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万扩招背景下新时代教育精准扶贫探析

2020-10-23靖庆磊

教育与职业(下) 2020年6期
关键词:百万扩招精准扶贫高职教育

[摘要]百万扩招对于国家而言既是经济产业转型的市场需求,又是发挥高职院校促进精准扶贫的重大举措。研究证明,百万扩招与教育精准扶贫无论是在政策目标方面还是在现实需求方面都有着高度的契合性。然而,从精准扶贫的视角思考,百万扩招在招生实践、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等环节面临诸多困境,高职院校应深入研究招生策略、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发展帮扶措施,以便更好地发挥百万扩招的扶贫效果。

[关键词]百万扩招;高职教育;精准扶贫

[作者简介]靖庆磊(1985- ),男,山东聊城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讲师。(浙江  杭州  31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16年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重点项目“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JDSZK047,项目主持人:曲士英)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12-0040-07

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①,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教育精准扶贫的思路。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精准脱贫的重要支撑力量。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伍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简称百万扩招),这是发挥高职院校促进精准扶贫的重大举措。2020年是国家扶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通过百万扩招促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一、百万扩招与教育精准扶贫的逻辑勾连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②通过教育的手段进行扶贫直指贫困落后的根源,也是根除贫困的可持续发展良策。教育扶贫的关键在于精准,此次百万扩招特别就贫困区域和贫困人群等做出了重要规定,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在扶贫攻坚中的精准实践。职业院校的百万扩招计划是新时代国家通过职业教育进行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两者无论是在政策引导方面,还是在现实需求方面都相互照应。

1.百万扩招与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目标的一致性。为积极贯彻执行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高等职业院校百万扩招要求,教育部等六部门于2019年5月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扩招方案》),其中详细介绍了百万扩招的具体计划安排。对比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2013年《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2016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以及2018年由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系列扶贫文件,发现两者在很多内容上都相互照应,其具体照应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思想目标上相照应。《扩招方案》以李克强总理报告中“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为指导思想,而系列扶贫文件则以让更多的贫困学生都可以上学并能接受更好更高层次教育,都有机会通过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或职业培训实现家庭脱贫为工作目标。两者都具有通过职业教育的方式学得一技之长,改变未来命运之意,总体思想目标具有一致性。第二,在涉及区域上相照应。《扩招方案》强调要重点布局贫困地区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的招生,加大东部地区院校向中西部地区的招生投放力度,而系列扶贫文件也都将教育扶贫的范围重点锁定为连片特困地区、西部“三区三洲”区域、重点县和贫困村,倡导积极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两者在帮扶区域和策略上都有着一致性。第三,在针对人群方面相照应。《扩招方案》中特别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及残疾学生等人群提供招生政策倾向,而系列扶贫文件解决的就是贫困人群的教育问题,贫困人群的主体就是农民和贫困家庭人员,因此两者在针对人群方面也具有充分的一致性。

2.百万扩招与教育精准扶贫现实需求的契合性。百万扩招从根本上讲是解决100万人口的职业教育问题,通过增大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体量达到解决人才短缺的国家战略,同时也是通过教育手段从根本上攻克贫困难题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百万扩招计划的实施既是国家对经济发展审时度势的结果,也是职业教育根据现实需求主动服务社会的内在责任。

促成百万扩招的现实需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解东部发达区域人才之贫。由于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实际需要,我国东部发达地区面临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求不足的现状,更大规模地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东部人才短缺的现实问题。第二,除中西贫困区域发展之贫。受国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东部区域与中西部区域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在人才培养水平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教育问题。重视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投放,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招生力度,其目的就是为中西部地区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最终为根除区域贫困提供人才保障。第三,脱贫困人群生活之贫。针对百万扩招计划中涉及的退伍军人、农民、下岗工人、残疾人等人群而言,他们代表着贫困人群的主体,造成他们贫困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一技之长的技能本领,或技术竞争加剧。百万扩招针对他们学习一技之长、提高技术技能等提供了更多机遇。第四,除高中、中职学生升学之贫。百万扩招为更多未能考上大学的学生提供了学习高等知识的机会,为更多中职学生提供了继续深入教育的机会,切实解决了高中、中职当今面临的升学、就业、生存等系列实际问题。

二、教育精准扶贫的百万扩招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历经40余年的探索、改革和发展历程,虽然在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但与现代化建设需求相比仍有很多现实问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现代经济需求和教育强国要求相比还存在体系建设不完整、实训建设不到位、制度标准不健全、企业协同办学动力不足、人才成长配套政策不完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不平衡等问题。特别是百万扩招政策的落地,为职业院校带来了多元化、复杂化的生源与需求。从精准扶贫的角度深思百万扩招的战略内涵,我们将在招生实践、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等重要环节面临难题。

