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感教学在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2020-10-23王松海
王松海
摘要:在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宜情境,使中职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思想认识上的共识,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达到知、行、意、情统一之目的。
关键词:思想政治;情感教育;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0-0033-01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只能养成伪君子的枯燥无味的语言。”学生的情感,最大的特点是直觉性与不稳定性,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凭直觉上的好恶,而不是经过理性地分析,而且一旦他们觉得外界事物不合自己的口味,就会变得兴趣索然,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情感教育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所追求高境界的理想教学,并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实践磨练,探索与研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形成师生合作,富有特色的教学风格。教师应该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实现教学精神与教学能力的新的突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探索情感评价策略与途径,实现情感渗透
在实施情感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扬改革创新的教育理念,以情感教育理论为指导,对情感评价的策略与方法进行实践的探索与研究,努力创造教学水平进入更高的境界。如,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时,可以实施显形与隐形的评价策略与方法,所谓显形的方法,就是通过教师对教材的精心设计,创设师生情感互动的环境,有准备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问题教学,特别是对学习困难学生适当降低对知识点的评价要求,并对他们的表现更应偏爱于热情的赞赏与鼓励,有意识培养求知欲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使教师的教育能满足学生认知与情感共同发展的需要,形成和谐合作的教学环境,在整个的过程中能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与体验,就是显形的评价方法。而隐形的评价方法,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随时关爱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评价表现在细微的面部表情、富有情感的动作,充满激励的眼神,这样引起师生情感交融的行为就是隐形的方法。通过对情感评价策略与方法的有效实施,既能促进学生学会科学知识,感悟人类科学知识,又能增进师生情感的互动与交流。
2.研究分析教材,挖掘情感因素,实现情感渗透
中职的思想政治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我们在利用课文教材时,必须对课文内容融会贯通,同时对课文内容进行扩充与提炼,整合教育的资源,善于捕捉与挖掘教材内容的情感信息,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将祖国美丽的风光进行淋漓尽致的描述,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主题内容,同时也深刻体验到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关系,通过教师对教材内容拓展与各方面因素的整合,经过艺术性的加工与处理,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也获得情感上的陶冶,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美感,增强了对爱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的体验。使课堂教学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相互交融,形成栩栩如生的教学情景,使优化了的课堂教学成为情知互促并茂的学习境界。
教师在教学的实践中如何研究教材,挖掘情感,使课堂教学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得到和谐与统一,需要我们在教学的实践中研究与思考。用教材中的情感内容陶冶学生,学生的情感往往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有意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唤起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3.实行平等地互教互学方式,平易近人地和学生探讨问题,实现情感渗透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朋友,共同讨论一些问题,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改变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枯燥无味的局面。如教学:“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一课,师生可以共同讨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是什么?公民怎样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在讨论中,可结合个人生活中的实例,也可针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进行剖析,经互相启迪,激发了青少年的思维,他们会提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教师因势利导,把学生思想认识统一到正确观点上来。通过共同探讨问题,引发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不仅对学生提高认识有利,而且对老师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师生互帮互学,教学相长。同时,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动口、动手、动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只要我们善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就必然会换来学生的激情和热情,也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觉悟水平,极大地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实效。
參考文献:
[1] 童敏.让孩子们我育我学——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学习的全新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2]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 刘宏武.学生学习新策略[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4] [美]GeorgerM.langer,等.学生学习合作分析促进教学相长[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