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时代灾害报道如何提升传播力
2020-10-22李亚彪
暴雨洪峰,是防汛抗洪人员的战场,也是新闻记者的战场。
今年“入梅”以来,安徽省防汛抗洪形势复杂严峻,长江、淮河、巢湖、新安江、大别山区等多地告急,备受社会关注。彼时,我刚刚到安徽工作不到两个月,用自己手中的笔和镜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触摸了14万平方公里的江淮大地。
一个多月下来,尽管“江”“湖”已安澜,但自己心中久久不能平静。重大自然灾害报道中,如何讲述受众最关心的事、如何实现全媒采集、如何提升传播力……这一张张考卷时时提醒自己,媒体融合时代的业务“赶考”,我们始终在路上。
抵近热点:讲述受众最关心的事
新闻与热点,这两个词天生就密不可分。聚焦热点,回应社会关切,是新闻记者的本能与天性。
今夏的安徽汛情,无疑是最大的热点:梅雨期历史最长、降水总量历史最多、强降雨范围历史最广,大别山区、长江安徽段、皖南山区一度成为全国强降水中心。国家防总表示,安徽防汛救灾压力全国最大,受灾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直接经济损失全国最多。在江西鄱阳湖水情稳定后,媒体聚焦点就放在了安徽。
大热点之下,是一个个小的热点。自7月上旬到下旬,安徽省汛情热点连续切换,月初的皖南歙县洪水致古桥被毁、部分高考科目延考,中旬长江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提升、堤防险情不断,大别山区六安、金寨成全国暴雨中心,下旬皖北淮河王家坝闸开闸泄洪,月底巢湖出现超150年最高水位……
高考延考如何考?学生、家长怎么办?歙县成为全国舆论关注焦点。7月7日当天,我和同事赶到歙县高考延考现场。为确保考生顺利考试,不受外界影响,考场安保全面升级,考场上空对无人机等采访设备实施禁飞,两架违反规定悄悄闯入的无人机被反干扰器“击落”。高考结束前,我们不采访任何考生,即使采访考生家长也要谨慎权衡。既要确保能完整向受众讲述这里发生的事,又不影响考生和家长,让采访变得格外艰难。同事们6点多就出发到考场拍摄采访、直播,深夜又采访民兵搭设浮桥等高考保障举措,从延考到补考,全流程、滚动式推出报道。特别是在高考结束当天推出《走出考场,迎来晴天》《2020年的高考学子,请记住这个县的名字》,有效引导了舆论。考生走出考场向武警官兵、工作人员鞠躬敬礼的新媒体报道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推出短短几小时点击量就破十万,点赞和评论近万条。
7月下旬,阜阳“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开闸泄洪,蒙洼蓄洪区内77座庄台被洪水围封、生活在上面的群众牵动人心,迅速成为新热点,各大媒体密集赶往王家坝。我和同事们乘船一次次进入水中庄台,推出《洪水围庄 “孤台”可安——探访淮河王家坝开闸后的水中庄台》《王家坝,你还好吗?——二探“千里淮河第一闸”开闸后的水中庄台》等一系列报道,描述了他们衣食住行。由于冲锋舟和橡皮艇都是稀缺资源,首先要保障运送食物、救灾物资,因此每次采访都要等船,十分艰难。此外,由于洪水下原本是农田、房舍、树木、电线杆甚至墓碑,船行水上有一定危险性,天黑前必须撤出。每一次进入庄台,几乎要耗掉一整天时间。
在王家坝采访期间,蒙洼蓄洪保上下游、舍小家顾大家在网上网下再次受到关注。为什么必须开闸蓄洪?淮河水情下一步将往何处发展?为回应社会关注点,同事们专程赴蚌埠的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采访了淮委主任,以权威访谈的方式,讲清了包括王家坝闸在内的淮河中游多个行蓄洪区启用的来龙去脉,及时回答了社会各界对淮河流域汛情的关注,被各大媒体广泛采用。
我从7月7日赴歙县采访,到7月28日返回合肥,中间历经黄山、池州、安庆、阜阳四个地市的9个县(市、区),这次抗洪报道在一线连续采访22天,刷新了自己1998年在抗洪一线连续采访报道21天的纪录。
全媒采集:在灾害报道中打造一支“乌兰牧骑”
