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继才 一生守好一座岛

2020-10-23刘锦鑫

中国新时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守岛王继才开山

刘锦鑫

倾一腔热血唯酬夙愿,守万里海疆不忘初心。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每个人都有成为英雄的机会。”王继才就是一个明证。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家就是島,岛就是国,我会一直守到守不动为止。”王继才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承诺,把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32年来,王继才在肆虐的台风中坚守,在孤独寂寞的黑夜中坚守,在夏日高温高湿、冬日寒风凛冽中坚守,历尽艰辛排除万难,坚守方寸孤岛、为国守护海疆,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祖国海防事业。

守卫国土矢志不移

距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燕尾港12海里的黄海深处,有一个四面环水、面积仅为0.013平方公里的孤岛,名为开山岛。这个面积只有两个足球场大的小岛,战略位置却十分重要,必须有人值守。

然而在当地人眼中,开山岛就是一座“水牢”。这里气候恶劣,岛上怪石嶙峋,终年海风呼啸,夏季异常炎热,冬季也比附近地域要冷,且没有淡水资源,草类和树木在这里基本无法存活。由于地处偏僻,远在大海之上,加上没有电,外界类似于空调、冰箱等电子化设备在这里根本无法使用。也由此,开山岛有了“三无”的名号,即无水、无电、无人烟。

不过因为战略位置重要,开山岛在1985年部队撤编后,改为一类民兵哨所,被称为黄海前哨。此后灌云县人民武装部曾先后派出10多位民兵守岛,但因条件艰苦都不愿意长期值守。他们中最长的住了13天,最短的只待了3天。直到王继才上岛后才改变了这种状况。

1986年7月,灌云县人民武装部政委推荐了时任民兵排长兼生产队长的王继才。彼时,王继才已27岁,妻子王仕花是名小学教师,女儿才两岁。不少人劝王继才,岛上野草满山,海风呼啸,无水无电无居民,千万不要逞能。但从小就受父辈“听党话、跟党走”影响的王继才,一口答应下来,瞒着家人毅然决定驻守孤岛。

在王继才上岛后的第48天,全村最后一个知道他守岛消息的妻子王仕花来到岛上,看着胡子拉碴的丈夫,眼泪夺眶而出:“别人不守,咱也不守,回家去吧!”王继才对妻子说:“你回吧,我决定留下!守岛就是守家,国安才能家安。”

几天后,王仕花也辞掉了小学教师工作,把两岁的女儿托付给老人,毅然上岛与丈夫并肩守岛,这一守就是32年。

坚守何其艰难,缺补给,王继才夫妇过了10多年半饥半饱的日子;没有电,他们点了20多年煤油灯;没淡水,他们喝了20多年雨水。

岛上风大路滑,夫妻俩就用一根背包带互相拴住,若是一人掉下海,另一个人还能及时把对方救起来。守岛以来,夫妻俩不止一次从山崖、瞭望塔上摔下来,王继才先后有3条肋骨断裂。

最令这对夫妇俩刻骨铭心的是王仕花临产,当时大风连刮3天,渔船靠不上码头。情急之中,王继才通过对讲机向对岸医生询问接生方法,用煮沸过的剪刀剪断妻子的脐带,将儿子接生下来。

1992年冬天,台风连刮了17天,船无法上岛,眼看着断粮了。夫妻俩只得去海边摸来牡蛎、海螺,没有火,就吃生的。王仕花先把螺肉嚼烂,稀释掉腥臭味,再往孩子嘴里填。当渔民们终于送来补给时,一家人已经饿得说不出话。

2010年年底,王仕花患肾结石,疼得直打滚,却因大风出不了岛,等风小了往医院送时,她已经痛得昏迷过去。

升国旗、巡岛、护航标、写日志,这是夫妻俩32年来每天都要做的事。

每天清晨,太阳刚一跃出海面,王继才和王仕花就会扛着国旗走上山顶,一人展开国旗,一人肃立敬礼,这是他们在岛上最重要的仪式。王继才说:“开山岛虽小,却是国家领土,必须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只有看着国旗在海风中飘展,我才觉着这个岛是有颜色的。”

国,在王继才的心中,分量比山还重。国旗,在王继才心中,就是国的象征。岛上风大湿度大,太阳照射强烈,国旗很容易褪色破损,守岛32年,夫妻俩自己掏钱买了300多面国旗。

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期间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逝世,年仅58岁。32年未换岗的哨所,进行了第一次换岗。王继才终于永远地留在了开山岛,践行了他一生守岛的诺言。

现在,开山岛建成了一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里面陈列了王继才夫妇守岛32年的很多物件:200多面被风雨吹打的国旗、40多本海防日志、1部手摇电话机、20台听坏的收音机、10多盏用坏的煤油灯……这些陈列品在展柜里安静地陈列,却带给人深深的震撼,让人触摸到王继才夫妇坚守孤岛32年的精神之光,以及爱国奉献的赤子情怀。

