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轧复合翅片在热传输领域的应用

2020-10-22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4期
关键词:样片热交换器翅片

(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镇江 212141)

热传输领域涉及汽车、工程机械、微通道、PTC、电站空冷、空分、船舶、高铁、新能源、5G、电信传输等领域的空调、换热系统及部分结构件,其中在汽车领域的交换器主要包括空调系统和换热系统,空调系统包括:冷凝器、暖风、蒸发器、PTC加热器等,换热系统包括:中冷器、水箱、油冷器、新能源电池水冷板等,主要材料构成包括[1]:各种规格铝合金及铝合金复合板、带、箔及部分挤压管材。过去行业内热传输领域热交换器用复合翅片铝箔主要采用“半连续铸造+热轧复合”方式,一种新的热传输领域热交换器用复合翅片铝箔生产工艺—“连续铸轧+冷轧复合”短流程生产技术已迅速在热交换器领域显示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1 连续铸轧+冷轧复合工艺介绍

热传输领域热交换器用复合翅片是以Al-Mn合金为芯层,常见芯层合金如:3003、3003+Cu、3003+Mg、3003+Zn、3003+Zn+Zr等,双面复合6%~14%的Al-Si合金复合层,常见复合层合金如:4343、4045、4004等,其中芯层、上下复合层采用连续铸轧及后续冷轧加工方式生产,然后经过冷轧复合及后续冷轧加工而成,3层复合翅片其断面金相图[4]如图1所示:

图1 复合翅片断面金相示意图

由于热传输领域热交换器用复合翅片需要轧波、装配、钎焊(钎焊温度≥580℃)及焊后测试,因此要求其具备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不仅需要原材料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尺寸公差、端面质量及板型质量,而且要求原材料组织均匀、性能均匀及良好的成型性,尤其对包覆率均匀性、焊后强度、焊点质量、抗下垂性能、SWAAT盐雾试验耐腐蚀性能等指标要求严格。

连续铸轧+冷轧复合翅片生产工艺如图2所示。

图2 连续铸轧+冷轧复合翅片生产工艺流程

1.1 包覆率检测

分别取“连续铸轧+冷轧复合”及“半连续铸造+热轧复合”工艺复合翅片中间厚度0.5mm纵剪切边后取切边时取横幅样,尺寸如下:0.5mm目标厚度×1230mm工序材料宽度*200mm轧制方向长度;以上横幅样片1230mm方向从操作侧至传动侧每隔205mm长度区域中间位置取一样片,总计共六张方形样片,尺寸为20mm(垂直于轧制方向)*40mm(轧制方向)。

对以上各六张样片进行打磨,磨削面应为送检样片的横截面,试样的被检查面用铣刀、锉刀或砂纸去掉1mm~3mm,加工成平面,用600目砂纸垂直磨削方向进行粗磨,待磨掉磨削后,用≥800目的砂纸细磨,磨去所有粗磨痕为止,磨制时采用水、抛光剂进行冷却和润滑,将磨好的试样用水冲洗干净,在抛光机上抛光,垂直于磨痕进行抛光,抛光至磨痕全无且抛面平整光亮无污物。经抛光后的试样,用水冲洗,并用无水乙醇擦干表面后,使用电解抛光,抛光后用水冲洗。用无水乙醇擦干表面后,在显微镜下检测包覆率。“连续铸轧+冷轧复合”包覆率检测图片如图3所示,“半连续铸造+热轧复合”包覆率检测图片如图4所示。

通过“连续铸轧+冷轧复合”包覆率检测与“半连续铸造+热轧复合”包覆率检测结果,综合数据如下表1所示。

图3 连续铸轧+冷轧复合翅片包覆率检测金相图

图4 半连续铸造+热轧复合翅片包覆率检测金相图

表1 “连续铸轧+冷轧复合”与“半连续铸造+热轧复合”工艺包覆率检测结果

通过表1数据可以看出,“连续铸轧+冷轧复合”较“半连续铸造+热轧复合”工艺实测包覆率较平均值最大偏差、实际最大偏差小,包覆率均匀。

1.2 力学性能检测

取“连续铸轧+冷轧复合”工艺复合翅片成品样片,在样片轧制方向(RD)和横向方向(TD)的平面内,沿轧制方向取长度为180mm,沿横向方向取长度为25mm,按照拉伸试样标准,加工成拉伸式样。客户要求抗拉强度为180MPa~220MPa,延伸率大于0.5,检测结果数据如下表2所示。