自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6年间,媒体融合发展进入快车道,随之出现的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让任何一场新闻大战都充满了浓浓的融合色彩。
新华社2020年推进现代化分社建设工作,全力推进源头端全媒采集,实现文字、图片、视频等全媒体要素采集常态化,就是适应媒体变革、融合发展需要,满足用户需求。刚刚踏上现代化分社建设全媒采集探索之路的我们,就迎来了一场抗洪报道检验。
如何在灾害报道中实现全媒采集,这是摆在所有媒体面前的一道考题。自然灾害报道突发性强、新闻采集点位多、时效性要求高。安徽汛情遍布所有大江大河大湖,无论是人力、采集设备都难以完全兼顾。单位派出多支全媒报道小组,每个小组中都有文字、摄影、音视频或新媒体记者,即便如此,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人手依然捉襟见肘。向记者灌输全媒采集意识,是我抗洪报道一路做的最多的事。
在抗洪一线,摄影、电视记者稀缺,不是每次采访都有这些兵种随行身边。我是一名文字记者,但从被洪水淹没的屯溪老街、宿松县的同马大堤,再到探访蒙洼庄台,我都用自己的手机摄录下了大量图片、视频资料,22天内我写的每一条稿件都配了图片,有的还配上视频、海报等新媒体形态产品,直观告诉受众庄台是什么、行蓄洪区是怎么回事、长江大堤上什么情形,融合效应极大迸发。
□ 上图、中图 7 月14 日深夜,李亚彪(右一)在安徽宿松长江同马大堤上采访巡堤的村民。(刘军喜/摄)
□ 7 月24 日,李亚彪(左一)在安徽淮河蒙洼蓄洪区西田坡庄台上采访阜南县委书记崔黎。(李鑫/摄)
我们在报道中发现,凡是配上图片等其他传播手段的报道,不但可以让新闻呈现更加立体、完整,而且对文字稿件的写作也会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有时可以根据图片、视频对现场的还原,来完成稿件写作。这样写出来的稿件现场感更强,内容可触可感,对受众具有极强的带入感。大家纷纷拿起手机为自己的稿件配图,还有的文字记者拍下视频,完成了自己的首个视频发稿、首个抖音发稿。
在抗洪报道中,我理想中的全媒采集团队,好比20世纪50年代以来活跃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乌兰牧骑。这是一支装备轻便、组织精悍、人员一专多能、便于快速流动的红色文化工作队,报幕员也能唱歌,歌手也能拉马头琴,放下琴还能跳舞,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观众,都可以随时随地支起帐篷,吹拉弹唱,无所不能。自然灾害报道中,无论庄台上、大堤畔还是洪水中,我们也需要一支可以瞬间组合起来,适应各种受众需求、各种环境的“新闻轻骑兵”。
不过,我们依然需要妥善处理好“兼与专”关系。全媒采集需要记者“多能”,但“多能”无法代替“一专”。“兼”与“专”缺一不可。只有“专”,没有“兼”,就跟不上媒体变革时代和融合发展的要求。但“兼”也代替不了“专”,一些精品视频、重大全媒体产品制作,仍需要专业表达和专业力量支撑。比如同事推出的《皖江战洪记》《开合王家坝》《银发突击队》等,就不是我们这些“兼职视频记者”可以做得出来的。反之,只有我们这些“兼”多起来,专业力量才能集中精力做精品、做融合、做创新。
影响C端:既要提高报道力,更要研究传播力
对于通讯社来说,传统的传播目的地是TO“B”,下游就是媒体用户。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做到有效传播,就要更加精准地直接面向终端,实现从TO“B”到TO“C”的转变。
在人人都可以“当记者”、自主完成传播的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的专业性、报道力优势依然是无法被替代的,但受众到达率、传播力却常常不及市场化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好酒也怕巷子深,不少央媒近两年间推出的融合报道重磅产品,也常需要同百度、B站、今日头条、腾讯等网络媒体或传播平台合作,完成终端传播的“临门一脚”。因此,在提升了报道力后,如何提高传播力,是所有传统主流媒体都必须考虑的命题。
