壮大旗县经济实力,还影响牧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顺利推进,更对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学者们主要从县域经济概念、特征和模式等基础理论着手,说明县域经济是以县行政区划长期稳定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基本经济单元,是一种具有内部结构层次体系与外部环境协同联系的全面综合性区域经济[1],县域范围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2],具有整体性、地域性、层次性、基础性、分散性等特征[3]。其发展模式是根据县域自身的发展阶段、区域环境、资源禀赋、人力资本等条件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确定的[4]。发展模式有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和服务业主导等产业发展模式[5],或以都市、郊区、平原、丘陵、山区、湖区、库区、矿区为载体的区域性发展模式以及民族地区等多种类型[6]。近年来,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战略研究也悄然兴起,有学者把县域经济发展分为由资源依赖型经济增长转向资源依赖与技术依附型发展,以及由资源依赖与技术依附型增长转向创新型发展[6],发展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依赖于组织的要素[7],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既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又有一定的能动性,还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8]。以上研究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民族地区特别是关于牧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甚少,本研究以牧区县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为切入点,在归纳总结市场化改革以来草原牧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轨迹,揭示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源泉的基础上,探索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培育机制,以期为牧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二、牧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演变过程

20 世纪90 年代至今,内蒙古牧区县域经济经过了资源依赖型、资源技术结合型、农工商协作型的三次经济转型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演变过程。

第一次转型发展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目的,开展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浪潮。其主要动力是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户,以“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为基础产业,达到农牧民增收目的。发展路径是依赖草地资源,单靠畜牧业生产,进行粗放式经营。加工企业虽然呈分散和碎片式布局,但完成了一定程度的原始积累,并选定了主导产业,对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此阶段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重点放在传统畜牧业的纵向延伸,试图通过畜牧业“生产+加工+流通”垂直一体化提高县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但是这种自上而下推行的产业组织方式在各经营主体之间联结不紧密,组织形式分散而脆弱,在上游产业与中游、下游产业相互分割的情况下,整个产业体系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虽然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龙头、农牧民专业化生产的局面,但由于过度依赖区域资源和传统产业的粗放型开发,缺乏科技研发能力和内生发展动力,未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第二次转型发展是新世纪开始以来,在工业化驱动下,以加工型产品供给为推力,以需求拉动为动力,依靠县域资源禀赋优势,引进现代工业技术,向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转变,助推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及工业园区建设,并积极培育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力图发挥县域经济自生能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态势。虽然在考核方面注重经济发展总量和质量效益,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协调度、幸福指数和绿色发展作为标准,但过于追求GDP 总量的增长,造成县域之间产业重叠建设和无序竞争,导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而“不变”,生产方式粗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分配不均、社会矛盾激化。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在单一矿产资源粗放型开采和廉价销售上,形成了GDP经济或无根基的竞争力,未能充分调动牧区经济内生动力,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第三次转型发展是从“十二五”规划开始的,以需求拉动与创新为动力,立足于县域实情,挖掘传统优势产业,转型提升加工企业和关联产业,培育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这种培育方式,通过政府援助和技术改进,以创建农工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目标,采取自主创新与比较优势融合式的农工商协作模式,即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六次产业化体系。三次产业深度融合是从外部依存型发展转变为内生型发展的道路,是通过提高初级产品的附加价值来获得超额利润的新型经营方式。牧区县域经济发展,形成了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中小加工企业和流通组织,把生产、加工、流通各领域有机衔接,并通过统筹建设上下游关联产业,划分主体功能区,着力构筑分散生产、集中加工、统一销售的产业体系,培育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逐步实现了县域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一)传统产业基础

牧区县域传统产业是几千年游牧文化的结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传统草原畜牧业已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生产技术。内蒙古33个牧业旗和21个半牧业旗拥有约6 800万公顷的天然草场和近5 000 万头(只)牲畜,并有大量的技术人才队伍。草原畜牧业依托牧区丰茂的草地资源,发挥世代流传下来的生产经验,结合现代生产技术和装备条件,饲养牛、马、骆驼、绵羊、山羊等五畜,基本构筑了“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并不断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和技术,为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构建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历史文化底蕴

