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大发一生只为一条渠

2020-10-23王志琴

中国新时代 2020年10期
关键词:修渠大发水渠

王志琴

莽莽黔北深山里,藏着一条“天渠”——7200米主渠,2200米支渠,在大山之间蜿蜒盘旋。这条修建历时36年之久,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滋润了祖祖辈辈干渴贫穷的村庄,使曾经闭塞的贫困村实现重大转折。

修建水渠的领头人,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

“一定要让大家吃上米饭”

黄大发居住的地方团结村以前叫草王坝。草王坝海拔1250米,山高岩陡,雨水落地,就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根本留不下来。

20世纪90年代以前,草王坝曾经是个严重缺水的地方,村里人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来回要走2个小时。村民用水,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脸洗脚,第三遍喂猪喂牛。县里的干部来草王坝考察,村民递过来的水杯里,满是浑黄。那些年,村民争水打架的事情时有发生。回忆起那段缺水的历史,黄大发说:“每晚为了守水,晚上都不睡觉,为了抢水还要打架。”因为缺水,当地只能种一些耐旱的苞谷,粗硬难咽的苞谷沙饭是当地人常年的主食。

那时候,草王坝全村1500亩耕地,大多数都是广种薄收的旱地,年人均粮食才100多斤,缺水使得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穷窝窝”。“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这首被祖祖辈辈吟唱的心酸民謠正是当地生活真实的写照。

1958年,20多岁的黄大发被群众选为草王坝大队大队长,他许下承诺:“一定要想方设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这句话成了黄大发的人生信条。

20世纪60年代,在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十万林州开山者,历时10年,用自己的一锤一钎一双手,劈山凿洞,填沟架桥,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了一条长达7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引漳水入林州,结束了世世代代“干旱少雨,水贵如油”的历史。红旗渠的修建,鼓舞了同样因缺水而在贫困线上挣扎的草王坝人。那时,年轻的黄大发下定决心,要修建一条水渠,把水引进来。当时,这项工程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被时髦地命名为“红旗水利”,寓意打造一条遵义的“红旗渠”。

以现在的科技水平来看,挖渠引水,开凿山体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修渠的难度远超人们的预期。

草王坝村和仁怀市接壤,最近的水源就是仁怀的马家河沟,能从那里引水,是草王坝几代人的梦想。但之所以称为梦想,就是因为要修渠,得经过3座大山和3处300米高的悬崖。这样的工程难度,用当地人的话来说,就像“愚公移山”。“草王坝被大山围在中间,通水比登天还难。”原遵义县(今播州区)水利局局长黄著文说,在重重山岭中修渠引水,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不通水,草王坝的贫穷面貌便永远无法改变。”

修渠最艰险的就是测量,村里想花钱请施工队来,可谁都不敢接,黄大发就自己干。首先要在如刀削般的悬崖峭壁上标出凿渠的高低位置,黄大发让人将绳索拴在他的腰上,从山顶上放下去,凌空悬在垂直的崖壁上做标记。山顶到谷底1000多米,就靠这条绳索维系着,掉下去就是粉身碎骨。

除了要面对凶险的自然环境外,他们还要克服种种技术上的难题。因为没有任何修渠技术,他们就用“土办法”。例如,测量靠竖起几根竹竿用眼睛瞄,洞口越打越深的时候,黄大发就用耳朵贴着山听,指挥群众往声音一致的方向打;没有水泥,沟壁直接糊上黄泥巴。

在黄大发的带领下,草王坝村村民一干就是13年,硬是在绝壁上开凿出一条10多公里的水渠,并打通了110多米的隧洞。只是,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用黄泥巴敷成的渠壁难经风雨,水渠修修补补十几年,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

“为了水,我愿意拿命去换。”

第一次修渠失败,极大地打击了村民们的积极性,但黄大发的心没有被冲散。他知道,修渠引水是草王坝脱离贫困的唯一途径,即使再难也要去实现。第一次修渠的失利,也让黄大发意识到,修渠靠的不仅仅是热情,还需要知识和技术。

1989年,黄大发被县里选为水利辅导员,到枫香水利站封闭学习3年。那时候,除了偶尔有事回家,黄大发几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尽管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原枫香水利站辅导员刘关刚还能清楚记得黄大发做学员时的样子。“下课了,别的学员都走了,他不走,每节课都要拽着老师一起把课上不懂的问题再问一遍。”与其他学员相比,只上过几天学的黄大发在刘关刚看来基础最弱,但也最刻苦。