1.百万扩招的招生实践有压力。第一,百万扩招面临“招得来”的难题。扶贫必先扶智,百万扩招是职业教育扶贫扶智的重要之策,能否顺利“招得来”贫困群体的学生,直接影响百万扩招政策的落实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效。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22岁)较2008年将减少4000万人。中国教育在线在《2018年高招调查报告》中表述,虽201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迎来四年以来触底反弹的拐点,但各地高考录取比例不断提高,招生难问题依然突出,特别集中在专科层面。即便国家在2019年《扩招方案》中明确要针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残疾学生等群体进行单独招生,但受文化水平、技能储备、区域界限、家庭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如何通过各类政策帮扶吸引他们入学,成为“招得来”的关键。

第二,“招得准”成为百万扩招的另一压力。了解和确定贫困的对象,是精准扶贫的基本前提。百万扩招能否准确招入生活真正贫困或市场真正需求的生源是职业教育完成精准扶贫任務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必须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对于百万扩招而言,要达到精准扶贫的效果必须要做好“招生对象精准”和“专业投放精准”两个方面。然而据《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其他权威部门数据显示,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8836万人,下岗工人约6800万人,退伍军人数量约为5700万人、年均40万人左右的增长,残疾人数量约为8296万人。高职院校很难从这一庞大的人群中准确识别真贫困人群,并给予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与帮扶。也由于校企联合和产教合作等还不够成熟,学校无法准确根据区域经济的实际需求投放与市场相适应的专业。以上原因导致“招生对象精准”和“专业投放精准”的扩招难题。

第三,“招得优”是百万扩招的最终难题。百万扩招能否在贫困人群中真正招收到相对优质的生源,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招得优”即各职业院校扩大招生的人才质量是否优秀的问题。受职业院校发展地位的影响,一直以来职业院校对传统生源的招生都位于本科录取批次之后,直接导致高职院校无法招到相对高质量的学生。此外,百万扩招中涉及的退伍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农民工和残疾学生等非传统生源虽然在文化水平方面相对较低,但在专业技术、技能或其他方面可能存有一技之长,如何通过公平、恰当的办法招到相对优秀的生源也直接影响着精准扶贫的效果。

2.百万扩招的人才培养有难度。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解决好三个难题,即“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特别是面对生源多元化、综合素质差异大的非传统学生,如何通过学校培养让他们完成学业并收获所需将成为各个学校必须解决的难题,也直接影响教育扶贫效果的发挥。

第一,教师资源待补充。教师资源是扩招学生能否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也是影响教育扶贫效果的根本因素。我国面临着职业院校教师资源短缺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教师数量不足。据教育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共有专任教师49.8万人,与所要求的1︰18师生比计算,并考虑教师退休减员情况,每年还需补充6.5万名教师才能基本满足扩招后的师资需求。另一方面,师资水平参差不齐。针对百万扩招生源特别是退伍军人、下岗工人、农民及残疾人等非传统生源而言,他们返校接受再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学会技能顺利就业,这种需求必然要求职业院校教师不仅具备一般教学能力,还要兼备实践技能,即“双师型”教师。据统计,2018年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为19.14万人,仅占专任教师比例的39.70%,根本无法满足扩招后的教学需求。

第二,教学内容待改革。教学内容直接决定着扩招学生未来的工作技能,也直接影响着困难学生未来的社会发展,是教育解决精准扶贫的关键因素。我国职业教育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至今依然存在重课本知识传授轻实用技术培养、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2019年6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提出要明确加强实践性教学,其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对于高职扩招的学生而言,“德技并重”成为学校教学内容的重点,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我国职业院校受技能教学意识不强、实训基地建设不充足、产教融合或校企联合发展不成熟等因素影响,直接导致教学过于理论化,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和严重缺乏实践技能的现实难题。

第三,教学方法待改进。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扩招学生掌握知识、技术的质量,是影响教育扶贫质量的重要因素。百万扩招的生源较传统生源而言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而受教学资源限制或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当今高职院校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学模式依然为主流,这种强调教授文化知识、统一组织技能实践、顶岗实习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扩招学生的需求,更无法达到分类施教、因材施教、有效施教的教学目标,亟须探索和研究教学新模式、新方法、新手段来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然而,如何在教学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改变教学方法、如何有效拓展教学资源并选择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现实难题。

