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的革新

2020-10-22段慧宁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19期
关键词:偶像受众姐姐

段慧宁

【摘要】偶像类养成类综艺节目在中国已有三年的历史,2020年芒果TV推出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开创了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的新风潮,本文通过分析節目的成功之处和存在问题,来探究其成为现象级综艺的原因。

【关键词】《乘风破浪的姐姐》  偶像养成类节目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48(2020)019-129-03

Innovation of Idol Cultivation Variety Show in New Media Environment

Duan Huining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 'an, Shaanxi 710100)

Abstract:Idol-cultivating variety shows have a history of three years in China. in 2020, mango TV launched "sister who braved the wind and waves", which started a new trend of idol-cultivating variety show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ucces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show, and explores the reasons why it has become a phenomenal variety show.

Key words: "Sister Braving the Wind and Waves" Idol Cultivation Program

1. 《乘风破浪的姐姐》的成功之处

1.1 播出平台实力强

《乘风破浪的姐姐》的电视播出平台是湖南卫视,网络播出平台是芒果TV。

湖南卫视是我国制作综艺节目的老大哥,从第一代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到近几年推出的《我家那闺女》《妻子的浪漫旅行》等“她综艺”,都具有极高的收视率和关注度。湖南卫视有着多年制作选秀节目的经验,每档选秀节目也都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它云集了国内顶尖的创作团队和制作团队。芒果TV又是湖南广播电视旗下唯一互联网视频平台,拥有得天独厚的综艺资源和独播优势。

此外,节目的总导演是吴梦知,此前参与过《花儿与少年》《我是歌手》等节目的文案策划,被称为“文案大神”,业务能力出众,深谙选秀节目目标受众的情绪痛点。她在第一期节目开场的3分钟文案深深地抓住了受众注意力,直击人的心灵,情感渲染十分到位,

因此,《乘风破浪的姐姐》制作团队、播出平台实力超群,使得节目未播先火,上线10分钟点击量即破千万,12小时内播放量破亿。

1.2 多渠道传播

《乘风破浪的姐姐》成为现象级综艺节目,离不开微博、微信、小红书、抖音、豆瓣、知乎等各大新媒体平台的支持和卖力宣传。这些新媒体平台用户量大,在这里投放有关节目的短视频用户观看方便,可以进行实时评论,为节目带来卖点,形成舆论。拓宽了节目的传播面。另外,这些新媒体平台具有一键转发,及时评论的功能,这便实现了节目的多方向、多渠道传播,可以用最少的营销成本实现最大的观众精准覆盖率。明星本身自带传播力,使得节目的影响力更为广泛。

节目在新媒体平台上的热议度直接影响到节目的点击率和收视率,宁静、万茜、黄圣依、张雨绮等明星频频登上微博热搜榜。据不完全统计,微博上#乘风破浪的姐姐#相关话题已超过50个,截止9月4日上午10时,#乘风破浪的姐姐#相关话题阅读量达到440亿,讨论达1987.9万。豆瓣网友总结《姐姐们》已登上过14次热搜榜,其中9次位列热搜前五。同时,参加节目的艺人们发布的相关微博、娱乐博主发布的相关路透消息,都将节目热度层层推高。豆瓣已开设“乘风破浪的姐姐”小组,小组成员已超过28万人次。知乎上针对节目的讨论已超过10万个。

多渠道传播让《乘风破浪的姐姐》招商数据刷新多项纪录,节目广告客户总数超40家,是近两年综艺项目品牌数量之最。财报中也表示,《乘风破浪的姐姐》开播当天,单期会员收入、活跃度、拉新数等多个指标创新高。

1.3 节目定位独特

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进入中国已有3年,受众审美疲劳的现象愈发严重。近年来的《创造101》《偶像练习生》《青春有你》等素人选秀类节目层出不穷,已经严重透支了素人选秀市场,这些节目已不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乘风破浪的姐姐》的出现,让观众眼前一亮,看到了风格迥异的一档偶像养成类节目。

