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0-10-23陈文辉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一题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陈文辉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4-0164-01

在我们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能力依然是我们的教育核心。我們不能只是把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口号,不能只是空喊,一定要切实地行动起来,把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做实做好。

1.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有创新能力,首先必须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存在于数学的整个教学中,思考问题是创新意识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要设定让学生思考设定的对象,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依据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把握学生思维的尺度,使学生在思考中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设计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个体学生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通过剪拼的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合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发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操作交流中,激发学生寻求不同的剪拼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再如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等。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讨论,教师针对性的进行启发,可以引发思维的共鸣,从而确立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确立主体地位,培养创新精神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圆的认识”的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自己画一个圆,学生几经尝试仍无法画好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可以用一根线绳,一枚硬币为工具画圆,并且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实践。如何使用工具,如何画得又快又好等问题,都由学生自己解决。交流结果时学生谈到:画圆时,硬币要固定,线绳要拉紧。这反映出学生对“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及“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距离相等”有了感性认识。这种感悟不是靠教师的指点去量出来的,而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材料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比按照教师的要求被动地进行操作获得的认识要深刻得多,有价值得多。学生依据“画圆时线绳长度始终不变”的感性认识,概括出“同一圆内所有半径相等”的理性认识。这就是创新,其间的每一步判断和推理,都闪跃着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的教学活动,使知识的内在规律与儿童的认识规律科学地统一起来,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使学生领悟数学思维方法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3.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诱发创新灵感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想获得数学知识就要有参与的动机,学生有了参与的动机,还需有参与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千方百计地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这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过程的关键,也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落脚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3.1 让学生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是提高小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形式之一。教师要遵循小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活动,让学生口、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在巩固练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操作题:把一个正方形用折叠的方法平均分成4份,看看是多少?大多数学生是对边折,或者是对角折,或者是平行折,有个别学生却别心裁,想出新的折法:对边加对角折。当学生举起不同形状的折法,老师应给予热情的肯定,并表扬学生心灵手巧,折法各异。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养成主动思考,认真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3.2 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而且要让学生“善于学习”、“学习得法”,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学习,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研究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可以让学生在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讨论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后得出:长方形是由平行四边形转化而来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长方形的长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学生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等过程。

3.3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上要进行变革,逐步由原来单一、具有封闭性,只给学生“鱼”而未授学生“渔”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向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这是一种较易操作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

4.鼓励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采取多样化的解题途径或发方法,一个问题往往会有多种解法,不同人由于思维水平和方式的不同,运用的策略也不相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中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可采取一题多探,一题多解,一题多认,一题多变,一题多编等方式诱导学生乐于求异心理,在求异学习里优化了解题思路,不能让答案唯一,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就可以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如,在教学“乘法意义”的运用一课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加法题:9+9+9+5+9=?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于是一个学生提出了9×4+5的方法,而另一个学生则提出了“新方案”,建议用9×5-4的方法解。这个学生的思维有创见,这个方案是他自己发现的。在他的思维活动中,他“看见了”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9,他假设在5的位置上是一个9,那么就可以把题目先假设为9×5。接着他的思维又参与了论证:9-4才是原题中的实际存在的5。对于这种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要加倍珍惜和爱护,给予激励和赏识。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持以积极的心态,创设创造性的学习情境,创造性地教,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以期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数学知识。

猜你喜欢

一题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小长方形找朋友
基于一题多解构建知识体系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巧替换,妙解答
找图形
寻找图形中的比
一道练习题中的一题多解
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图形变换
动手实践,寻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