学习期间,黄大发积累了大量修渠知识。回到村里后,他再次向上级部门提交了修建水渠的申请。经过专业测绘和精心谋划,修渠项目再次得到县、乡政府同意。只是经历了第一次的失败,第二次修渠时一部分村民对修渠失去了信心。再听到黄大发修渠,村民们要么反对,要么就是呈观望态度。“他要是能把这渠修通,我买一箱子鞭炮给他庆贺。”

面对质疑,黄大发自信坚定:“这次不把水引进来,我的名字倒过来写。为了水,我愿意拿命去换。”他召开村民大会,反复又耐心地讲解修渠的可行性。

做通了大家的思想工作后,1992年春天,黄大发带领村民一头扎进深山开工凿渠。

这一次建渠,要经过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10多处峻岭。其中,大土湾岩、擦耳岩和灰洞岩最为险要,要从悬崖峭壁上打出半幅宽的隧道才能通过。危险的悬崖让人望而却步。在修离地面有300多米高的擦耳崖时,施工队都不敢上,黄大发站了出来,把麻绳系在自己身上,让人拉着吊下悬崖,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测量工作。“没得选,我不带头,谁带头。”黄大发清楚,他是支书,得带头。后来,当时在现场的村民沈秀贵回忆说:“没有黄大发带头,这个工程修不起来。”

就这样靠着最原始的测量方法,村民们花了3个多月,完成了大土湾岩、擦耳岩、崖灰洞岩的测量。在这个过程中,有好几次,黄大发几乎与死神擦肩而过。在修一个隧道时,炮响之后黄大发第一个进洞打钢钎。钢钎拔出来才发现,上面的黄泥赫然粘着一根未引爆的雷管。刚开始,装药炸山,由于缺乏经验,黄大发还没走出“雷区”,村民就开始放炮,黄大发情急之下趴在地上,用背篼罩头躲过危险。从此之后,工地上多了一条“安全规则”:炸药发放后以吹哨为令,第一声准备,第二声警告,第三声点炮……

道路不通,同样是制约修渠的一大困难。放炮需要炸材,黄大发就去18公里外的李村买了背回来。有次下大雨,为了不耽误工期,黄大发冒雨前行,路上摔了好几跤,脚底磨出了血,回去刚休息两个小时,天亮,又带着村民上了工地。修渠需要水泥,得去城里拉回来。有一次,黄大发去城里拉水泥,到离草王坝30公里的地方突然下大雨涨水,车陷入泥潭。天又黑了,黄大发怕水泥被偷,就睡在水泥上,淋了一整夜的雨水。第二天,黄大发通过当地村支书找来10多个人帮忙,才把车推出了泥潭。水泥运到村里,村民们又用背夹,一袋袋步行6公里爬坡上坎背上大山。

修渠期间,黄大发的二女儿和13岁的大孙子相继因患病离世。但为了水渠,黄大发安葬好亲人后,抹掉眼泪,婉拒村民让他休息的劝阻,带着工具又上了山。

春去冬来,餐风露宿,一晃就是3年时间。1995年,这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地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生命渠”竣工了。3年来,到底放了多少炮,炸了多少岩石,凿了多少方土,断了多少钢钎,坏了多少锤子,没人能够数得清。至此,已是黄大发带领村民奋斗的第36年,他终于实现了当初立下的誓言。

通水那天,山崖上、水沟边,人山人海,鞭炮声、鼓掌声,不绝于耳,面对着汩汩清水流到草王坝,村民们激动地留下了热泪,亲切地称这条渠为“大发渠”。而之前从未见过黄大发掉泪的村民发现他哭得像个孩子一样:“我今天像捡到钱一样的高兴。回忆起我们那个时代,有点心酸,但又很高兴。”

“活一天就要干一天革命”

村里通水后,干劲十足的黄大发却仍不满足于现状。有水了,重要的是如何发展。为了兑现“带领村民致富”的诺言,黄大发把精力又放在脱贫致富上。

通水后,已过花甲之年的黄大发又争取资金购买了大锤、钢钎,带领大家实施“坡改梯”。黄大发说:“我们村耕地少,要想真正富起来,就要搞‘坡改梯。”那时,黄大发经常在陡峭荒坡上爬坡下坎,好几次险些摔伤。在他的带领下,村民齐心合力行动起来,把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良田,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历史。

“一年的粮食收成,够吃3年。”村民黄大明笑称,“有了粮后,群众的腰板都挺直了。”村民徐国树家“坡改梯”后有了4亩梯田,全部种上了水稻。1996年,亩产达到1000多斤。他一直记得打出米那天,家里煮了满满一大锅、足足5斤多米饭。从米下锅起,一家人什么都不干,围着灶台坐着,等着,笑着。多年后,徐国树仍然念念不忘那顿饱饭的记忆,“真是吃得肚子好胀,好高兴!”

