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细胞癌患者射频消融术治疗10年长期有效性分析

2020-10-22陈晖左琳琳李木松刘猛

肝脏 2020年9期
关键词:消融肝细胞射频

陈晖 左琳琳 李木松 刘猛

手术切除仍是主要治疗肝细胞癌的手段,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射频消融(RFA)已被广泛应用于肝癌的治疗,RFA具有高效及微创优势,能直接作用于肿瘤,减轻机体损伤[1]。研究影响RFA治疗长期效果的相关因素,在优化治疗手段,提高患者术后生存效果中具有指导性意义[2]。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一)纳入标准:患者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3]和射频消融治疗标准,并由资历相当的主治医生完成射频消融治疗。

(二)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射频消融治疗前行其他针对性肿瘤治疗者;肝血管侵犯或远处转移者。

(三)病历资料:将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间收治的210例行RFA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7例,女63例,年龄18~87岁,肿瘤数目1~3个,肿瘤直径2 cm~6 cm。

二、方法

(一)术后随访:术后进行持续两年的随访,前三个月的复查频率为每月1次,之后改为每三个月1次。复查内容为肝肾功能、CA19-9、AFP、B超、增强CT。2019年1月31日截止随访。

(二)局部复发:肝内播散指RFA后新发病灶在肝内除消融灶外的其他部位。局部复发指RFA后新发病灶位于消融灶或与消融灶相连接。若肝内播散或局部复发与RFA治疗标准相符则还采用RFA治疗;若不符合则改用TACE治疗(肝动脉栓塞化疗)。

三、观察指标

(一)统计210例患者RFA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

(二)结合临床及文献,筛查出可能影响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长期生存率的12项因素,比较各个因素对肝细胞癌RFA 10年治疗效果的影响。

(三)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肝细胞癌RFA治疗患者术后10年长期生存情况的影响因素。

四、统计学方法

以行RFA手术日期作为生存时间起点,死亡或截止随访时间为终点,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全组总生存率使用寿命表法计算,各亚组的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各组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相关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患者RFA治疗情况统计

210例肝细胞癌患者中共实施279次射频消融,首次治疗后有187例患者达到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为89.05%(187/210),剩余23例患者再次接受1~2次RFA,再次消融依旧未实现完全消融者接受TACE、手术切除或放疗。

二、患者随访结果统计

随访至2019年1月31日,随访时间内共144例患者死亡,32例复发。对患者进行RFA术后长期生存率各单因素分析(表1)。表2为赋值说明。对RFA治术后患者进行长期生存率的多因素分析(表3)。

表1 RFA术后长期生存率各单因素分析(n=210)

续表1

表2 赋值说明

表3 RFA治术后者长期生存率的多因素分析

图1

图2

图3

图4 注:图1~4分别为不同肿瘤数目、直径、消融安全边界及肝功能分级患者的累积生存函数曲线。

讨 论

RFA是肝癌较常用的疗法,其具有高效及微创优势。本研究中,RFA首次消融完全率为89.05%,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出院快,但除此之外,RFA治疗后的长期疗效也备受关注。本文从患者术后随访至2019年1月31日,发现144例患者因各种病因死亡,此外,还有32例患者复发,与朱元元等[4]研究结果相似。

通过可靠的手段筛查出对RFA疗效具有影响作用的因素,在改善患者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临床经验及文献筛选出12个与RFA手术效果相关的因素,然后分别进行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肿瘤数目、直径、消融安全边界、Child-Pugh分级是影响患者RFA治疗10年长期效果的独立因素。

本文研究发现,单肿瘤患者术后10年长期效果明显优于多个肿瘤患者,这可能与多个肿瘤微单次完全消融的可能性更低,术后转移及复发的可能性更大相关[5-6]。此外,肿瘤直径过大将增加微转移可能性,并在肿瘤远处形成卫星灶,加大治疗难度[7-9]。本文研究表示,肿瘤直径也是影响肝细胞癌RFA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

是否彻底灭活肿瘤细胞是影响RFA治疗效果的关键之一,本文研究发现,消融安全边界>0.5 cm的患者10年长期生存效果优于≤0.5 cm者,COX分析提示消融安全边界≤0.5 cm是RFA治疗后10年长期疗效的危险因素。这与消融安全边界小,残余病灶可能随着肿瘤细胞浸润血管,增加肝外转移危险度相关[10-12]。

此外,本研究显示Child-Pugh分级也会影响患者RFA术后的生存效果,提示肝硬化程度越高,患者预后不良风险越大[13-15],

综上所述,RFA在治疗肝细胞癌中具有微创高效的优势,但多种因素均将对其10年长期疗效产生影响,建议临床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应考虑患者的肝病背景及肿瘤情况。

猜你喜欢

消融肝细胞射频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消融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百味消融小釜中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