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PDCA循环降低基层医院住院患者血标本不合格率
2020-10-22杨永芳
杨永芳,朱 静
(监利县人民医院护理部,湖北 荆州 4333300)
近年来,血液检验标本逐渐成为基层医院常见的临床检验生物液体。基层医院的住院患者大多都需要接受多种类型的血液检查项目,如若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血标本的检验质量,造成错误诊疗,引发严重的医疗纠纷等不良后果,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和痛苦[1]。同时,再次采集血液标本也极大的增加了护理人员和检验人员的工作量,造成血液不必要的消耗和浪费。因而,如何降低基层医院住院患者血标本不合格率成为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和内容之一。本项目通过将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于住院患者血标本的采集和送检的质量管理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监利县人民医院2019年1~3月临床送检住院患者血标本,共计121545例,其中不合格血标本491例,医院成立以护理部为核心主导,检验科、服务中心以及计算机中心多部门协作的血标本质量改进小组,查找、分析我院存在的血标本问题及其原因。2019年4月开始研究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我院住院患者血标本进行持续质量干预及措施处理,并评价至2019年9月的持续改进应用效果。
1.2 PDCA循环管理
1.2.1 现况调查
我院2019年1~3月临床送检住院患者血标本,共计121545例,其中不合格血标本491例,不合格率为0.40%。其中,标本凝固为156例次31.77%,标本溶血为114例次23.22%,标本量少为101例次20.57%,标本试管错误为89例次18.12%,标本空管为21例次4.27%,标本遗失10例次2.03%。
1.2.2 原因分析
护理部组织质量改进小组根据数据资料进行讨论分析,找出引起住院患者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①标本采集前准备环节:责任护士未落实向患者讲解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护士宣教单一,科室无标本采集流程宣教图;标本试管准备时未经第二人核对;部分护士采血前未将检验单与准备的试管核对。②采集环节:血液标本采集流程全院不统一,主要是扫码时间及责任人未规范;责任护士身份查对落实不够;护士对规范标本采集流程不重视;护士对采血相关知识掌握不全。③运送环节:部分标本送检专职人员送检时未使用转运箱;各科室标本架的摆放未统一;待采集的血标本试管,未统一放置的位置,个别科室将采集好的血标本试管与未采集的血标本试管混放在一起;出科时护士与专职送检人员只清点了标本的数量,未查看是否存在标本量不足、空管、是否凝集的问题;部分科室标本出科时未进行未清点。通过描绘鱼骨图分析血标本不合格原因,见图1。
图1 住院患者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鱼骨图
1.2.3 制定和落实相关整改措施
质量持续改进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就鱼骨图分析的要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最终依据重要性、迫切性及可操作性的原则制定如下整改措施。
1.2.3.1 完善标本采集运送制度与流程:①质量改进小组修订了标本采集运送相关制度:标本采集核对制度,临床试验标本采集运送制度,制定了检验科标本采集(精简版)。修订了住院患者血标本采集操作流程。②与计算机中心进行沟通,在试管条形码及检验单上标注所需采用的试管颜色,要求护理人员在操作前后进行核对,并在检验单上签名。③全院临床科室统一设立专门的血液标本存放处,将已采集标本与待采集标本分区放置。④每个班次规定标本送检负责人,白班原则上有治疗班负责,正班由最高年资护士负责,中、夜班由中、夜班护士负责,各班负责人下班前要检查标本的采集、送检情况,保证本班的采集的标本及时送检,对于未采集或未送检的标本要进行交班并说明情况。⑤在重点时段各增加一个标本送检人员。⑥ 要求全院护理人员落实标本送检时与专职人员面对面交接扫码。⑦与服务中心沟通,要求专职人员采用血液标本转运箱送检。
1.2.3.2 建立标本采集考核督导机制:①制定质控方案,每月对各临床科室进行现场调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②建立监管制度及奖惩制度,每月根据现场调查与检验科反馈情况对临床科室进行排名,在护士长例会上公布,并按制度进行奖惩。对于排名末位的科室,护理部安排人员现场督导帮扶。③将不合格的血标本通过不良事件系统进行上报,护理部每月统计分析,最后在护士长例会上进行公布。
1.2.3.3 加强标本采集专业知识的培训:定期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血标本采集相关知识的培训,并采用借助E答考试系统[2]进行考核。
1.2.4 检查检讨
质量改进小组每月收集血标本采集在各个环节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核对、采集、确认、流转和运送等环节[3]。随即抽查标本送检专职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运送流程是否符合规程。检验科人员对出现的不合格血标本做好记录与反馈。总结分析,持续改进。
1.2.5 观察指标
2019年我院第2季度和第3季度住院部送检的血液标本,分别统计不合格血标本数,由此计算出不合格率,再与2019年第1季度的住院患者血标本不合格率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的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多组数据之间进行两两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9年我院第2季度和第3季度的血标本不合格率分别为0.31%、0.18%均低于2019年第1季度的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9年第3季度的不合格率低于第2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2019年第1~3季度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的比较,见表2。
表1 2019年第1~3季度血标本不合格率比较
表2 2019年第1~3季度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的比较(份)
3 讨论
血液检查是基层医院最常见的检验方法,血标本的质量直接影响了患者的诊断结果以及医生的诊疗方案[4]。一旦发生血标本不合格不仅会影响医生的判断,患者的治疗,更甚者会造成患者住院平均日延长以及增加不必要的住院费用。除此之外, 血标本的二次采集也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因此, 血液标本的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5]。 导致基层医院住院患者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很多,除患者自身条件以外,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血标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采血时的核对以及采血后运送和储存方式等[6]。为此,成立以护理部为主导、多部门协作的质量改进小组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查找原因,分析问题,制定方案,落实改进。结果显示2019年1~3月住院患者血标本不合格率由的0.4%下降至7~9月的0.18%。总之,经过护理部的综合干预和多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联合组织实施对临床检验血标本采集的PDCA质量管理循环后,我院进一步完善了对血标本采集的运送管理制度与检验工作流程,建立了完善的护理人员采集血液标本的考核、检查和督导机制,提高了护士正确地采集临床血标本的专业能力,有效地降低了住院患者血液标本送检的不合格率,有效的保障了基层医院住院患者的诊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