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批判性思维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2020-10-23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顾小亮

天津教育 2020年27期
关键词:批判性文本思维

■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顾小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思维品质定位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个要素之一,并界定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水平。可见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思维品质的培养,无论是低阶思维如识记、理解,还是高阶思维如分析、评价,都是英语学习的手段。然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低阶思维训练很常见,但是批判性思维训练却较少。下面我以译林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6 My e-friend 为例,探究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策略。

一、在合作中埋下种子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反思性思维,依据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课堂伊始,学生相互讨论后,在对比中明晰网友的概念。接下来教师组织小组成员在组内分享课前提出的问题,讨论推荐最有“价值“ 的问题。推荐的过程需要学生听懂、思考、回答、评价这些问题,确定什么样的问题最有“价值”。这既是巩固提升相关语境中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也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过程。

教学片段【1】

T: First, you may share and discuss in your groups what questions you will ask. Then, please recommend the best one to represent your group.

The teacher writes their questions on the whiteboard - do not answer them: Let’s think about these questions after we learn about the text.

在此学习环节中,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分享问题、合作评价后推荐的问题思维含量较高。甚至有的小组在合作中否定所有原来提出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超越了文本的问题,如How many lessons are there in his school? 文中暂时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又激发学生继续深入学习课文的动力,也为第二轮提问提供更多的可能,埋下批判性思维的种子。

二、在质疑中涵养方法

批判性思维不只是否定、反对、辩论等所谓的“批判”。质疑既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质疑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发现文本联系,抓住问题漏洞、质疑文本、质疑问题,作出独立评价,鼓励学生一起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片段【2】

T: Would you change your questions?

S1: Do they have the same hobby?

S2: Why does Peter study Chinese after school?

T: Do you have any new questions?

S3: Does Peter like the UK?

S4: Why do they become good e-friends?

在学习课文后,学生回答各小组提出的大部分问题。但有些问题暂时从文本中找不到答案,教师引导学生对第一轮的问题进行质疑和修正。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及学习进程,将原来提出的问题修正为Why does Peter study Chinese after school?继而帮助学生挖掘文本内涵,鼓励学生反思、质疑、评价原有问题。在提出新问题前出示并明确“成功”问题标准及得分标准。学生依据标准,提出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有了前面的小组合作讨论,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这一环节的学习任务中,在回答、思考、讨论等形式中,不断质疑,这也有助于学生评价能力的发展。

三、在猜测中赋予逻辑

猜测活动的设计除了对文本故事发展情况进行猜测,还可以通过猜测了解教师的相关情况。当然这些猜测任务活动的设计要和单元话题紧密相关,且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猜测。学生的猜测也不是毫无根据的臆测,而是根据单元主题、所学的文本、对教师的了解,进行直觉性推理。这个过程,学生需要通过观察、解读、分析、思考、提问然后得出答案,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猜测的过程中慢慢得到发展。

教学片段【3】

T: You may ask me some questions about my friend and guess who my friend is? What question should you ask first?

S1: Is your e-friend a boy or a girl?

S2: Where does she come from?

教师设计猜测教师网友是谁的活动,规则是只能提八个关于网友的问题。学生需要思考怎样的问题是最有效的,再根据出示的三个网友信息,与教师的回答比对,排除无效信息。最后猜测出教师的网友是谁。因为有了参照依据,学生的问题聚焦性更强。学生在猜测活动过程中通过已知信息进行推理性猜测,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四、在写作中落实素养

课后的写作练习是使学生的口头思辨能力更精准、更有条理的有效方式。本课的课后写作作业是My ideal e-friend. 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寻找相同点,进而完成理想中网友的描述。这样的写作活动让批判性思维在课后依然能够得到落实。

总之,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以故事版块教学为主,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明确故事中的内容,从故事内容到分析问题,再到追问,归于多样可能的学习过程可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英语教学在传承、传播中外文化方面有着独特优势,这更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品质。”所以,教师要在恰当的时间选择恰当的内容,智慧地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以期让英语素养扎根于学生。

猜你喜欢

批判性文本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