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2020-10-22温华婷
温华婷
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的技术不断涌现,AI智能、大数据、5G技术等正在逐步且全面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给人们提供各种便利。这些完全有别于传统行业的新型仪器设备,需要具有跳出常规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人才能进行设计、发明、制造。
一、中职机械专业教育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许多制造企业对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非常大,机械专业教育成为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尤其是中职学校的机械专业教育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中职机械专业教育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新技术人力资源日益紧缺,优秀的机电一体化人才容易被一些实力雄厚待遇优渥的企业所吸引,造成师资力量紧缺,原有的师资也面临着老龄化和知识更新等问题,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较为落后。许多中职学校对于机械专业知识的传授过于陈旧,仅仅教授一些机械加工、零件设计等传统简单的知识,而没有将机械专业与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等现代化的技术结合起来,无法体现出现代化机械行业的发展和变化,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无法满足相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此外,一些中职学校对于机械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课程设置缺乏弹性,无法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职业学校侧重的是实践技术性应用型人才,但是部分中职学校的实训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实训教育滞后,严重影响了职业机械专业教学的效果。
二、提高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建兴趣小组,刺激探求热情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实践能力相比理论知识显得更加重要,这就导致多数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教学时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因而教师应当先对学生的学习激情进行有效刺激。兴趣小组学习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手段属于全新的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改变了传统僵化的教学思维,让教师从“以教材为教学中心”的模式中走了出来。兴趣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在世界各国都被广泛应用,由于这种教学模式所具有的先进性和灵活多变性能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并活跃课堂气氛,因而教师更倾向于使用这类教学模式作为重要手段。第一,教师应重视对兴趣小组合作模式的探索,立足于自身教学能力,以高效教学为最终目标。第二,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摸索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并强化学生思维,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地位,以此调动主观能动性。第三,将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模式以及情景教学等内容有机结合,构建轻松、高效的机械专业课堂。划分兴趣小组需遵守几个基本点,例如以学生兴趣为划分依据,通过大众投票选出各组负责人等,从而有助于加强小组内和谐氛围。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构建多样化教学内容
目前绝大多数学生已购买多媒体设备,且理工科教师普遍掌握基本使用技术。教师能够利用这一新型资源构建多样化机械课堂,减轻学生对复杂机械专业知识的理解难度,刺激学生主动探究机械知识。备课阶段,教师应根据机械制图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予以梳理,并整合成多媒体课件。例如,教材中机械零部件组装过程以及三视图转化为动态视频或者三维模型等内容,不但有助于学生对机械知识理解更为透彻,而且生动的教学模式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根据视频内容制定相关练习题,并于指定时间以问答形式检验学习成果。此外,学习积极性强、对答如流的学生可获得物质激励,包括机械零部件、模型等,进而刺激学生积极投入于课堂学习,增强对机械专业的兴趣。通过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让课堂教学内容生动起来,提升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教育,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更容易深入地思考,在提高了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创建一个完善的机械专业知识体系。
(三)增加实验教学,锤炼实践技巧
实验教学是理工科教育的重要方法。机械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特殊性,如要求学生能够熟悉机械内部构造等,而实验教学可提供具体的教学环境,确保学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学会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学生以具象化的形式理解抽象的专业知识。为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极为必要的。针对刚步入中职的学生而言,重视教材学习而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常态。中职教师应积极加以引导,在固有教学模式内添加实践教学内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首先,教师应认真整理重点实验内容,并针对学生的知识框架以及学习兴趣从中选择实验内容,准备满足学生需求的实验器材。其次,合理安排实验顺序,以教材知识体系为依据,从而加强知识关联度,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最后,通过奖励措施激发学生自信心以及参与积极性,锤炼学生的实践技巧。通过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呈现,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与同学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之,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能够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有效舒缓考试的紧张氛围,缓解学生畏难情绪,增强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帮助学生在较好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