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视角下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20-10-23彭艳红
彭艳红
(淮南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实践能力是教师将自身所掌握的教育理论知识付诸教育教学实际的一种行动能力,是衡量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指标。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师资的水平和基础教育教学的质量。随着国家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进一步重视,尤其是教育部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师范专业认证工作以来,师范院校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使师范生毕业时达到各级专业认证标准中所规定的教育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各师范院校有必要结合专业认证的要求,厘清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并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参照各项指标和相应的评价标准强化师范生教育实践训练,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从目前已有的文献来看,学术界围绕教育实践能力开展了不少研究,但关于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却不多,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围绕教学实践能力评价进行研究。如:邵宾从教学实践能力考核标准的内涵分析入手,阐述其特点,并构建了学前师范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考核标准体系[1]。何莹以西南地区师范院校为例,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参考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的基础上,为数学专业师范生制定了一套关于课堂教学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2]。二是对高校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方面进行研究。如:徐耸,吕辉对应用统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构建量化评价体系[3]。赵建新通过调查、专家筛查等方法,制定了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4]。黄胜梅等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制定了本科生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5]。当然,还是有个别学者在研究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时提到了制定评价标准,改变评价方式等策略,但都只是比较笼统地提及而已,并没有构建具体的评价指标和相应的评价标准。只有周艳华、解鸿泉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针对本-硕一体化的中学生物学卓越教师的培养计划,构建了教育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6]。综上可见,学者们直接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评价体系进行的研究极少,结合专业认证具体要求来制定评价指标及相应能力评价标准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研究试图在结合专业认证标准确定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前期研究成果),对全国部分高校教师教育专家、具有高级职称的中小学校长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进行调查与意见征询,进一步确定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各指标所对应的评价标准,为师范生教育实践训练以及师范院校和相关部门校验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水平提供参照标准。
二、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目的取样法,选取安徽、北京、天津、浙江、江苏、湖南、广西等省市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专家、具有高级职称的中小学校长、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共30名相关领域专家作为调查与征询对象。
(二)研究工具
根据本人前期研究成果“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结构及指标体系构建”中所确定的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指标体系,进一步编制《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评价标准征询问卷》。该问卷主要涉及教学能力,育人能力和发展能力3个一级指标包含的42个三级指标所对应的42项能力评价标准的制定。先制定出各项能力初步的评价标准,再请专家对标准进行评判,并对不合适的标准提出意见。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拟将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但本指标体系只给出优秀与合格两级评价标准,介于优秀与合格之间为良好,达不到合格的为不合格。专家征询表要求:您认为下列教育实践能力的评价标准合适与否,请在相应选项后面打“√”,不合适的请提出宝贵意见。征询结果如下所示:
(一)关于教学能力评价标准的专家征询结果分析
1.教学设计能力评价标准征询
由图1可知,专家在对教学设计能力所包含的8项具体能力评价标准进行评判时,只有“板书设计与PPT制作能力”“优秀”等级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人数为26人,占专家总人数的86.67%。其他各项能力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人数均超过27人,说明90%以上的专家对这些能力的评价标准是认可的。其中“学生学习行为的设计能力”“优秀”与“合格”两级评价标准和“板书设计与PPT制作能力”“合格”等级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人数均为30人,占专家总人数的100%,说明所有专家们对这两项能力所确立的相应评价标准是完全认可的。
图1 教学设计能力评价标准专家征询结果
2.教学实施能力评价标准征询
由图2可知,在评判教学实施各项能力相应评价标准时,所有专家对“教学中与学生沟通、互动的能力”、“板书与多媒体教学应用能力”、“教学应变能力”这3项能力的“优秀”与“合格”两级评价标准和“运用学科教学知识的能力”“优秀”等级评价标准是完全认可的,选择合适的人数均为30人,占专家总人数的100%。其他各项能力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人数为28或29人,说明专家们对这些能力所确立的相应评价标准是非常认可的。
图2 教学实施能力评价标准专家征询结果
3.教学评价能力评价标准征询
由图3可知,专家对教学评价各项能力评价标准评判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能力”“优秀”“合格”两级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人数分别为28人、29人,分别占专家总人数的93.33%、96.67%;“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的能力”“优秀”等级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人数为28人,占专家总人数的93.33%。100%的专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的能力”“合格”等级评价标准与“从测验结果中发现教学问题的能力”“优秀”“合格”两级评价标准是完全认可的。
图3 教学评价能力评价标准专家征询结果
4.教学研究能力评价标准征询
由图4可知,专家对教学研究各项能力相应评价标准的认可度是非常高的,各项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人数均在28人及以上,其中“掌握和运用科研方法的能力“优秀”与“合格”两级评价标准和“撰写论文的能力”“合格”等级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人数均为30人,占专家总人数的100%.
图4 教学研究能力评价标准专家征询结果
(二)育人能力评价标准专家征询结果分析
1.班级指导能力评价标准征询
从表1可知,专家对班级指导各项能力评价标准的认可度是相当高的。除“班级活动策划能力”“学生发展指导能力”与“与家长及社区沟通合作能力”3项能力“优秀”等级评价标准均有1名专家认为不合适外,其他各项能力相应评价标准所有专家认为都是合适的。
表1 班级指导能力评价标准专家征询结果统计表
2.综合育人能力评价标准征询
从表2可知,96.67%的专家对“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的能力”“优秀”与“合格”两级评价标准是认可的。所有专家对“情感疏导能力”与“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少先队活动和社团活动等教育活动的能力”“优秀”与“合格”两级评价标准是完全认可的。
表2 综合育人能力评价标准专家征询结果统计表
(三)发展能力评价标准专家征询结果分析
1.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能力评价标准征询
由图5可知,专家对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能力相应评价标准的认可度也是相当高的,除“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团队协作、沟通合作的能力”2项能力“优秀”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人数为29人外,其他各项能力相应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人数均为30人,占专家总人数的100%.
图5 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的能力评价标准专家征询结果
2.反思研究与自我革新能力评价标准征询
由图6可知,只有1名专家认为“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优秀”等级评价标准不合适。其他各项能力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人数均为30人,说明所有专家对这些能力的评价标准都是认可的。
图6 反思研究与自我革新能力评价标准专家征询结果
(四)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专家对各项能力评价标准的评判结果,对所有专家都认可的评价标准给予保留,对其他能力的评价标准,尤其是“板书设计与PPT制作能力”“优秀”等级评价标准有4名专家认为不合适,经过再次与专家进行交流,结合专家们提出的建议,最终构建了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
表3 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四、结果与讨论
通过上述征询结果的分析可知,专家对初步制定的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评价标准认可度整体上是非常高的。42项能力84个等级评价标准中有41项83个等级标准,选择合适的专家人数在90%以上,其中有26项能力44个等级评价标准得到全体专家的一致认可。由此说明,结合师范专业认证标准构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是科学可行的。
对调查过程中专家认为不合适的评价标准,经过再次与专家进行交流,结合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修订,形成最终的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虽然,目前学者们对于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评价标准的制定各持己见,但本评价指标体系是结合当前师范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构建的,可以用来评判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水平,为师范生教育实践训练提供质量标准,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所包含的42项具体能力的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但研究时只对优秀、合格两级评价标准进行征询与具体描述,对于良好与不合格两级评价标准并未明确描述,需要评价者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因此,在使用该评价标准时要求评价者应该先充分熟悉标准的要求,权衡四个等级的层次差异,整体把握标准,力求客观与公正,充分发挥本指标体系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