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教学探究

2020-10-23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砖庙镇十三村小学王英华

家长 2020年29期
关键词:分组探究数学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砖庙镇十三村小学 王英华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意义

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需要合作。“开放性”问题其解题方式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考能力是有限的,很难多角度地去思考,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出各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点滴体会。例如:你能把“5+5+5+5+5+3”这个小数算式直接改写为“乘加”或“乘减”的一个算式吗?你最多一天能尝试写出几种呢?整个学习合作小组学习过程10分钟,全班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投入,都在想办法帮自己的“代表”学生达到最高学习水平,在“帮”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小班同学都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小组合作模式是竞争、比赛时的一种学习方式。小学数学知识本身虽然是单一、枯燥的,但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多倾向于参加趣味性强的数学活动、小游戏、数学比赛。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特意创设一定的教学活动、游戏等情境,以多个小组互相合作的游戏形式教学组织完成,能有效使学生之间形成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整体优势,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活动游戏情境中自由学习,小组的团结合作给全班学生生活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活动积极性是分组团结合作、主动学习、提高效率的重要催化剂,也是教学效果评价的目的。不仅是对师生学习中目标是否达到一定程度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评价性的激励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集体协作,完成学习的整个过程。分组组织教学主要强调在教师组织学生教学和教师指导学生交往时,教师必须充分尊重每个学生、平等待人。所以在新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较多注重对学生积极性进行评价,逐渐使学生之间形成互帮、友爱、互助的关系。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定期分组评比“最佳学习小组”“优秀小组长“最佳互助伙伴”,增强学生分组交流学习的实效。

二、小学数学中采用小组学生合作讨论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师留给小组学生一定的自主独立思考时间,能提升一个人的管理能力,逐步形成属于集体的管理智慧,但同时应以每个小组学生的独立自主思考能力为讨论前提,才能做到有效针对性、有序目的性地进行讨论。出现类似问题后,不要因为急于主动组织或按照要求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应尽量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独立思考讨论时间,等看到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想法后再组织问题讨论。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广大学生良好的独立自主思考的思维习惯,才能真正达到教师合作共同学习的最佳教学效果。

巧设知识问题,引领学生独立探究。在新授所学知识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能学会及时提出一些学生质疑的知识问题,用以激发学生独立求知、探索的积极欲望,然而大多数学生对新授知识的具体含义认识不清,无法独立获取新授知识,甚至经过反复深入思考、实践,也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如果此时学生采用团队合作方式学习,可以有效形成较浓厚的自主研究学习氛围,激发广大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欲望。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要展开讨论的数学问题一定要及时进行合理的深入思考,问题性的要求具有较强的挑战性,能够激起广大学生自主学习欲望。

亲手操作体验,探究教学规律。现在数学课程教材中确实有很多的规律性都需要每个学生通过亲手操作体验才能发现,如:各种实体组合大小图形的积分面积大小公式等,这时候单凭一个人的才智学习是不够的,需要多挖掘人在集体中的智慧,才能集思广益,达成教学目标。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一个长方形,并由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函数公式进行再次推导并成功验证了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函数计算公式。这样,在“操作—研究—验证”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充分真正领略了团队合作自主探究的神奇魅力,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合作参与学习活动是我国新一轮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突出倡导的独立自主、探索与社会合作的一种学习活动方式,它有效推动、促进了广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富有趣味性和个性地参与学习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只有适时恰当地准确把握数学小组集体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社会主体地位,有效促进全体学生基础知识的不断发展和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真正充分发挥数学小组集体合作专题学习的最大实效性,焕发数学课堂的无限生命力。

猜你喜欢

分组探究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分组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