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冷却水缓释阻垢剂投加的精细化控制实践
2020-10-22李桂林王延庆王承刚雷仲存
李桂林,王延庆,王承刚,雷仲存
(1.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2.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迁安 064400)
引言
随着工业的发展,水资源的消耗也成为限制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作为淡水匮乏国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循环使用率以及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是解决水资源缺乏的一种重要途径。由于水的化学稳定性好、热容量大、沸点较高,在大多数工业生产企业中,为了节约水资源,都建有循环水泵站,用以提高水的循环使用率。而循环冷却用水的水质要求普遍较高,特别是循环水,要求不易结垢、不易对金属设备及管道产生腐蚀、不易滋生菌藻,并且对水的硬度、浊度、浓缩倍率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缓释阻垢剂的投加,对结垢控制、腐蚀控制尤为重要。某公司通过多年的现场生产实践及理论分析,建立了一套缓释阻垢剂投加的精细化控制系统,实现了循环水水质稳定、安全运行,并降低了药剂成本及人员劳动强度。
1 循环水工艺介绍
循环水冷却系统分为密闭式和敞开式,某公司采用的是敞开式间接净环冷却系统,采用抽风逆流式冷却塔。
循环水系统分为一冷循环系统和二冷循环系统,一冷循环系统保有水量为8 000 m³,二冷循环系统保有水量为14 500 m³,均采用自灌式离心泵输送,单台泵的输送能力为3 800 m³/h。系统设置有一冷旁滤系统和二冷旁滤系统,过滤水量分别为各系统保有水量的5%,用以保证循环水的悬浮物能够达到水质要求,防止在长期循环使用过程中的积泥从而影响换热效率。该系统运输介质管道为碳钢材质,主要为生产线的水冷电机、液压站、换热器等需冷却设备提供冷却水换热,因此,防止管道内壁结垢和腐蚀是关系到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的问题,最终影响公司的稳定生产和成本控制。根据生产机组设备对循环水水质的要求,通常控制循环水浓缩倍率在2~2.5 之间,根据所使用的缓释阻垢剂磷含量情况,控制循环水中总磷应保持在5±2 mg/L 左右,氯根控制在60~75 mg/L。各系统净环供水池分别设置有补水管道和强制排污管道,确保新水补充和污水外排,用以控制循环水的浓缩倍率。具体工艺流程如图1。
2 改造前加药系统存在的问题
2.1 改造前浓缩倍率的控制情况
改造前对浓缩倍率的控制采取氯离子浓度控制的方法,每天对循环水进行取样化验其中氯离子的浓度,与补充新水中的氯离子浓度进行对比,得出所测循环水中的浓缩倍率,根据浓缩倍率情况进行补充新水和排放污水。浓缩倍率调整滞后,岗位操作人员需要待实验室得出浓缩倍率后,再进行补水和排水,不能直接指导现场的生产运行。
2.2 改造前的加药设备情况
改造前的加药设备系统有药剂储罐、搅拌机、计量泵、阀门组等设备,但是药剂储罐没有安装液位计,无法准确得知药剂的投加量;又因加药系统没有设置加药平台,操作空间狭窄,危险系数较高,职工操作不方便,导致加药系统一直闲置,现场采取根据经验将缓释阻垢剂从循环水池中直接倒入的方式,从而进一步导致加药量波动大。
2.3 改造前总磷数据情况
在精细化加药控制系统投入使用前,对该循环水系统的加药情况、水中含磷浓度进行了分析和跟踪,形成数据跟踪表格和曲线,见图2。明显看出水质控制存在问题,缓释阻垢剂的投加没有科学根据,虽然循环水中总磷保持在5±2 mg/L,但是峰值有超过8 mg/L的情况,而且波动较大。
2.4 存在问题的分析
通过对循环水加药系统的浓缩倍率控制情况、加药系统设备情况、水中总磷浓度控制情况等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表象的分析到深究其根本,发现浓缩倍率的控制、加药设备的落后以及职工的经验式投加,导致循环水水质的控制不稳定,从而对整个循环冷却系统、循环水输送管网、生产机组需冷却设备等都产生了或大或小的“慢性疾病”。特别是一些管径较细的碳钢循环水管道,尤其DN50、DN32 的管道,内壁结瘤现象明显、不断有管道发生腐蚀漏水,对生产运行及设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图2 改造前总磷浓度
