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本剧”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2020-10-22张晓婷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6期
关键词:课本剧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张晓婷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新颖的方式就是课本剧编演。课本剧编演能够让小学生真正投入教师的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和文中人物进行隔空对话,激发情感共鸣,最终实现课内课外语文学习的无缝对接。所以本文立足于此,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剧的应用策略进行一定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本中,存在诸多文章能够以课本剧的形式进行呈现,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所以教师采用课本剧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趣味性,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新气象。

关注文章载体,提高改编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教师在选择文本进行课本剧改编时,需要注意文章的类型,课本剧并非适合所有题材的文章,教师需要根据文章的特性以及类型进行相应的选择。比如,有的文章是小说类型的,具有一定的冲突性情节,这种就比较适合作为课本剧改编。教师在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文本情节是否具有起伏性和波澜性,只有符合这些要求,才能达到课本剧改编效果。

例如,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篇课文向读者精彩讲述了一个在服装店里发生的故事。故事刻画了两位性格鲜明的人物,一个急性子的顾客,另一个是慢性子裁缝。这天,急性子顾客让慢性子裁缝为自己做一件上衣,尽管他一次次改变要求,但是慢性子裁缝每一次都很痛快的答应。直到最后,他才发现原来慢性子的裁缝还没有开始裁布料。故事风趣幽默,充满讽刺意味,一方面讽刺了顾客的急躁,另一方面也讽刺了裁缝的办事拖沓。这样一篇情节吸引人的课文,就非常适合作为课本剧进行改编。除此以外,像一些寓言故事,神话故事也非常适合作为课本剧改编对象。需要注意的是,在挑选课本剧的改编文章时,大部分小学生往往只会从兴趣入手,却很难考虑到改编的适宜性问题。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更加合适的素材,提高改编效率。

关注剧本对话,激发情感融入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能够被改编成课本剧的课文通常都存在大量的对话或者独白。这就要求参与课本剧表演的学生,必须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才能触及观众的心弦。而阅读是提高对白感染力的最佳途径。特别是运用朗读的方式,更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所以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关注课文细节,做到流利朗读。在朗读过程中,不漏字缺字,能够准确流利地读出每一个字音,在此基础上融入自身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增添课本剧的感染力。

例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是一篇以抗战为背景创作的文章,取自于真实的历史史实。通过狼牙山五位壮士的英勇就义,表现出了他们无所畏惧的革命斗争精神以及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这篇文章,非常适合进行课本剧改编。对于文章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语句,教师需要让学生予以重点关注,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注意语句中的核心字词,比如动词的使用,争取读出人物所处的时代氛围,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原文中有一句是这样描写的,“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槍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战士宋学义掷一颗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圈儿,好使出浑身的力气……”在这一句中,通过“吼、喷、打、掷、抡”等动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副班长葛振林以及战士宋学义对敌人的蔑视,对抗战的激情以及不畏生死的革命斗志。在学生朗读这一段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体会人物感情,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在此基础上融入自身感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课本剧表演的精髓。

鼓励创编剧本,深化阅读理解

尽管某些课文适合作为课本剧进行改编,但是由于对话较短,所以供学生发挥的空间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对课本进行创编。在创编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作者的写作手法,体会人物的塑造形式,揣摩人物性格以及形象,对课文内涵进行深入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编,才能写出真正动人、符合实际而且符合逻辑的剧本,才能真正通过课本剧改编获益。

例如,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我不能失信》,这篇文章和“守信”有关,故事讲述了宋耀如的女儿宋庆龄为遵守和朋友小珍的约定,没有去伯父家,而是选择在家等待。尽管朋友最后没有来,但是宋庆龄仍然高兴自己遵守了约定。文章内容相对较短,但是仍然适合作为课本剧改编,正是因为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情节,而且也具备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是这篇课文,对话相对较少,供学生发挥的余地不多,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关注到原文留白部分,在基于原文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创作。比如,在宋庆龄等待小珍的过程中,她的内心世界是如何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一写,并且在表演的过程中以独白的方式进行呈现。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宋庆龄坚持守信的行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明白了诚信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课本剧的形式,吸引学生走入语文的世界。在课本剧创编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更深一层,对情感的体会也能达到新的高度。而且,课本剧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锻炼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对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也具备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课本剧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演出来的精彩不一样的风情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