3.百万扩招的高质量“输出”有挑战。高质量“输出”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就业或创业。百万扩招的实施本身就是解决经济转型所带来的东部技能型人才不足和中西部发展落后的问题,能否顺利就业和良好创业,直接体现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有效解决了贫困人群的教育脱贫问题。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影响扩招学生高质量“输出”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就业指导服务不够到位。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发展还不成熟,专业化师资配置不齐全、课程教学内容与就业实际需求不匹配、创业指导内容缺失、价值性就业信息发布不到位等问题,已成为影响扩招学生顺利就业的主要障碍。第二,专业培养与市场需求契合度不够。新常态下,受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影响,我国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就业模式不断兴起壮大,市场对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性人才需求的专业化和区域化特点表现明显。而当今,我国职业院校专业趋同性较高,专业特色、专业优势和新兴专业的发展较为落后,导致我国类似专业就业扎堆、竞争加剧的现实问题,同时也造成市场对新型专业、特色专业人才需求不充足的现状。第三,“订单式”培养增量不足。“订单式”培养是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并吸纳学生成为企业员工的一种培养模式,目前在很多高职院校被普遍采用。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高学历就业人员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学历的高要求造成职业院校“订单”人数的减少。另一方面,受校企合作的影响,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发展不充分,造成“订单”增量的不足。此外,当前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还具有明显的省内区域限制,也不利于省外扩招人员的顺利就业。

三、高质量百万扩招:高水平推进新时代教育精准扶贫

百万扩招预示着新时代职业教育正成为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今我国已进入产业不断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加速的新阶段,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新动能快速崛起;同时,我国也处于全面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阶段,全国各行各业对更多、更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和紧迫,这不仅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空间,而且为更多的贫困区域和贫困人群提供了重要的脱贫机遇。以教育扶贫思维解决扩招环节中所遇到的招生、培养和就业困难,有助于百万扩招更好地发挥扶贫功效,为更多贫困人群提供精准帮扶。

1.优化招生策略,以“精准”贯穿招生实践全过程。优化招生策略是有效解决百万扩招中“招得来”“招得准”和“招得优”三大招生难题的必要之举。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以精准思维处理扶贫问题,曾在多个场合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因此,面对百万扩招中的招生难题亦需以“精准”贯穿招生宣传、贫困识别、对象录取、专业投放、培训帮扶等招生实践的多环节和全过程,进而确保招生实践的高质量运行。

第一,积极转移扩招重点,拓展多渠道宣传路径,确保招生方案的精准传递。百万扩招从根本上讲是为百万人口提供了学习实用性技术技能的平台,同时也为更多貧困人群提供了脱贫的机会,更为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提供了教育之策。面对现代高职院校传统生源招生难的现实困境,百万扩招首先要通过重点转移、强力宣传的方式顺利完成招生任务。一是扩招重点转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连片特困地区等重点区域和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残疾学生等重点人群。二是宣传方面通过线上短信通知、微信推送、电视播报、网络推广和线下政府教育部门逐级传达等方式,重点对百万扩招的具体方案,特别是报考条件、招生计划、政策红利、相关职业院校特有的专业特色和就业资源等重要信息进行广泛宣传、精准宣传,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积极报名。通过招生重心西移和多渠道精准宣传,有效保障扩招任务和教育精准扶贫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二,加强贫困识别办法和动态跟踪市场需求能力,确保“招生对象精准”和“专业投放精准”的顺利实现。百万扩招精准扶贫的关键是要做好对扩招生源的贫困识别和对市场专业需求的准确把握。一是贫困识别方面,积极结合地方政府的建档立卡信息进行精准识别,或联合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等对符合报名资格的生源进行实地调研、摸底确认。二是市场动态跟踪方面,通过强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企业调研、经济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准确开设与学校专业相匹配、与市场需求更紧密的专业进行招生。通过对招生对象和招生专业的精准把握,更加有助于发挥百万扩招的精准扶贫功效。

第三,科学完善招生细则,重视职业教育前期培训帮扶工作布局,确保招生供给的高质量。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优质的扩招生源直接决定着教育扶贫的良好效果。《扩招方案》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农民,特别采取了只进行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的规定,但其具体的测试细则并未规定,需要各高职院校公平、公正、科学地制定和完善细则内涵,方能达到优质招生的目的。此外,高职院校不能仅凭学生报考这种传统被动的招生方式获得生源,更应主动联合当地教育部门、中职院校、培训机构等地方组织,针对贫困人员开设技能培训、招前培训等精准帮扶工作,提前布局优质后备资源。

2.全面深化“三教”改革,多角度全方位提升育人质量。“三教”改革是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的重要突破点,也是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三教”即教师、教材、教法,分别对应着“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三个核心问题。对于百万扩招而言,深入研究“三教”改革不仅是解决人才培养问题的重要路径,更是教育高效发挥精准扶贫的必要手段。

第一,多措并举,保障师资供给充裕。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也是推进“三教”改革的主体。面对百万扩招带来的师资紧张现状,《扩招方案》指出:“通过资源整合挖掘一批、专业培训培育一批、校企合作解决一批、‘银龄讲学补充一批、社会力量兼职一批,加快补充急需的专业教师。”另“职教20条”就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出:“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总体而言,百万扩招所面临的师资短缺问题主要以扩大招聘、校内整合、专业培训、企业兼教、社会外聘等多种方法综合解决。只有教师资源得到充分满足,才能保障扩招学生的良好师资,才能为百万扩招精准扶贫的实施奠定基础。