表2 “连续铸轧+冷轧复合”工艺复合翅片成品力学性能检测结果

1.3 抗下垂值检测

取“连续铸轧+冷轧复合”工艺复合翅片成品样片,在样片轧制方向(RD)和横向方向(TD)的平面内,沿轧制方向取长度为100mm,沿横向方向取长度为22mm,即实验样片规格为100mmx22mmx0.08mm,实验装置为图5所示,横梁长度为250mm,宽度为50mm,高度为105mm,夹放式样的位置高度为97.7mm。样品编号为01~05#。

图5 抗下垂试验装置图

将该装置放置在马弗炉中,根据以下的升温制度升高温度:室温20℃~400℃/25min+400℃保温5min+400℃~600℃/13min+600℃保温10min,在600℃的最终热处理后,立刻取出样片,采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下垂数据,检测结果数据汇总如下表3所示。

表3 “连续铸轧+冷轧复合”工艺复合翅片成品抗下垂值检测结果

“连续铸轧+冷轧复合”翅片生产过程中,关键点在于原材料制备、复合前表面处理、复合过程、成品前退火及道次加工率。在原材料制备方面,我司具有国内外领先的连续铸轧生产技术,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开发新合金。目前,行业内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已非常成熟,如:钢铁、铜表面打磨装置可有效消除金属表面氧化膜,而铝合金表面硬度远低于钢铁、铜表面硬度。在冷轧复合方面[2],经过大量试验研究,我司完全掌握了不同材料的冷轧复合参数,如:轧辊磨削工艺、在线加热技术、冷轧复合工艺参数、复合效果检验办法、轧辊表面润滑技术等。在成品前退火工艺及道次加工率方面,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如:蔡司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等,结合钎焊原理及热轧复合翅片工艺,对大小角度晶界、晶粒尺寸、钎焊后翅片熔蚀点及熔蚀深度、扩散层深度及扩散量等指标进行了大量研究,得到了最佳的复合翅片成品前退火工艺及道次加工率[3]。因此,通过以上工艺研究、过程控制及行业经验借鉴,得到了与热轧复合翅片性能指标相当的“连续铸轧+冷轧复合”翅片材料,保证了“连续铸轧+冷轧复合”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中国铝加工产业发展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近20年在国家制造业大发展的背景下,铝加工产业快速发展,但同时环保问题也异常突出。采用“连续铸轧+冷轧复合”短流程技术生产钎焊用复合翅片材料不会出现环境污染问题。首先连续铸轧过程中,配备了先进的烟气回收系统、铝灰二次利用系统、废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等,确保连续铸轧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冷轧复合过程中,配备了砂带、钢丝刷、尼龙刷三级表面系统,并配备了在线负压抽吸装置,确保打磨过程中产生的铝粉100%回收,并送熔炼回炉重新利用,确保对环境无污染。同时由于“铸轧+冷轧复合”短流程技术流程短、能耗低,顺应国家节能降耗政策,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不断收紧的汽车油耗及排放法规,不仅造就了火热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样捧热了一批汽车轻量化材料[5],“连续铸轧+冷轧复合”短流程技术顺应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拓展了铝合金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

2 结论

采用“铸轧+冷轧复合”短流程技术生产的热传输领域用复合翅片材料极大地促进了热传输领域发展,尤其是促进了汽车轻量化的进程,尤其其流程短、能耗低等优点完全顺应汽车工业降本增效需求,必将对新世纪热传输领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样片热交换器翅片
热交换器的分类及优缺点分析
强化传热内置式翅片自动化切断装置的优化设计
内置翅片参数对封闭腔内流体流动与传热性能的影响
一种新型示温漆标准样片标定方法研究
燃气采暖热水炉冷凝热交换器对比分析
核电厂热交换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超流氦系统负压低温板翅式换热器新型波纹-锯齿翅片的性能研究
纳米级线宽标准样片的设计与制备*
皮革裁剪路径优化算法的研究
基于二氧化硅的微米级线距样片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