《乘风破浪的姐姐》另辟蹊径,定位独特。节目的定位为30+的女性,选取了在娱乐圈颇具影响力、性格各异的1990年前出生的女艺人,通过合宿生活与舞台竞演,最终选出7位成员“破龄成团”。年龄群体定位的不同是其节目卖点之一,这也是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创新之处,年龄属性的不同使得节目的目标受众群体更为广泛。

在当今的社会中,年龄歧视对于女性而言非常严重,30岁以上的女人多是贤妻良母的形象,女性自我的生活和价值被忽略。《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定位的宗旨是:三十而骊,青春归位。让30+的中年女性这一被忽略的群体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呈现出了30+女性的独特魅力,探索了30+女性也可以有无限可能。

节目选取的30+女艺人相比于素人选秀而言,具有更高的关注度、知名度和话题度,每位艺人都自带流量和粉丝,姐姐们的控场能力和舞台表现力都比素人技高一筹,这也让节目从一开播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1.4 话题营销到位

话题营销主要是运用媒体的力量和消费者的口碑,让节目成为消费者谈论的对象,以达到提高节目宣传力度、提升节目知名度的效果。

《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节目组通过话题营销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引起受众的广泛讨论,从而给节目带来了极佳的传播效果。比如,#宁静艺人要做艺不卖人设#、#李斯丹妮哭得太好笑了#、#情人钢管舞#、#阿朵教科书级拉票#等话题在微博上有破亿的点击量,这些话题紧紧围绕节目的播出内容展开,表现了姐姐们在参赛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广大观众和网民都可以在微博上自由表达对姐姐们的喜爱、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为姐姐们打抱不平,节目组根据受众的讨论,利用大数据算法,及时调整节目的播出内容,满足受众的预期心理,或让受众大吃一惊,推出出人意料的情节,使大家对节目一直抱有较高的好奇心,持续关注节目动态,进而使节目有稳定的收视率和较高的关注度。

节目组成功地进行话题营销也离不开芒果TV自身的影响力。芒果TV在节目内容更新前发布主题曲及姐姐们的幕后花絮、排练视频,丰富了节目的宣传和内涵,让观众可以更深入、全方位地了解姐姐们的生活和特点,使粉丝与明星间的黏性变强,节目中设置反转类的故事情节、一些对抗冲突,在预告片中只呈现故事的结局和争吵点,从而达到吸引眼球、引起观众好奇心的目的,这些具有冲突性的宣传片便可以制造话题,受众自发参与讨论,期待每周节目的正片和加长版视频。

1.5 紧抓社会热点

《乘风破浪的姐姐》在开播前,鲍毓明案、教师猥亵男生等恶行社会事件,引发全社会讨论,芒果TV推出正向、积极的声音成果引导了大众的视线。

海清、姚晨等人在一次影展上呼吁广大导演给30多岁的女演员更多演戏的机会,全社会对女性主义、女性自我表达的关注愈来愈高,节目的推出正满足了大众的需求,使30多岁的女性被看到、被关注,对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1.6 以受众为中心

首先,一档好的综艺节目是要给观众带来愉悦的视听体验。《乘风破浪的姐姐》中30位女艺人,个个容颜姣好、身材纤细、皮肤白皙,给观众带来一种审美愉悦感。姐姐们独具个性、形象多样化,为观众带来多元的审美体验,满足观众各异的审美取向。

