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现场永远不会空手而归
2020-10-22张均斌
洪水再大,终会退去。7月29日,来自气象部门的信息显示,29日起,我国东部雨带北抬,长江中下游地区强降雨集中期结束,大部分地区将转为高温闷热天气。这也意味着南方的洪涝灾害真正告一段落了。
这个夏季,长江、淮河流域不平静,安徽、江西两省受灾严重,《中国青年报》前后派了近10名记者分头前往两地采访。我是7月23日到的安徽庐江,那时,巢湖流域进入抗洪关键阶段,我在那儿采访了16天,第一次完整地看到一个县的治水过程,这当中人与水的斗争、城市之间的牺牲和保全等展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让我惊讶的是当地干部对这次洪水的反思:人不给洪水出路,洪水就不给人活路。
一、到现场去
在去庐江前,我做了一些基础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也设想了一些选题,但对于当地的具体情况仍比较模糊。洪灾报道没什么捷径可言,就是到现场去,追着洪水跑。
庐江县拥有巢湖流域最大的两个圩口——同大圩和石大圩。我到达庐江的前一天,石大圩刚破圩,洪水长驱直入,淹没了4个村庄。对新闻来说,这显然是个关键点。我曾想过自己前往圩区,但实际不可行,因为洪水,很多道路已经封闭或采取了交通管制。
在外采访,媒体应该借助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在和当地记者站的同事取得联系后,我们找到了一支民间公益救援队,他们是帮助政府搜救那些被水困住来不及转移的村民的,所以通行不会受阻。
7月24日一大早,我和同事就搭乘他们的车前往受灾点。车开到白山大桥桥口就停下了,对面的同大镇4个村庄被淹,水已经漫上了桥的一侧。经过商量,我们决定跟着救援队去水面搜救。
我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水:几个村子整体都已经淹没在了水下,只有零星路灯顶端还露在水面上,冲锋舟直接开上了村民家的屋顶,开船时,一不小心,头就会撞上电线。可是,水位还在继续上涨,漫过一处处高地,不断逼近新的居民聚集地。
只有近距离的感受,才能真正体会到灾情。后来,同事得知在那片水域,有两名救援人员曾发生意外,一人的遗体已经找到了,另一人至今还杳无音讯,他感到后怕。幸好,大家都平安无事。
去现场永远不会空手而归,这次也一样。在现场,我找到了提前撤离出来的村民,也有不放心家里畜养的鸡鸭一次次试图返家的人,面对洪水,村民的表现真正是人生百态,这些都是新闻报道中珍贵的素材。
不仅如此,这次去现场对我后续开展报道也有很大作用,我能更直观地了解灾情,后来的几次采访或多或少都涉及石大圩的情况,一些采访对象对我对石大圩情况的了解感到惊讶,交流起来就会更深入些。
二、把握全局
□ 图为7月31日,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金桥村,本文作者张均斌(穿浅色皮肤衣者)在采访该村水稻受灾情况。
洪灾报道要把握全局,这是我从当地一位水务局工作人员那里得到的经验。石大圩的选题操作完后,由于对当地不熟悉,短时间内我陷入了线索的枯竭期。一次偶然的采访过程中,水务局一位工作人员拿着一幅庐江当地的水文图给我讲解河流湖泊治理的系统性问题,我突然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地一河的具体问题上而忽略了它的全局性。
比如随着连圩并圩,周边圩口早已成为一个整体,石大圩一破,周边圩口也陷入了危急状态,巢湖流域第一大圩口同大圩首当其冲。
同大圩是距离巢湖最近的一个圩口,一旦失守,几万立方米的巢湖水将往圩区倒灌,圩区内6.6万亩良田将成一片泽国,同大镇将被淹没三分之一。很快,庐江打响了同大圩保卫战,县委书记王连贵直接把庐江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从县城搬到了同大镇镇政府,近9万人扛着铁锹和装满碎石的编织袋分头上了同大圩的大堤。
由于提前做了准备,我很快了解到同大圩最危险的地段,也联系了当地水务局、应急管理局、宣传部等多方人员,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到达采访点。早期很多媒体并没有反应过来,所以在采访上,我们就取得了先机。
