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开展效果观察
2020-10-22黄苗苗
黄苗苗
(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病,临床症状以胸闷、气短等为主,病情严重可导致患者呼吸衰竭,导致患者生命受到威胁[1]。慢阻肺在临床上尚无特效药物,临床治疗以控制病情为主,为确保治疗效果,还需要配合护理干预。我院对早期康复护理在慢阻肺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轴设置为2019年7月~2020年2月我院共210例慢阻肺患者,将其作为此次研究的人群。患者知悉研究且自愿签订同意书。以随机数字表法均等分组,依次设为对照组(n=105)以及观察组(n=105),对照组、观察组男女性别分布依次为56例/49例、58例/47例,年龄分布以及均值依次为60~88岁,平均(74.21±5.13)岁,病情持续时间以及均值依次为3~9年,平均(6.01±1.12)年、3~8年,平均(6.12±1.21)年。排除伴有其余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精神障碍、交流障碍患者。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对象的一般资料经对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影响研究结果,符合研究公平性。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常规对患者开展生理护理、日常基础护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疏导患者心理状态。
观察组开展早期康复护理:
(1)呼吸功能训练。
以通俗言语对患者说明呼吸功能训练的相关内容以及事项,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使患者掌握呼吸功能训练的相关内容,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依据患者认知情况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3~5次/d。同时告知患者咳嗽时调整为坐位或立位,上身前倾缓慢呼吸,屏气5秒再咳嗽,缓慢收缩腹壁、腹肌。指导患者全身性呼吸体操,鼓励患者持续坚持,5次/d。
(2)运动指导。
依据患者喜欢制定运动方案,可选择步行、慢跑等,运动时间为30 min/次,1次/d。运动期间合理控制运动强度,防止运动过度影响病情。运动前后指导患者进行放松练习,防止运动过程中受伤。
(3)用药护理。
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告知患者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机制、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强调擅自调整用药方案的危害性,并告知患者家属做好监督、叮嘱工作,确保患者规范用药。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包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以调查问卷形式汇总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态度,分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程序20.0(SSPS 20.0)处理此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由卡方检测,输出显示为率(%);计量资料使用t检测以及(±s)的形式描述,P<0.05,说明计数/计量数据间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比较
干预后对照组FEV 1 为(1.65±0.31)L,FVC 为(1.85±0.30)L,FEV1/FVC为(72.28±7.23)%。观察组FEV1为(2.04±0.25)L,FVC为(2.12±0.38)L,FEV1/FVC为(84.42±6.72)%。观察组干预后的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后对照组满意51例,较满意28例,不满意26例,满意度为75.2%(75/105);观察组满意64例,较满意30例,不满意11例,满意度为92.2%(94/1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致死率,多发于老年群体,具有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的特点,对患者呼吸系统影响较大[2]。对于免疫功能较弱的群体,更容易受致病因素影响而发病,病情反复发作,可导致一系列心肺并发症等,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有关慢阻肺的病理机制,目前尚无确切结论,主要病因与有害颗粒气体引起气道炎症有关,临床治疗主要以控制病情为方向[3]。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控制病情的复发,提高治疗效果。我院开展早期康复护理,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运动训练,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肺部损伤,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我院研究得出,观察组干预后的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慢阻肺中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控制患者病情发展,且优质护理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有显著意义,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推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