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柴窑、柴烧及其产品鉴别
2020-10-23陈秀婷
陈秀婷
柴窑、柴烧、气窑虽只有一字之差,但从烧成设备、工艺技法以及最终效果来讲,都是截然不同的。
先说柴窑,柴窑讲究传承有序,有相对规范的制作流程与标准。首先提及的是烧制时用到的柴,在明朝以前,烧窑时每一窑都是松柴和槎柴掺和着用的,松柴单指由大松木砍伐成的木柴,槎柴则为各种杂木的混合,有灌木、巴茅木、松树枝等等。据《浮梁县志 · 陶政》记载,投烧比例约为松柴四成,槎柴六成。到了清代,随着工艺的进步与窑炉结构的改进,对燃料的要求越发讲究,松、槎开始分烧,因为窑工们发现,松柴不仅火力持久,而且富含大量可以滋润釉面的油脂,所以此后松柴多烧细器,而槎柴则多烧粗器。因柴窑器需实现釉如凝脂的玉化效果,窑温必须达到1300℃以上,这种对烧制温度的要求,也反映出对柴类的严苛要求。
而决定温度因素,除了柴,还有窑炉。不同的柴窑结构会直接影响到窑温,所以历代窑工为了提高柴窑器所需的氧化还原温度和降低燃料损耗,创造出了不少形状架构的窑,窑炉形式根据地势而建,形成了具有地域特性的风格。南方多山,地势起伏,因而依势而建的龙窑、阶级窑出现较早,北方多平原,故馒头窑较多。比如宋元的马蹄窑、龙窑,明朝的葫芦窑等,而这其中最先进的当属蛋形窑,明末清初出现一直沿用,清代官窑和人们一般所说的柴窑,也大多指这种窑。蛋形窑综合了南北方窑炉优点,因窑室呈椭圆型,因此被称为鸭蛋窑,也因发源在景德镇而被称为镇窑。当窑工们摸透了蛋形窑的特性后,烧窑就变得更加可控。把桩师傅可以通过观火眼的颜色、烟囱冒的烟、甚至一口唾沫精确把握窑里每个区域烧制温度,这种技艺也将柴窑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然而,蛋形窑搭建方法一直非常神秘,砌窑砖的手法、泥浆的调制都有说道。
由于柴窑是将坯体放在匣钵里排放整齐入烧,窑内空间大,投柴口却只有一个、且小,导致升温慢且窑温不均,需烧制时间24小时。因此可见,柴窑烧成效果受许多因素影响,如柴火、窑位、坯体本身、气压气温以及保温时间等等,人们必须根据自身窑炉的特性,在泥料、釉料、青花料等各方面反复试验研制出合适的独有配方。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产品难免会出现落渣、吸烟、缩釉、变形、粘底等各种问题,这些都被视为有瑕疵。
与柴窑烧成相比,柴烧则比较随性化。制作上没什么条框,作品标准也是全凭个人喜好。对柴火的要求较宽松,松也好,槎也罢,有什么烧什么。由于柴烧器皿多为陶泥非瓷泥,因此对温度要求并不严苛。烧制所用的窑大多为四方体没有顶盖,搭建不受场地所限,四面都有投柴口,且无需匣钵,直接放置棚板裸烧。虽然工艺难度无法与柴窑相比,但柴烧本身就不拘泥于形式,这种原始的烧成方式只是当作一种创作的手段和兴趣。在艺术效果的追求上,与柴窑产品有本质区别,柴烧器基本不上釉,充分利用了木材燃烧窜入窑内所产生灰烬,自然落在坯体上,形成不同灰釉及火痕效果。烧的过程中,偶尔还丢些纸或洒些盐之类,以增加意外的效果。
此外,灰烬和火焰直接窜入窑内,产生落灰经高温融熔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泽温暖,层次丰富,质地粗犷,与一般华丽光亮的釉水不同,不重复且难预期烧窑的成果。若是横焰式窑,烧成的作品有受火面与背火面的阴阳变化与火焰痕迹。然而在釉面上落了灰或在胎体上走了火的痕迹,在这过程中对于落渣、吸烟、缩釉等一切意外,柴烧对此倒有包容性,将一切不可预计的“缺陷”皆视为迷人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接近初心本质的美。
从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陶瓷生产的不断扩大,导致松柴的需求量亦不断增加,从保护资源和开辟新燃源结构出发,景德镇的烧成工艺经历了由柴——煤——油——气的不断变革。目前,普遍使用以液化气为烧成原料。采用不同规格的梭式窑烧制产品,窑内烧造环境十分干净,燃烧充分,火温均匀,烧成时间一般为8小时,烧成画面质感清晰爽利,釉面层次明朗。目前人们在市面上购得陶瓷产品大都是梭式窑烧制。
肉眼该如何识别其区别呢?笔者鉴别柴窑与气窑产品,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看瓷器的表面,观察气泡,可以很清晰明显地看出柴窑和气窑表面气泡的不同,柴窑的气泡不均匀,因为柴窑在烧制过程中要不断加柴,所以温度时高时低,不可控制,表现在气泡上就是大小不一,有一定层次感,气窑的气泡很均匀,烧制过程中温度可以很好的控制,气泡大小均匀密集。
二是观察釉面上的青花来进行区别,柴窑是以松木为木柴进行烧制,在烧制过程中会产生松脂油,松脂油吸附在胎上,感觉柴窑的釉面肥润。使得柴窑烧的青花,落在胎体里,就像水墨画一样,有晕染的感觉,反观气窑的青花,就像浮在表面上,纹饰比较清晰、利落,柴窑需要烧制50多个小时,而气窑则需要20多个小时,所以长时间烧制的柴窑的质感会比气窑更沉稳、温润。
三是颜色,柴窑在烧制时,木材燃烧所产生的灰烬和火焰宜接窜入窑内,在坯体上产生自然落灰的现象,经长时间的高温融合成自然的灰釉,颜色会偏灰,而气窑的颜色则会偏白、偏亮。
许多购买柴窑器的朋友都打趣说道,如此烧造成本高,出品率低的精品器皿,实在不舍拿来常用,但笔者认为器物最终还是要在它的功用中产生与人的关系,它不该是一个被供养起来或者仅仅是眼睛跟它发生关系的物件。落实到最低处,就是茶要好喝,器要实用。这也是延续古法烧制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