第二,构建以实践技能为核心、以道德修养为重点的教材内容体系。教材是呈现教学内容的一种媒介,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内涵。百万扩招的根本就是为了解决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所带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的社会现状,因此实用型技术成为教学的核心内容。“职教20条”在“双元”育人中明确要求“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每3年修订1次教材,其中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进一步突出了对实践操作教学内容的重视。另外,高质量人才培养还必须重视道德内容的教学,良好的道德素养是扩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德技双修”成为教材改革的重要导向,也是保证贫困人员更好地立足社会发展的有效之法,进而确保教育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加快“学分银行”建设,积极开发校企“双元”育人之法。教法是人才培养的工具和手段,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优异的教法不仅能促进扩招学生技术技能的高质量发展,更影响着教育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之效。针对水平参差、职业各异、需求复杂的扩招人员,传统的统一行动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扩招人员的实际需求,“学分银行”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较优模式。在具体教法上,德国“双元制”为我们提高扩招人员的技能水平提供了宝贵经验,“职教20条”重点提出了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和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的具体方案,突出强调了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此外,为快速提高扩招人员技能水平,德国“学习领域”式教学模式同样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3.加强针对性帮扶,多举措并施有效开拓就业新路径。对于扩招生源中的贫困人群而言,实现顺利就业和良好创业将是脱贫的关键。只有贫困人群顺利就业才能达到一人就业、脱贫一户,一人创业、脱贫一片的最终脱贫目标。下面就我国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专业设置和“订单”培养中所出现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以期通过相应策略化解百万扩招的人才输出难题。

第一,加强就业指导内涵建设,提高就业服务价值。专业化、系统化的就业指导能够有效提高扩招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的就业能力。然而当今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发展还不成熟,需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以充分满足贫困学生的就业需求。具体表现为:在师资团队建设方面,要进一步健全专业师资团队,保证就业指导的深入化;在就业理论和技能方面,要进一步突出实用性和丰富性,保证就业实践的专业化;在就业信息发布方面,要更加突出准确性和价值性,保证学生就业的便捷化;在就业帮扶方面,要突出个性化和精准化,以保证贫困学生的顺利就业。

第二,优化专业结构,突出特色专业发展。百万扩招是国家为解决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就业缺口而提出的,高职院校要保证扩招学生良好就业,就必须在优化学校专业结构方面下功夫。通过市场调研确定就业缺口,结合学院自身特点,积极开发新专业,培养新型职业人才,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需求。只有迎合市场,对扩招生源,特別是贫困学生进行定向培养、需求式培养,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未来的顺利就业,才能真正通过教育手段达到精准扶贫的目标。

第三,优化育人质量,开拓“订单”培养新路径。职业教育要想改变企业招生重学历的现状,就必须从优化育人质量上寻找突破口。只有提高人才质量,才会获得社会的认可,才能赢得更多的“订单”。此外,职业院校还必须主动走出去,与更多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战略关系,不断开拓“订单”培养新路径,特别是可以根据省外生源聚集情况,与相对应的省外企业建立阶段性战略关系,从而保证省外学生的就业发展。通过校企间的密切合作,为学校扩招学生,特别是困难学生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成为以职业教育手段解决精准扶贫问题的有效方法。

总之,百万扩招是新时代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方式,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需求。高职院校不但肩负着为东部发达地区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还承载着促进西部贫困区域、贫困人群摆脱经济之贫和生活之贫的历史重任。2020年正值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高职院校应积极以精准扶贫的视角深入研究百万扩招的系列环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开拓思维、狠抓落实,通过靶向引导、积极施措,最大价值地发挥百万扩招的扶贫功效。

[注释]

①②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6,7.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周建松,陈正江.高职院校“三教”改革:背景、内涵与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9):86-91.

[3]杨三喜.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春天,师资短板亟待补齐[N].光明日报,2019-11-01(10).

[4]何毅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徐绍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6]陈东琪,马晓河.消费引领 供给创新:“十三五”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7]刘晓,刘婉昆.扩招百万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的挑战与应对[J].教育与职业,2019(14):5-11.

[8]高永新.“百万扩招”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改革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9(21):21-23.

[9]姚松,曹远航.新时期中央政府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逻辑特征及未来走向——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18):73-79.

[10]曾珠,柏文涌.扩招百万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发展机遇、要求、难点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9(21):5-12.

[11]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9-02-28)[2019-05-16].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2/t20190228_1651265.html.

猜你喜欢

百万扩招精准扶贫高职教育
“百万扩招”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改革路径
百万扩招政策下高职教育的应对与转型
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百万扩招”任务的责任分解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