赤胆忠心坚守气节

开山岛位置独特,一度成为犯罪分子眼中难得的“风水宝地”和“避风港”。王继才夫妇不论是面对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还是笑里藏刀的犯罪分子,或是以钱买路的犯罪分子,他们绝不网开一面,坚决依法打击惩治,以铮铮铁骨、凛然正气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保护了开山岛这片净土。

1993年,一个参与走私犯罪的地方官员打算把60辆走私小轿车停放在岛上周转,掏出一沓钱求王继才行个方便,“只要你不向部队报告,赚了钱咱俩平分”,王继才推开他:“不干净的钱我坚决不要,违法的事我坚决不干!”王继才始终不让寸步,最终走私分子被一网打尽。

1996年,一个“蛇头”私下上岛找到王继才,掏出10万元现金,要在岛上留几个“客人”住几天。王继才说:“我一辈子可能都挣不了这么多钱,但只要我在,你们休想从这里偷渡!”对方恼羞成怒,威胁要让他“吃罚酒”。王继才没有被威胁吓倒,他随即向县人民武装部和边防部门报告这一情况。最终在他的协助下,这名“蛇头”及其同伙被警方抓获。

1999年,一名不法之徒借口将开山岛“开发成旅游景点”,谋划在岛上开办色情场所,王继才发现后迅速向上级报告。眼看事情要败露,这名不法之徒先是以“小心你儿子性命”相威胁。王继才毫不畏惧:“我是为国守岛,就是死了,组织上也会记得我!你们要是敢干违法的事情,就试试看!”见来硬的不行,后又用美色和金钱拉拢王继才,王继才依旧严词拒绝。

见王继才软硬不吃,便气急败坏地带人将王继才绑架到海边殴打,还放火烧了哨所值班室。看着值班室燃起的熊熊大火,多年积攒的文件资料和值守日记瞬间化为了灰烬,王继才心如刀绞。

但王继才依旧寸步不让,后来,当地有关部门赶到岛上展开调查,迅速破案最终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这名犯罪分子被抓获后说:“王继才钱不要、色不好、死不怕,是条硬汉。”

时间久了,挡人财路的夫妇俩就成了违法分子的眼中钉、肉中刺,险情时有发生。但夫妻俩从没有退缩过,32年来,王继才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们先后向上级报告了9起涉嫌走私偷渡等违法案件,其中6次成功破获,为国家挽回了重大经济损失。

默默奉献践行初心

32年间,每个人都能有不同的人生选择。而王继才的选择是,收起自己的离合悲欢,把温情留给他人,把忠诚和担当交给祖国。

在不法分子眼里,王继才是个不开窍的“铁疙瘩”;而在渔民眼里,王继才是“海上守护神”“孤岛活雷锋”。

开山岛海域,礁石林立,海况复杂。过去卫星导航技术不完善,王继才夫妇会在岛上点上灯火,让过往的渔船看清航道;遇到大雾大雪天能见度低,他们就用盆敲,发出响声,让渔船避开小岛;而有渔船断粮、断水、发出疾病求助,他们也总是尽全力帮助。

一次,一条渔船被海浪打翻,5名船员落入海中,王继才在观察室发现后,不顾风急浪高,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救援,把落水船员一一救上岛。

20多年前的一天,在岛附近打海货的潘弗荣突然腹部绞痛,疼痛难忍。王继才见状,边联系渔船,边跑上跑下找药。很快,找来船只把她送到卫生所。“一路上王大哥的胳膊都被抓破了,却一直没哼一声。后来,我没打麻药就做了阑尾炎手术。手术做完,家里人还没赶到。”潘弗荣感慨地说,“王大哥是给我第二次生命的人。”

一次,渔民黄小国路过开山岛时發动机没了油,于是把艇靠向码头,烈日高温下,用桶加油,不慎引起大火,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危急中,王继才抱来自己的两床被子,往海水里一滚,盖在发动机上把火扑灭,顶着艇毁人亡的危险,将烧伤的渔民救出。

类似这样的事在过去的32年时间里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

光荣始于平淡,艰辛在于漫长。王继才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但他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中国人民百折不挠、超越自我、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

王继才所守卫的,不仅是孤悬海外的开山岛,还有组织的信任、民兵的责任,更有人民的幸福、祖国的安宁。王继才虽然走了,可他的忠诚像开山岛上飘扬的五星红旗一样永不换岗,他的精神像开山岛夜空的灯塔一样永远闪亮。

猜你喜欢

守岛王继才开山
开山号子喊山歌
守岛就是守国——女儿眼中的父亲王继才
话剧小岛往事
王继才 瞭哨抛家赤胆琦
守岛的士兵
少林功夫拳(二)
车欲开山辟路 新概念必先行
两个人的五星红旗
开山利器 岩石一次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