而对于村民唐恩举来说,儿时最深刻的记忆就是饥饿,直到1995年“大发渠”修通后,他的生活才有了改善。也是在那一年,胆大的他开始养牛,后来逐渐成为养殖大户。

与唐恩举同时发展起来的是杨光武,他把重心放在种植上,在村中种了15亩水稻,农闲时分就外出打工,靠种植和打工赚来的钱,供养着两个大学生。杨家祖上世代务农,从来没有出过读书人,他说如果不是村里通了水渠,自己根本不敢种植水稻,更何谈供儿子上学。

此后,黄大发又相继带领群众集资拉通了电线,修通了通村公路,极大改变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修渠是第一步,修路是第二步,第三是拉电,第四就是修学校。”解决了水的问题之后,黄大发开始更多地计划村里的未来发展。他知道民心得来不易,于是更加小心维护,他对人说,这一生就是见一样干一样。“村里缺什么我就干什么,缺水我就修渠,缺路我就修路,缺电我就拉电,看到学校环境不好我就把学校搬过来。”

在黄大发带领下,村里的小学多次迁址,校舍条件不断改善。特别是在1997年,黄大发争取乡政府支持4万元,多次协调土地,将学校由偏远的高家坳搬迁至人口相对集中的艾子田上寨,建成砖木结构的校舍3栋。在已经退休的民主小学教导主任杨持禄眼中,如果不是黄大发,村里的孩子要上小学恐怕还要多走近5公里路,到邻村上学。

在一天天的努力下,黄大发实现了带领草坝村民通水、通电、通路,力拔穷根的誓言。

2004年,年近70岁的黄大发从村支书的岗位上退休了。而他并没有闲下来,除了继续维护水渠,为了让乡亲们口袋充实起来,他还带头养猪、种李子树,鼓励大家发展产业。从2016年起,他又带领大家种植柚子并套种辣椒,旨在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7年,中宣部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在“时代楷模发布厅”颁奖现场,面对主持人提出“为什么要拿生命去换渠?”的问题,黄大发铿锵有力地说,自己是一个孤儿,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党和政府培养了自己,所以要多作贡献敢于担当。“为了村民有水喝有白米饭吃,我愿意拿我的生命换水渠。”

如今,85岁的黄大发依然忙碌。2020年5月18日,一条崭新的“大发渠”蜿蜒曲折地从贵州桥梁集团仁遵5标项目一工區延伸向团结村的片片农田。黄大发亲临现场验收,向工人致谢,为项目点赞。黄大发表示:“支渠的施工质量很好,建设团结特大桥本身就是建设我的家乡,而在施工的同时项目部不忘给当地老百姓解决后顾之忧,从水管引水到重修支渠,既解眼前又管长远。”

这些年,总有人问黄大发:“你80多岁了,早已卸下村支书的担子,为啥还在不停地为家乡忙碌?”面对这样的问题,黄大发的回答干脆有力,“共产党员就是要干一辈子,不干半辈子。过去、现在、将来,这是我的使命。过去,党和人民群众培养了我,我必须回报。”

“活一天就要干一天革命”,80多岁的黄大发把所有的心力和精神都放在带领乡亲脱贫致富上,“忠诚勇敢、永不放弃、清白干净、一心为民”是黄大发老支书一生的写照!

猜你喜欢

修渠大发水渠
听奶奶讲修渠的故事
我夜晚沿着水渠而上
间谍修渠反助秦
三姐妹
如何以H5形式报道典型人物——澎湃《长幅互动连环画│天渠:遵义老村支书黄大发36年引水修渠记》策划笔记
输水渠防渗墙及基岩渗透系数敏感性分析
最重的工作
情系岗黄水库
不是我少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