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谓“深刻”?

2020-10-23何日君回来

新民周刊 2020年38期
关键词:深刻焦家兰芝

何日君回来

越剧经典《孔雀东南飞》。

以今日戏曲人积极创新的思路,大概是看不上《孔雀東南飞》这种老旧套路的,他们喜欢更加所谓“深刻”的东西——黄梅戏在改编《孔雀东南飞》的时候,探索重点就放在“婆婆之苛责刘兰芝,是源于她内心的情欲压抑,多年守寡的伪变态,不然为什么呢?”。这种探索,且不说它“不必要”,戏曲不需要处处讲“生活逻辑”,演《梁祝》不用跟观众解释为什么“梁兄不知道英台是女郎”一样,也且不说戏曲舞台“夹在儿子媳妇间的寡母情欲”的呈现难度,如何保持戏曲舞台的“干净感”?就连这个接近于“弗洛伊德”式的人物内心探索,也未必就比范瑞娟傅全香老师主演的越剧《孔雀东南飞》来得 “高明”。

《孔雀东南飞》真的只是一个老套的“恶婆婆欺负媳妇”的故事吗?编剧南薇在焦仲卿母亲这个角色身上可谓煞费苦心,她不是口头自我说明“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她的行为可以让观众一目了然。现在的新编戏刚好相反,主角天天嘴上说“我是怎么样的人”,但细节上根本看不出人物个性。

试举一例,南薇为焦母专门设计了一句口头禅——“我有什么不知的?”当一个人总是把“这世界上还能有我不知道的事?”这句话挂在嘴边,那这个人一定极其浅薄粗鄙无知,油盐不进,非常在意自己的“权威性”,一种粗鄙的大家长专横作风呼之欲出。焦母对邻居河东大娘的态度,当着邻居面教训自己的儿媳妇。家丑不外扬,她这种“展示权威”的方法搞得邻居都尴尬坏了,只能急匆匆地告辞而去。一个人对外人都到了这个程度,就可以想象对自己的儿媳妇是什么样的霸道了。引入河东大娘的戏份,来完善焦母的性格,是编剧南薇的大手笔。

而兰芝的性格是怎样的呢?刚好是焦母的反面,“高贵有教养”——受尽逼迫被赶走的时候,还跟小姑吩咐,要照顾母亲和哥哥。这种气度和胸襟,是焦母万不能及的。所以编剧设计了兰芝离开焦家的时候换上了新娘装扮,兰芝颜状犹如昔,仪态荣华世所稀,骨子里的骄傲。这个处理也深得俞振飞先生的称道。

尽管兰芝本分大气,但她也绝不是软骨头被人拿捏,不懂反抗,牺牲人格,服从“权威”的。焦母说刘兰芝不好,都是直指你这不好那不好,而刘兰芝心里怒火腾腾,她也不曾直指婆婆这里不对那里不对,而是采取的“反讽态度”:“我既无知,礼也荒,有辱焦家旧门墙,如今兰芝离府往,实是焦家洪福广。”假如刘兰芝毫无骨气,任劳任怨,或者刘兰芝直接跟焦母对骂耍泼,也许焦母的心理感受都会比较舒服一点,比较能容纳她。在专横粗鄙的权威者眼里,她习惯他人软弱,被自己玩弄于股掌间,也习惯跟同样粗鄙的人分出胜负。反而刘兰芝这种“不卑不亢,自有风度”的人,才是她眼里的那根刺,格外看不惯,因为她根本不在她的控制体系里。

剧中的另两个人,焦仲卿和妹妹从小就习惯了母亲的粗鄙权威,性格都不成熟,于是兄妹都很喜欢刘兰芝,这正是人类对于“高贵”“通情达理”“成熟”的需求,但是这又明显地被焦母捕捉到了,焦母感觉到了自己的“权威地位”受到了威胁,更加痛恨刘兰芝,这是粗鄙与教养的冲突。这个“冲突”并不比新改编版本的“焦母情爱压抑”观点低级浅薄,更符合中国传统背景中的“封建大家长制”的文化,更能让中国的观众体会到。

事实上,作品所谓的“深刻”,跟生活的日常,跟大众化的人情,并不是背道而驰的。为了深刻而深刻,往往不深刻。这,正是当代戏曲人急需扭转的创作观念。

信息

“璀璨海上温情城厢——余慧文龚建华摄影作品展”

近日,“璀璨海上温情城厢——余慧文龚建华摄影作品展”在中华艺术宫举办。本次展览以“都市溢彩、创新未来、街区漫步”三大板块、“活力市区、幸福乐园、世博记忆、扬帆起航、融合发展、历史印记、弄堂剪影、世间百态、城市音符、时代节奏”十个单元来呈现。透过余慧文、龚建华两位摄影家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摄影作品展,引领观众一同感悟我们身处时代的伟大,同时晓以世人,我们每个人不仅是时代进步的见证者,时代进步的记录者,更是这个进步时代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猜你喜欢

深刻焦家兰芝
焦家断裂带成矿特征分析
《找不同》上月答案
胶西北焦家断裂带成矿后断裂活动对焦家式金矿破坏作用及找矿方向探讨
焦家金矿成矿规律研究
一片树叶启情思
浅谈作文立意
网络思维:超越“深刻”的“浅薄”
焦家金矿破碎岩体岩石力学分级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