本次抗洪报道中,不少市场化媒体、自媒体发布的抖音等短视频作品的传播力令人刮目相看。长江大堤上抗洪战士们用泥巴堆成蛋糕为战友庆祝生日、桐城市孔城镇党委副书记雷龙中连续多天奋战被晒成“黑包公”、宿松县洲头乡党委书记唐志华回忆转移群众之难时泣不成声的镜头、东至县人武装部民兵教练员陈寿春被洪水泡得肿胀的脚等新闻,都是先在自媒体首发形成刷屏,网友纷纷转发,再带动传统媒体跟进、追踪报道。
采集端和渠道相距太远,我们大多数时间够不着那些网络媒体和自媒体传播平台,但可以从采集源头做更多尝试。
提升传播力,采集端可以在温度上下功夫。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闻总能引起网民共鸣,往往在互联网上走得更远。今夏一路走来,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发现两组带着温情的特殊抗洪组合,一组是在歙县练江边渔梁水文站,“70后”“80后”“90后”三位不同年代的水文勘测员,面对把电冰箱、电瓶车、小汽车、广告牌等冲下来的汹涌江水,曾经有过害怕,但他们依然日夜冒死坚守,以采沙瓶、流速仪和救生衣为伴,为全县47万人搭起生命瞭望哨。另一组是在被洪水环伺、成为孤岛的庄台上,“60后”村民、“70后”驻村干部、“80后”驻村医生同吃同住、患难与共,承担起庄台上的救灾任务。这两组人物,分别被我和同事制作成《暴雨洪峰中的“瞭望者”》《庄台三兄弟》报道,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引发网上网下受众的互动。
提升传播力,采集端可以在态度上下功夫。互联网的世界是扁平的,用户需要平等的对话,自上而下的单向说教式报道,常常不被网民接受。在这方面,同事的《太白安置点里的三封信》报道非常值得称道。当涂县太白镇镇干部吴小军,接连收到一位转移安置老人的三封信,日夜值守的吴小军读了信件后哽咽着说:“这些天来的付出都值了!”稿件主体内容就是老人的三封信,从被转移安置,到衣食住行无忧,再到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稿件用被安置者的视角,讲述了安置点发生的故事,用UGC的思路采写报道,被媒体广泛转载。
提升传播力,采集端可以在维度上下功夫。互联网本身具有记忆性,时空画面常常在这里交织,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本次抗洪报道中,我也做了一些尝试。7月10日,长江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鄱阳湖发布红色预警,刚好我在一面临长江、一面临鄱阳湖的东至县,我意识到身处此地可洞观“江”“湖”,便据此地理维度采写了《大雨东至问“江”“湖”》一稿,被网络媒体、地方媒体广泛转发。此外,我在采访中发现一批1998年前后出生、成长的年轻人,他们听着英雄的故事长大,渴望成为英雄的模样,从被守护到守护他人,正纷纷走上抗洪一线,我和同事策划推出了讲述这场跨越22年代际接力的全媒报道《青春出列——暴雨洪峰中的热血成人礼》,喊出了“今天的我们,成为当年的你们”,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并被共青团中央等新媒体平台转发。
当地理坐标与时间坐标重合,将更加充分地放大报道传播力。在长江边,我采访到七旬老船夫重新出山,摆渡解放军渡江抗洪、百姓转移;在淮河,我看到当地群众纷纷送饭上大堤给抢险的解放军官兵和消防救援人员。而这两个地方曾是70多年前渡江战役、淮海战役的战场,今天所见,仿佛是两大战役中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历史重现,我便在报道中进行了暗示,以“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回答了“依靠谁”之问,让新闻更具时空感,不少内容被网民和媒体同行引用、转发,产生了良好的二次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