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在一次性聚丙烯餐盒安全性研究中的应用

2020-10-23卢永桢

山东化工 2020年17期
关键词:填充物餐盒扫描电镜

姜 浩,陈 茹,李 颖,苗 壮,卢永桢

(1.大连市产品质量检测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021;2.大连工业大学 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

随着外卖送餐业的迅速发展,一次性餐具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1],其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小觑。聚丙烯(PP)是一种热塑性塑料, 具有很好的耐化学溶剂[2]、耐酸、碱能力、良好的热稳定性 (最高使用温度达130℃)和柔顺的表面、优异的微波适应性及可回收性,是比较理想的环保餐具。由于聚丙烯分子结构中存在甲基侧链,在光、热和氧的作用下很容易降解,其缺点是价格较高。为了降低成本,部分企业在PP餐盒产品中添加大量的 CaCO3[3]、滑石粉、工业石蜡,会造成蒸发残渣[4]、力学性能很难达标,甚至 “有毒餐盒”的出现。而掺有滑石粉、CaCO3的PP餐盒既不能降解,也无回收再利用的价值。人们在食用工业碳酸钙后,很容易形成胆结石、肾结石。如果餐盒内含大量重金属,迁移到食品中,人们摄入量过多会导致铅中毒,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5-10]。

SEM&EDS(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方法)[11]是一种对样品微观结构的组成、形貌等的分析方法,能快速对试样微区内的所有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适用于研究微小物体的立体形态和表面的微观结构;EDS可测元素范围大,且对分析物不造成损伤。

本文通过对样品进行材质分析、断面形貌及元素分析,分析样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填料,为进一步的微量有害成分的迁移研究提供参考。

1 实验

1.1 实验原料

实验样品均来自市场采购,从批发市场、小吃店铺等收集了20多种不同厂家、形状、规格的PP餐具,包括纯PP餐具和PP复合餐具,既有无色透明的,也有餐盒内外不同颜色的,尽量使样品具有代表性。

1.2 FTIR测试

裁剪适当大小聚丙烯(PP)餐盒,于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NICOLET-IZ,上海Thermo公司)试验台(ATR)上进行多组分分析,频数范围为4000~400 cm-1。

1.3 SEM测试

样品于液氮中淬断,粘附到样品台上,断面镀金。用场发射扫描电镜,(JSM-6460LV,日本电子株式会社)观察断面形貌,采用EDS模式进行元素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FTIR分析

图1是不同种类的PP样品的FTIR谱图,频数范围4000~500 cm-1。PP的特征谱峰有:2960~2800 cm-1处四个尖锐的峰,反映了-CH3、-CH2的C-H对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1460 cm-1、1376 cm-1处单峰,属于C-H的面内弯曲振动;1166 cm-1处单峰为-CH3的面外摇摆振动。998 cm-1和975 cm-1为两条构象规整性谱带,998 cm-1谱带与11~13个重复单元有关,可用作结晶谱带计算结晶度。而975 cm-1谱带与较短的重复单元有关,可用来测定等规度。样品3的各特征吸收峰强度较大,接近纯聚丙烯原料,而其他各样品呈现不同的吸收峰强度。作为参照,CT料的红外谱图也一并列出。它是聚丙烯树脂与天然矿物滑石粉均匀混合而成,使用功能性强,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可达130℃,可微波炉加热)、耐油性(更适合中国饮食特点)和无毒性(不会产生游离的苯乙烯离子)。从图中可以看到,各测试样品餐盒表面不含CT料,有的在1600~1630 cm-1处有弱吸收峰,有待进一步仪器分析。

有的PP样品表面呈现半透明性,这是由于聚丙烯为结晶性聚合物,晶区和非晶区的密度和折光率不同,而且晶区的尺寸通常大于可见光的波长(400~780 cm-1),所以光线通过聚丙烯时在两相的界面上发生折射和反射,视觉上看到聚丙烯为半透明性。

图1 不同种类PP餐盒的FTIR图

2.2 SEM-EDS分析

图2为样品1和2的扫描电镜图,左右列放大倍数分别为1000倍和2000倍。样品1为PP复合餐盒,里侧为不透明白色树脂,外面为带有黄色格子图案的印刷层。样品2为不透明PP餐盒,无颜色。由图可见,样品1致密的断面上均匀分散有片层状填充物,而样品2断面粗糙,杂乱分散着块状填料。由放大后的右侧断面图,可清晰看到样品1中片状填充物,从几微米到十几微米。而样品2中为大小不一的块状填料,最大十几微米。

图3为样品1和2对应的能谱图。由样品1的EDS分析可知,片状填充物由Mg、Si、O组成,Mg∶Si=1∶1,由此可推断样品中的填料为滑石粉。滑石粉是片状,含结晶水的硅酸镁,起成核剂及润滑剂作用,可提高样品结晶性及力学性能。样品2中的块状填充物除了C元素外,主要由Ca和O元素组成,Ca元素含量远远大于Si和Mg。因此可推测块状填料主要是CaCO3或CaO。

图2 样品1和样品2的扫描电镜图

图3 样品1和样品2的能谱图

图4为样品3和样品4的扫描电镜图,左右侧列放大倍数分别为1000倍和10000倍。样品3为纯PP餐盒,无色透明。样品4为黑色PP餐盒。由图3左侧列可见,样品3和样品4的断面相似,致密均匀,为PP树脂断面,无可见填充物,可见淬断痕迹。由放大后的右侧断面图,可清晰区分样品3和4,样品3断面为典型PP树脂断面,而样品4断面可看到树脂基体密布颗粒状填充物,达到几十纳米。

图5为样品3和样品4对应的能谱图。由EDS分析可知,树脂基体中完全是碳元素,无其它杂质。由此可推断,样品3为纯PP材质餐盒,而样品4中,在PP树脂基体中添加了碳黑类填料,或者其它有机黑色颜料。

图4 样品3(a)和样品4(b)的扫描电镜图

图5 样品3和样品4的EDS图

图6为样品5和样品6的扫描电镜图,左右列的放大倍数分别为1000倍和5000倍。样品5为PP复合餐盒,里面为红色,外面为黑色。样品6为橙色PP餐盒。由图可见,样品5和样品6的断面形貌相似,树脂基体中分散着块状及纤维状物质。由放大后的右侧断面图,可清晰看到纤维状填料,但无法区分样品5和6,需要进一步仪器分析。

图6 样品5和样品6的扫描电镜图

表1和表2分别为样品5和6的EDS元素分析结果。样品5中含有大量Ca元素,氧元素次之,微量Si和Mg,说明样品中填充有大量的CaCO3。而样品6中Ca元素含量远大于Si元素。样品中填充元素的准确含量信息需要进一步研究。

表1 样品5元素分析表

表2 样品6元素分析表

3 结论

本文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SEM/EDS)对一次性聚丙烯餐盒样品进行了成分分析和断面微观结构观察。在探讨样品微观结构形貌同时,从微观角度分析样品的填充组分,从而为进一步的有害物监测提供参考。研究证实了SEM/EDS组合在一次性餐盒的质量及安全性分析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猜你喜欢

填充物餐盒扫描电镜
注射填充物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于我国外卖餐盒的处理现状及未来发展模式
扫描电镜能谱法分析纸张的不均匀性
扫描电镜能谱法分析纸张的不均匀性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研究纳米Ni-Fe颗粒对四氯化碳快速脱氯的机理
应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方法研究四川九老洞组页岩微观孔隙特征
13号餐盒柜
基于PSO-GRG的背散射模式扫描电镜的数字处理及应用
13号餐盒柜
祛火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