牧区作为一种分割的行政区域,在漫长的游牧生活中积累了丰厚的草原独特文化。草原文化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形成“人—草—畜”三位结合的有机体,掌握了世界上独有的五种牲畜饲养技术和产品加工工艺,并世代相传。这种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深地影响着牧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尤其对培育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发挥内生动力、产业组合、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草原文化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成为影响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支撑因素。

(三)产业创新能力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离不开县域优势特色产业的支撑,而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发挥其带动作用,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草原牧区传统畜牧业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在牛羊的体质增生、产品精深加工、开拓新市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开发高端绿色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和形成知名品牌等方面仍显不足。单靠成本优势、资源优势和绿色优势无法占有大量市场份额,只能通过技术创新、人才培育、产品深加工、开拓营销渠道、创建品牌产品、优化产业结构等途径提升创新能力,培育牧区县域核心竞争力。

(四)关联产业集群

产业创新发展离不开关联产业集群,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能集中力量培育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草原牧区畜牧业发展不仅需要众多生产牧户和加工企业,更需要产品技术研发、生产资料供应和交通通讯、金融财政的支撑。这种各行各业关联的产业集群能使牧区旗县经济形成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相互推动的机制,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弹性组织结构,从而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发挥内生动力,提高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五)政策管理体系

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依赖于产业扶持政策、发展规划、组织体系和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的政策管理体系。因此,草原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需要强有力的政策管理体系,必须按照乡村产业振兴战略要求,重点扶持绿色产品生产加工业的发展,培育县域优势特色产业,规划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加工、输出基地建设,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努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吸收专业人才,建立健全政策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四、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机制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需要挖掘各种资源,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特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不仅能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供潜在优势,还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实践证明,只要发展牧区县域特色经济,就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一)从不稳定性联合到共创性联合模式

培育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立足于区域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是根本的途径。特色经济是将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资源有机结合的产业体系。要想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以须重点以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为突破口,在发挥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对产业进行现代技术的更新、改造,实行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在产业组织上,把已有的“农牧户+龙头企业+消费者”产业组织模式,通过优化、改组、提升,逐步从不稳定性联合向象征性联合转变,并最终演进为多元经济组织构成的共创性联合格局,使其产生资源集聚效应和市场集聚效应,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如图1所示)。

从20 世纪90 年代末开始,牧区以大力发展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为目标,不断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牧区积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以牛羊的“收购—屠宰—销售”为主,始创了产业化经营主体。但是,农牧户、龙头企业及消费者之间尚未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和相互合作共赢的有机体。龙头企业和牧户之间只有少数订单式契约,龙头企业和肉食品加工企业之间建立的业务联系松散,只进行季节性收购、屠宰、销售业务,具有不稳定的联合性质。进入21 世纪,全区农牧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龙头企业与牧户、消费者之间建立起相对依托和信赖关系,特别是在地方政府的组织帮助下,龙头企业与农牧户之间建立起专业协会,利用专业协会的中介组织功能,进行货源组织,以保障原料供应。由于专业协会多数是企业和政府的代言者,不能代表广大牧民生产者的利益,虽然形成“企业—生产者—消费者”的联合体,但只停留在象征性联合阶段,未能形成龙头企业和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紧密联结机制。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进行,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快速构筑,使草原牧区县域经济发挥出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并重新选择了县域主导产业。新时代,草原牧区把畜牧业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改变原来的“公司+协会+牧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注重产品开发与市场开拓,在培育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形成以研究机构为中心,农牧户、加工企业、流通企业、饮食店和个体消费者组成的共创性联合体。研究机构对农牧户进行生产技术服务和产品体质增效指导,研究分析市场需求和产品质量,研制新产品,促使企业从初加工延伸为深加工,提高附加价值,针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生产、加工、销售。