其次,一档好的综艺节目是能够给观众带来情感共鸣的。第一,《乘风破浪的姐姐》附加的访谈节目《定义》与每个嘉宾深入对话,倾听她们的心声,关注女性外在的同时更关注女性的内在,给受众带来更多的深入思考;第二,姐姐们在节目中实现了自我形象的巨大突破,让受众看到了中年女性也可以有无限的可能和魅力;第三,镜头下的姐姐们真实自然,不造作,宁静姐姐在第一期节目中说到:“这么多娘们在一起怎么办”,一句话让观众看到了宁静的坦率真诚。艺人们真实状态的展现,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第四,节目用真人秀式的拍摄方法深入明星的日常生活,姐姐们合住在一起,敷面膜、吃宵夜、聊天等场景勾起了观众们对大学生活的回忆,她们在镜头褪去了镜头前光鲜亮丽的外表,流露出她们和普通人一样由心酸苦楚,比如很多明星为了上镜效果好,保持身材控制饮食,伊能静为了录制节目放弃陪伴女儿,在镜头前落泪等,这些桥段与观众产生情感的连接和共鸣。节目直戳观众的痛点和雷电,直击观众的心灵,从而使节目更具感染力;第五,节目又被戏称为“晓明历险记”,黄晓明在节目中的身份是女团见证者,他在姐姐们强大的气场下变“矮”了,这种“反差萌”的设置是节目多了一些幽默、戏谑的风格,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调侃话题。也使节目更有笑点,充满趣味性。

2. 《乘风破浪的姐姐》存在的问题

2.1 明星的个性消失

《乘风破浪的姐姐》的节目初衷是为了展现30+女性的独特魅力和无限可能,为了引导30+的女性关注自我成长和独立思考,不惧他人的目光和社会的评论,向大众树立30+女性的自信、成熟。但随着节目的播出,姐姐们的个性逐渐消失了,她们逐渐被节目组规训了。人物形象设计趋于模式化,姐姐们迎合观众的审美口味、扮演好公司设定的女团形象即可,无需有个性展示,舞蹈、音乐够燃、够炸、够飒、够刺激即可获得更高的票数和关注,姐姐们的个性魅力完全被忽视。

2.2 过度的身体消费

《乘风破浪的姐姐》实际上没有改变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女性依旧是被看的对象,需要进行身体消费,在节目中姐姐们在舞台上需要穿着性感、暴露的衣服卖力地进行唱跳,才能够获得观众的关注。节目更多的是关注女性的外在,女性美、女性魅力更多地与女性的外在形象、穿衣风格、妆容和身材连接在一起。节目不是让女性从容的接受自己真实年龄,而是尽可能的使自己打扮的更为年轻、性感和有活力。

2.3 受众参与度低

《乘风破浪的姐姐》每期的主要内容除去每次的公演现场、大部分是姐姐们的宿舍练习、上课练习、下课练习的场景。

随着节目的不断播出,那些让观众好感倍增的项目,比如:团建活动、真心话大冒险等活动越来越少,枯燥无聊的练习时长越来越多。观众的渴望度便越来越低了。

观众在节目中的参与度也非常低,大家每次只能通过剧透或者节目来得知姐姐们的去留,只能通过投票决定姐姐们的去留,而不能在节目中发表对姐姐们表演的看法;对于已经淘汰的姐姐们,官方的复活通道设置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这一点也会让观众对节目的好感度降低。

3. 结语

《乘风破浪的姐姐》的热播让我们看到偶像生成类节目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节目也推动社会要更多的去关注中年女性这一失语群体,要为她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但是,通过《乘风破浪的姐姐》我们也要看到偶像养成类节目的问题所在,要规避模式化、趋同化的综艺节目生产,要更加注重挖掘人们的内在需求和魅力,而不单单是停留在简单的外在形式和身体消费上。

参考文献:

[1]廖洋益.女性综艺节目和女性主义——以《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6):96-97.

[2]阳欣哲.让芒果TV股价乘风破浪的这档节目到底好在哪[J].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20(03):94-95.

[3]郑坚,陈俊朋.现象级综艺节目中的“女性成长”叙事研究[J].传媒观察,2019(06):38-45.

[4]高晓静.体验营销在综艺节目中的应用——以《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例[J].声屏世界,2020(10):91-93.

猜你喜欢

偶像受众姐姐
大众偶像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Task 4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认识“黑”字
偶像效应
巧手姐姐
娜子姐姐信箱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