线索都是跑出来的。在庐江期间,我上了三次同大圩南闸村段,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比如第二次,我在圩堤上偶遇一位南闸村村民,是义务来圩堤上帮忙的。和他闲聊的过程中,他告诉我,同大圩还有个名字叫“铜大圩”,形容圩区牢不可破,自上世纪30年代后,同大圩就再没破过圩,即使1998年洪灾时也安然无恙。
说到今年的险情,他几次欲言又止,出于新闻的敏感,我多次旁敲侧击地询问,架不住我的软磨硬泡,他找了个周边没人的时机告诉我,原来南闸村段的堤防比现在的要高出一米多,而由于“引江济淮工程”的实施,大大削低了堤防。
2016年启动的“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同大镇南闸村也在工程中。
后来,我就这个问题分别询问了庐江县水务局局长周琼和庐江县委书记王连贵,都得到了对方的印证,“引江济淮工程”正处于施工中,老堤防削弱了,新的堤防没有形成,结果遇到了百年一遇的洪水,形势就危急了。
这成了这次洪水中我跑到的独家内容。很幸运能遇上那位村民,也庆幸我选择第二次上南闸段。采访是门“笨功夫”,技巧等方面很重要,但关键还是脚力,坚持水磨功夫。
三、不要等待
对于洪水等突发事件,采访要找到关键时间、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在庐江,庐江县委书记王连贵无疑是关键之一,他通盘了解庐江整体抗洪情况,同时,在抗洪过程中为了保巢湖,周边地区都做出了一定牺牲,他也最清楚当中的博弈和妥协。他引起我关注的原因还在于我几次去南闸段,他都在现场,我还目睹过他发火生气,如果能写出他的故事,我认为应该是个不错的选题。因此,后期,我主要突破对象就是他。
作为地方主官,采访他并不容易。一方面,他很忙;另一方面,当时的节点,他也不愿意接受采访,往往是宣传部门以他的身份发一些官方的材料。我几次三番和当地宣传部门沟通,都没有结果。
后来,我一边等待宣传部门的消息,一边想办法掌握王连贵的行程。不久,我了解到新华社要做一个直播,在南闸段现场连线王连贵。机会来了,我立即赶到了南闸段,跟在王连贵身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套近乎,宣传部门的干部在一旁“虎视眈眈”,不愿王连贵多说。
新华社直播完后,王连贵还要巡堤,就在秘书的陪同下走了,我趁机就一直跟着他。
刚开始他的话并不多,渐渐地,他开始主动和我分享一些抗洪的经历,我也越来越多地问他一些事的细节,比如他发火的原因,主动破圩分担巢湖压力的博弈,他都一一回答了我。我陪他巡堤半个多小时,回去后的当天,我就写了《县委书记八日抗洪记》。
新闻不能等待,稍一松懈懒惰就有可能失去机会。石大圩破圩时,因突遇破圩决口后的激流漩涡,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陈陆和庐江县同大镇连河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松被洪水冲走,后来,陈陆的遗体被找到,王松却至今没有消息。
我一直想采访王松的事,但总觉得时效性不强迟迟未动手。在陈陆遗体找到后,庐江县宣传部安排当地媒体去采访王松家人和同在现场的救援人员,为后期的宣传做准备。
他们采访完的当天,我们一起吃了饭,饭桌上聊起对王松事迹的采访,多个细节让我感动难忘。当时已是抗洪末期,我回过头来想联系采访王松的选题时,却再也没有了机会——和王松同在现场的救援人员很快去做了心理治疗,而他家人因为心情不佳婉拒了我的采访,我争取了几次后见她们态度坚决,也不愿再强人所难。后来,因为其他工作我只能先回北京,王松的事只能尘封在记忆中,这是我此行极大的遗憾。
我离开庐江前,当地的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开始了,对河流的系统治理工作也在一步步提上日程。当地对这次的洪水有很多反思,7月28日,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督导检查兆河、西河两条河流流域防汛救灾工作时说过的一句话让人印象很深——人不给洪水出路,洪水就不给人活路。
仍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话题,河流治理要给水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