(二)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实践

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是具有代表性的纯牧业地区,拥有广阔的天然草场和传统畜牧业经营历史。其乌珠穆沁肥尾羊于1986年被国家命名为地方优良品种,具有“天下第一羊”的美誉;2008年,东乌珠穆沁旗被列入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核心区,“乌珠穆沁羊产业化”建设项目也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2015年,东乌珠穆沁旗共建有肉羊产业基地20处,全旗范围推广“企业+基地+牧户” 经营模式。“乌珠穆沁羊产业化”项目依托452家现代家庭牧场,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东乌珠穆沁旗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乌珠穆沁旗肉羊节”,并通过举办两届“内蒙古乌珠穆沁旗肉羊产业发展论坛”,进一步提升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使东乌珠穆沁旗羊肉产品远销国内外,在华北、华东、华南地区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企业和销售网点,不仅为加快肉羊产业发展奠定了市场环境,也为草原牧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树立了新的增长点和典范。近年来,东乌珠穆沁旗以肉羊产业为领头,大力推进草原畜牧业现代化建设,以传统草原牧业转型升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育建设了5万匹蒙古马品种保护、15万头西门塔尔牛养殖、20万只商品种羊、30万只活羊出口、100万只商品羊加工厂和2亿公斤天然牧草加生产基地等“六大基地”工程,并着力培育肉羊、肉牛、菜马、饲草料等四条产业带,使现代畜牧业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东乌珠穆沁旗为了培育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围绕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认真研究制定产业一体化战略,积极培育现代家庭牧场、专业大户和牛羊屠宰加工企业,引进现代加工技术,支持包装、仓储、运输、销售企业等关联产业发展,制定行业指导意见和监督机制,改善了企业间的竞争环境。与此同时,合理安排生产要素的利用,按照市场需求条件和消费群体意愿提升产品质量和品质,提高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三)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机制

培育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离不开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草原畜牧业是土地利用性产业,也是草原民族赖以生存的产业。面对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东乌珠穆沁旗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中,应着力建设草业协会、马协会、养殖协会等各种行业协会,把草原生态平衡和文化生态保护作为产业发展的前提,鼓励和引导广大牧民群众采取草场整合、牲畜入股、劳动力调配等方式,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体系化管理的生产机制,并进一步完善生态补贴政策和惠牧政策,协调金融部门给予资金支持,改善家庭牧场、专业大户和合作社以及加工企业等融资渠道,形成政府引导、牧户投入、信贷补充、合作融资的多渠道投入机制。

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培育现代产业体系,东乌珠穆沁旗通过建设畜产品加工科技园区,形成“牲畜—屠宰加工—生物制品”的产业链条,提升了产业聚集效应和产品附加价值,并围绕现代畜牧业加工业,建设了聚集标准化羔羊育肥示范基地、肉食品加工、绒毛加工、皮张市场、酒类生产、生物制品加工、饲草料加工等30 多家企业,形成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的牧工商结合的产业体系。除此之外,政府组织建立新产品研发中心和实用技术开发中心以及产业发展经验交流场所,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对生产扩大和市场开拓进行指导献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度。

五、总结与讨论

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从资源依赖型转变为资源技术结合型,再转型升级为农工商协作型,经过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三个阶段,最终实现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其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传统产业基础、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产业创新能力、关联产业集群和政策管理体系。通过“农牧户—龙头企业—消费者”的不稳定联合和象征性联合,逐步实现了生产者、加工者、研发者、流通业者、消费者等多主体参与的共创性联合体。这一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离不开牧区传统畜牧业基础和当地政府的扶持政策,在加强牧民组织化程度的同时,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和产业化经营体系,切实提升了畜牧业的竞争力及其经济效益。

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虽然基本形成,但还需要家庭牧场和专业大户提高生产机械设备水平。加快机械化程度是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与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目前,牧区已建立现代畜牧业发展专家咨询机构,构建以科技研发、服务推广和创新创业为主的创新机制,加强和巩固了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但是,从新时代城乡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衡量,牧区当前形成的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人才为支撑,无论科技、组织的创新还是产品、市场的开发,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当下,应尽快启动牧区实用性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批新型职业牧民,开展现代畜牧业经营知识和管理技术教育,大力引进现代企业管理人才和科技研发人才,提高基层经济组织的经营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开拓产品市场,形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牧区县域竞争力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新巴尔虎左旗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战略应对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关于加快建设农村牧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