3 精细化加药控制系统改造
3.1 系统结构
所开发的精细化加药控制系统主要由4部分构成:在线监测仪器(包括电导率在线监测装置、补水流量计、排水流量计)、数据采集通讯系统、工控机控制系统、加药系统(包括带有液位计的储罐、加药平台、加药计量泵、阀门组、加药管道等)。精细化加药控制系统结构框图见图3。
图3 精细化加药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3.2 系统功能
整个系统是一个小型计算机网络通讯管理系统,主控室HMI 作为整个系统的监控、控制和管理中心。由该中心向车间各设备采集数据并发布命令,职工通过工控机对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输入性计算,得出目前循环水的需要加药量,并进一步得出加药储罐的液位下降数据,启动加药泵,待液位下降到设定液位后,自动停泵,完成控制。
3.2.1 在线监测装置功能
在线监测装置包括了排水流量计、补水流量计、循环水池液位计、电导率监测装置。利用电导率法在线监测循环水浓缩倍率经过验证,采用电导率指标替代Cl-浓度指标测定循环浓缩倍率的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简单、可靠,与Cl-浓度法的测定结果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1]。分别在一冷循环水池、二冷循环水池安装电导率在线监测装置,通过数据采集通讯系统,将电导率值传输至HMI 中,并通过与补充新水的电导率对比,得出循环水的浓缩倍率,通过设置浓缩倍率控制范围(一般设定2.0~2.5之间),一旦浓缩倍率过高,自动控制排水阀开关,控制强制排污量,并通过排水流量计将排污量传输至HMI。由于强制排污、蒸发、飘洒等因素影响,循环水不断流失,因此需要进行补充新水,通过补水流量计将补水量传输至HMI。在循环水池上设置有液位计,用于监控循环水水池液位。
3.2.2 数据传输及计算功能
在线监测装置对补水流量、排水流量、电导率等的监控,通过数据传输系统将在线数据全部传输到HMI 画面中,岗位职工利用制作的专用小软件,输入监控数据,即可计算出所需要的投加总磷的量,进而得出所需要的加药量。通过对目前所用的缓释阻垢剂进行检测,其有效成份占比为18%,假设需要加药量N,循环水的保有量Q总,保有水量中总磷含量C(mg/L),该浓度数据由公司质量检验部提供,强制排污量为Q排,补充新水量为Q补,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无特殊情况下,每天均定时安排补水,补水前取水样进行检测水中总磷含量,根据检测的总磷含量进行水中保有总磷的计算。按照公式N=[(5.5-C)×(Q总-Q补)+5.5×Q补]÷0.18 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相对准确应投加的缓释阻垢剂的重量。
3.2.3 加药系统功能
加药系统中的药剂储罐为内径2 m,高2.5 m的圆柱形储罐,有效容积为7.85 m³,缓释阻垢剂密度为1020 kg/m3,推算出,每投加100 kg 药剂,液位约下降0.03 m。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出的要求需求量,进行N/100 的计算,即可得出完成药剂投储罐会下降的液位,岗位职工在主控机控制程序上,输入N值即可得出下降液位数据,药剂储罐液位下降到相应液位,加药泵自动停止运行。
4 改造后运行效果
上述改造全部完成后,对运行效果及循环水中总磷含量数据进行了跟踪和分析,明显发现总磷浓度相当稳定,基本能够在5.5 mg/l 左右很小的范围内波动。详见图4。
图4 改造后总磷浓度
5 结论
该精细化加药控制系统投入使用后,至今已有4 年时间,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循环水总磷浓度控制稳定,效果明显。该系统投入运行后,改变了以往依靠职工经验的粗犷式药剂投加方式,形成了科学化、精细化的投加方法,每年节约药剂费用约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