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践创新研究—评《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2020-10-23刘家豪宿迁学院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主客体协同育人

刘家豪 宿迁学院

在“课程思政”概念提出之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等专门的思政理论课来完成,且课程组织形式多为“多班共上”的公共大课,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课堂形式呆板生硬、考核手段与课程目标脱节、实践教学环节缺失、学生缺课现象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课程虽然被列入必修课范围,但与其他通识课、公共课彼此独立、各自为阵,未形成任何相互贯通的课程链条,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期处于一种“孤岛状态”,因为上述一些原因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反过来,思政教育的低效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反噬主干专业课程的学习。而课程思政正是以贯通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为手段,试图建构起全员、全程、全课程的教育格局,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策应的一种教育理念。这对破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低迷状态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从各地区试点的教学成效来看,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甚至可以说是新时代下高效完成思政教育工作的一把利器。在此背景下,由张子睿、魏燕妮著写的《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5月版)一书,作者以高校思政课程教育的研究者与实施者的身份,在总结自身教学工作经验、探讨课程思政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科学高效的课程思政体系、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建议,对当前的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行具备相当的参考价值。细览全书,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逐一突破,全面探究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办法

在详析课程思政基本问题、明确课程思政主客体关系及工作思路的基础上,作者尽快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落实到各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上。在课程的划分和筛选上,作者并不是简单地将课程以学科属性划分为通识课与专业课两类,而是牢牢把握了课程思政教育的难点痛点,在综合考量学生就业工作、课程思政体系与学科属性、素质教育特征、理论与实践结合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主要挑选了创新创业课、管理理论课、党史国史选修课、素质教育课、实践活动课等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实践示范切入点。在精心分类、仔细筛选的基础上,作者详细分析每种课程的属性特征,结合学生在“智”与“德”两方面的教育需求,以构建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为目标,以庖丁解牛般的探究精神,为学生量身定制各项学科课程的思政式教育模式。以“素质教育课程思政探索”一章为例,作者首先明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概念,并结合多年来的素质教育实践成果,肯定了其在教育界的合法性与科学性;接着针对高校学科课程设置的对应情况与素质教育能力要求,撷选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两门课程,探究了这两门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具体路径。作者提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着极大的能量,与当下的思政教育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同根同源,中国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明显的呼应关系,例如“爱国”这一项,虽然因为政治体制的不同,古时的爱国与当下我国的爱国思想并非完全对等,但几千年来这始终是烙印在中华民族情感血脉中的一种特殊情怀。因此,作者主张教师在教授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时,要深度挖掘其与当前思政教育理论内容的共同之处,并以相互呼应的物质与精神产物做对比,寻找两者融合的契合点,从而实现将思政教育融入传统文化课程教育中的目标。

二、重点明确,精准把握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关键要素

教育首先要分清主客体关系,即教育的实施者与接受者,也要看清影响教育工作开展的各种因素,找出问题、分清主次,理清关系、合理优化。在思政课程主客体关系确定过程中,作者将课程思政与一般的单向度的知识传授课程区分开,创新性地提出随教育方式与教育环节的不同,以及不同参照体来确定主客体关系的相对主客体关系论,没有绝对的主体,也没有绝对的客体,因为思政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传授型学科教育,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的互动性比较大,并且这种互动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也不是都以显性状态存在,在灌输思想教育理论时,毫无疑问可以确定教师的主体地位;但在学生对教师言行举止、道德操行进行学习模仿时,这时的主体地位又转移到学生身上。因此,在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具体实践时,必须针对其特殊的主客体关系来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评价体系,才能推动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与此同时,在详细辨析思政教育工作主客体关系的基础上,作者并未忽略挖掘影响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关键因素。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首先必须把握“协同育人”这个大方向,要打破各学科与思政教育工作之间的壁障,理清各学科教育目标与思政教育工作中显性或隐性的内在关系,将“协同育人”理念彻底贯彻到学科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方法实施、教师工作绩效水平、学生成才评价体等一系列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中去;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完成思政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仍要起到带头引领作用,因此,以往照本宣科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学目标,思政教育管理者应当充当新思政课程的“产品经理”角色,组织一线教师开发新的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竭力改变当前思政教育工作主客体关系固化、教学模式低效单调、教学实践基本缺失的状况。

三、策略具体,多角度构建协同育人思政课程实践体系

要创新“协同育人”的思政教育实践,构建有生命力、科学高效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必须对思政教育工作有深刻的认识,多角度、多层次地考虑影响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因素,找出问题所在,逐个突破。本书从理念、主体、机制三方面对协同育人课程思政教育进行剖析,指明当下课程思政教育进一步实施遇到的瓶颈问题,进而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首先要树立“协同育人”的工作理念,任何时候,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高校的思政教育,同样依赖以显性与隐性形式互相补充的教育形式共同完成,这一过程应该是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作为思政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承担起显性教育的任务,同时与作为隐性教育的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策应效应。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不仅是在课堂上,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各种课余时间,教师也应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其认知能力,将课程思政教育工作贯穿课堂内外,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完成学生的思政教育。其次,要建立起一支能够承担起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要强化任课教师的政治意识、协同意识、大局意识,从意识形态认识、工作方法认识、教育责任认识方面做好教师的统战工作,确保教育主体既具备正确的价值认识,又拥有强大的施教能力,推动协同育人课程思政工作稳健、高效地开展。最后,要在教学机制上形成系统、明确的认识,第一是要完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发展,让其成为学校课程思政工作的“研发部”与“指挥部”,加强课程形式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思政课堂的吸引力与感召力;第二要精准把握不同专业课程性质,将其与思政教育内容深度融合;第三是要利用好各项新媒体、新技术、新渠道,为思政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平台与技术支撑。

协同育人理念下的课程思政教育当前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定位与环境特点,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工作方法,因地制宜地利用好各项政策、资源、技术,在总体立德树人目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将课程思政工作办好,办出自己的特色,为推动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主客体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甲·宣》——文明记忆的主客体交互表达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
浅析“物我本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