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分析

2020-10-23张静林

环境与发展 2020年9期
关键词:空气污染监测点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现代化工业生产建设产生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空气污染物监测、污染问题防治等成为国家政府及环保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城市及乡村地区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空气污染状况等要素,进行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合理布设与安置,可以实现对区域内环境数据信息、空气污染的准确监测与上报。

关键词:环保监测;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9-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9.025

Layout analysis of air pollution monitoring point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Zhang Jinglin

(Beijing Institute of Aerospace Metrology and Testing Technology,Beijing 1026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the problem of air pollution caused by moder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The monitoring of air pollutants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ollution problems have become important issues of concern to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s.Based on this,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air pollution status and other element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the reasonable layout and placement of air pollution monitoring points can realize the accurate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of regional environmental data and air pollution.

Key word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Air pollution;Monitoring point;Layout

在我國城乡地区空气污染监测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人口密度、工业污染状况等要素,进行污染监测点、监测位置、监测高度的准确布设,以实现空间环境内污染数据信息的实时采集与更新,并对后续的环境治理工作形成有效指导。本文通过结合环保监测的外部影响因素、内部站点布局规划等,为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以保证环境空气污染监测效率,提升监测质量。

1 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1.1 地理环境与地势

地理位置、地理环境与地势等因素是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的首要考虑条件,山地、丘陵或平原等地理环境以及北方、南方地理位置的差异,使得空气污染范围、污染物扩散存在着等级的差别。通常在地势较高的高海拔地区,布置空气监测站点的数量可以适当减少,而对于山地、平原等工业生产排布密集的地区,则应该在地势低洼位置,均匀布设较多的空气污染监测点,尽可能保证区域内的所有位置,都能够采集到准确的空气污染监测信息。之后对于地理环境中的风向进行考虑,在某一区域上风口、下风口的位置布置污染监测点,上风口布设少量的监测站点,下风口布设更多的监测站点,这样能够有效保证监测结果的客观真实性。

1.2 人口密集程度

相比于我国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程度更高,城市化、工业化建设在单位空间内的要素组成更多、排布更拥挤,由此也就造成空气污染状况的严峻性。在空气污染监测点布局与设置过程中,也要将人口密集程度、工业密集程度等因素,纳入到空气监测点布设的考评之中,人口密度较高区域的空气污染监测点要更多,搜集污染监测数据的频次应适当提高;而对于人口密度较低区域,则可以适当减少监测站点的布置,使环境空间中污染物的监测更具有针对性、精确性。

1.3 空气污染划分的等级

当下不同地区在环境空气污染的监测中,通常会按照被测区域的环境状态,将其划分为轻度污染、重度污染、中度污染等不同等级,依据现有等级对空气污染监测点的排布,做出细致的数量调整与层级控制,使环境污染状况、监测点密度尽可能互相匹配。同时对所有空气污染监测站点的标注、布置,应注重监测点数量、位置、测试频率等信息的详细统计,对多种空气污染数据的测量、建模提出更高要求,以此来确保空气监测数据、运算过程的真实可靠性。

1.4 区域小气候环境状况

河流、湖泊、森林或草原等区域小气候环境,也会对某一地区空气污染状况产生重要影响,相比于城市工业区而言,乡村小气候环境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更加优良。而对于这些临近小气候环境位置的空气污染监测,要尽可能地远离或躲避优质生态环境地区,使得监测到的空气污染数据信息具备代表性、真实性,若水资源环境、绿色植被对空气污染物进行吸收,则不能较为客观的说明区域环境的空气状况。

2 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策略

2.1 功能分区布设法

相比于乡村地区的散状工业、民居分布模式而言,城市街道与工业区的功能点分布更加规范化,这就为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提供参考。按照城市地区不同功能区域污染控制的要求,进行空气污染监测点的排布、环境污染要素的数据监测。其中重工业污染区内设置的空气污染监测站点更多,而居民区则适当作出监测散点的均匀分布。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制定详细的监测项目、污染质量标准,对所在城区内的一氧化氮NO、二氧化硫SO2、碳氢化合物、浮尘等污染物进行准确监测,从而完成空气污染物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等监测工作。

2.2 网格布设法

网格布设法也是空气污染监测较为常用的点状排布法,其往往根据城市或乡村的地理地形状况,将监测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网格点,在某一区域上风口、下风口均匀的布设污染监测点,其中上风口空气污染监测站点的布设密度较低,下风口监测站点的密度更高,最终完成整个城乡空间内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置。在具体实现方面,主要将某一区域的空气污染监测空间,按照x轴、y轴的方式进行轴线切割,且以x轴、y轴为依据展开网格化污染监测点的排布,散点结构中的两条直线交点,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方格化污染面积监测区域。之后针对网格区域内的地理环境、气候状况、人口密度、风向等因素,作出小范围空间空气污染的监测,其中网格疏密程度与城市环境的空气污染状况相符合,以此保证空气污染物监控的实效性。

2.3 扇形布设法

空气污染监测点的扇形布设法,是在下风口区域展开45°角的扇面结构,进行城市或乡村顺风区域空气污染物的监测。所以某一区域内最为常见的主导风向,通常作为扇形监测点布局的轴向,并设置扇形监测点的顶点位置,以此扩散开来形成完整的扇面污染物监测点覆盖结构,保证各空气污染要素信息的正常监测与分析。特别对于工业企业高烟囱排放等污染问题的检测,需要在污染物密度聚集更高地区,适当增加污染监测点、提升污染监测设备的高度,而且由于这类污染源的排放量通常较大,因此应在更广的影响范围,对空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空气污染状况等信息作出评价。

3 环境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的其他控制条件

(1)明确空气污染物监测的目标。环保工作人员在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中,首先必须明确监测区域、监测内容、监测数据处理等方面任务,这样才能有计划地进行一系列数据信息的搜集,之后要合理控制多种外部影响因素、内部要素,认真落实空气污染监测的各项工作。

(2)详细掌握污染情况进行站点布局。在空气污染监测点具体设置中,要依据城市或乡村以往的地理位置、自然气候、污染状况等数据资料以及不同区域现实环境的勘测结果,制定出严格的环境空气污染物监测方案。城市或乡村地区空气环境的监测工作,需要考虑到区域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功能分区等不同类别要素,对于人口密集程度较高的城市区域,则采取功能分区布设法、网格布设法进行污染状况监测;而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农村地区的空气污染监测,适合使用扇形布设法来完成监测。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差异化方式,进行空气污染监测站点的布设,展开各个监测点位的设置布局,以保证污染因素监测结果的科学有效性。

4 结语

一般空气污染监测点的数据采样,包括统计采样、模拟采样等方式,但过于简单的空气污染监测方法难以达到实效。因此,本文选取功能分区布设法、网格布设法、扇形布设法,进行某一区域空气污染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最大程度发挥监测站点的空气污染数据采集、信息统计处理与管理的功用,并通过监测点提供的空气质量数据结果,及时了解不同区域空气污染的状况,从而提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牟軍,马艳.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要点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38):126-127.

[2]黄小珊.分析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6):132.

[3]冯冰冰.关于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8):182-182.

[4]张靖琪.环保监测空气污染的重要性探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3):201.

收稿日期:2020-08-03

作者简介:张静林(1962-),男,汉族,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

猜你喜欢

空气污染监测点
滑县2020年耕地质量监测主要做法与成效
分析环保监控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
长三角典型农业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深基坑监测技术的应用与探讨
济南市细颗粒物(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研究
浅析手术室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护对策
某市室内新装修场所甲醛和苯系物监测结果分析
我国设立船舶排放控制区的经济效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