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模型提高高考生物“长句表述”的答题技巧

2020-10-22郑向明

读与写·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答题技巧

郑向明

摘要:近几年的课标卷中长句表达这类题型占的比重比较大,大部分学生对这类试题中题干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都是比较到位的,但是得分率却不高,答题常见的问题是:格式不是太规范,思路不够清晰,卷面比较乱,导致得分点不够全面。本文通过建构几种简单的解题模型,引导学生把复杂的情境分解成有序的简单情境,从而规范、快速、准确的解题,提高长句表达的答题技巧。

关键词:长句表述;建构模型;答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8-0214-01

新课标卷生物部分的非选择题除了考查知识以外更是考察学生的各种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等,而这些能力最终是通过纸笔测试而表现出来。从平时的测试来看即使是基础还不错的学生,“长句表达类”得分往往不是太高,在答题中经常存在“心里明白,却说不清、道不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在答题的技巧上和语言表达上还有所欠缺,因此在临近高考、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定形之际,针对这几种题型的答题技巧上谈谈几点看法。

1.“长句表达类”

1.1 最常见的错因分析。

“表达”对应考纲中“理解能力”的“能用文字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要求,其设问方式多为“原因是”、“理由是”、“依据是”对于这类答题学生答案往往过于简洁,经常漏掉了评分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的“点”,但由于思维习惯的问题,学生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因为在学生看来,大家都知道的内容都没必要写出来,所以就被扣分了。

1.2 对策:建构几种答题模型,循序渐进地加以训练以形成答题习惯,这样才能在紧张的理综考试中条件反射式的应用。

模型一:描述事实→分析本质→得出结论[1]

“描述事实”就是对题干中已知的生物学实验过程、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分析本质”就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生物学原理进行解释最后得出“结论”,“事实”一般可以从题干的提取,“结论”往往就是题干的设问。“分析本质”至少包含两句话:第一句是从题干中进一步挖掘出来的生物事实,第二句是利用所学的生物学原理、规律进行解释,而学生往往以为生物原理大家都知道没有写上,只答上一句而被扣分。“表达”的重要任务是思维过程外显化,即把题干、设问和答案的逻辑关系以书面的“文”的形式呈现在纸上,使阅读答案的任何人都不用猜测就能准确理解。而且在答题时每一环节之间应该是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把句子表述完整。

例1:(2015全国卷Ⅱ第29题节选)。

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组,其原因是?

解题思路分析:“事实”是题干里表格的数据,“本质”包含两点,第一点是从表中进一步挖掘的一个生物学事实:A组乙烯的含量高于其他组。另外还要答上生物学原理: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这样的答案才是完整的,“结论”是A组成熟最早。

参考答案: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乙烯的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

模型二:用“稳态平衡观”来分析试题

如果我们在分析生物因素它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动态平衡中时,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既要分析“来源”同时要分析“去路”,从两方面的差值判断事物的走势。例如人体中的血糖浓度、体温、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氧气)浓度C3、C5数量变化,都可利用该模型进行解答。

例2:(2017年全国课标卷Ⅰ29节题选)

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适宜条件下照光培养,培养后发现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都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分析:我们在分析CO2的浓度变化时,既要分析CO2的“来源”呼吸作用,同时要分析“去路”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使密闭小室中CO2浓度降低,光合速率也随之降低

模型三:参照“标准”类

针对“二选一”问原因的题目一般可以利用该模型。在试题中经常会涉及到实验材料、实验用具等的选择,这就是“二选一”问原因题目。选择实验材料、实验用具时肯定要考虑该材料、用具能否达到实验目的,是否符合一定的标准。因此回答这类问题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标准”然后把备选的对象与“标准”去比较,符合“标准”的就是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对象。

例3:(2015新课标卷Ⅱ39题节选)

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作为胡罗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

解题思路分析:针对“二选一”的问原因的设问,首先将备选的对象与“标准”对比,做为胡罗卜的萃取剂的有机溶剂的“标准”就是与水不相混溶。所以学生要表达的句子应该包含这两点,先“定标准”:萃取剂胡罗卜素的有机溶剂应与水不相溶。然后将备选的对象与“标准”比较:而乙醇为水溶性有机溶剂,不符合做为萃取剂的标准。

参考答案:萃取胡罗卜素的有机溶剂应不与水混溶,而乙醇为水溶性有机溶剂

除以上三种典型的原因分析题型外,其他无明显规律的题型基本上可以套用第一个模型。

结语

通过以上对多道高考题的分析,得出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很相近,说明运用这些解题模型是有效的,但是只是给学生模型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能否熟练的应用模型进行解题关键看平时的训练,因此教师在高考冲刺阶段每周都要安排相應的答题模型的训练,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紧张的情境下快速、准确地理清题干的关键信息,规范有序地组织好语言进行合理的表述,有效地提高“长句表述”的得分率。

参考文献:

[1] 胡孟慧,俞如旺,林颖韬.论生物学高考答题中长句表达的规范性[J].生物学教学,2016(09).

猜你喜欢

答题技巧
简析如何有效学习高中地理
谈谈物理解题的基本技巧
简析如何有效进行初中地理教学
小学英语复习的方法与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微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