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探究
2020-10-22陈圆
陈圆
温州市瓯海区机关幼儿园
健康的范畴不仅是身体机能方面良好,更深层次指的是一个人身心的健康,着重强调心理的健康状况。从幼儿小的时候从体育活动中向他们传递正确的思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最为合适的,也会为他们在之后的求学道路上铺石垫路,因此幼儿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情况应该尤为关注,摸索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
一、拓展幼儿园体育活动形式
传统意义上的幼儿园体育活动形式是由老师发起问题或者借助一些实际工具引导幼儿参与其中,比如:夹包跳、两人三足、平衡游戏、跳绳等。这些游戏是符合大班幼儿的活动能力的,大班幼儿少了刚进入幼儿园的新奇和害怕,而是有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参加一些行动性较强的体育活动对于他们而言是不困难的,反而带有稍许挫折更能激发他们内心渴望胜利的欲望。
拓展幼儿园体育活动形式可以从活动道具、活动分组、活动内容几方面着手思考[1]。活动道具不一定是常见的绳子、板凳、沙包,也可以是一张纸、一个垃圾桶,周遭环境中都有可利用的物品,重点不在于道具的选择,而在于赋予道具的功用价值以及使用方式。接下来是活动的分组,如果所有幼儿参与,定然存在一部分小朋友找不到存在感而被积极性高的幼儿带走了方向。尽可能将幼儿分成小组,他们能在组内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产生更多的互动。最后是活动内容的设计,是采用活动性强的蹦、跳,还是考验思考力的活动,需要结合不同的道具进行精心的设计。
二、进行空竹训练,强身健体
1.增强身体素质,提高空竹教学力。促进肌肉发育:儿童空竹教学空竹教学,可以给儿童带来一定的运动量。空竹教学进行时,全身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更加旺盛,全身肌肉因运动变得更加结实。促进骨骼的发育:空竹教学活动会刺激骨膜的反作用,使骨骼的发育更加旺盛,从而更加的坚固。
2.刺激感觉神经,促进大脑发育。促进神经系统的成长:儿童空竹空竹教学,带给孩子身体一种适度的刺激,活化全身的组织与神经系统,使其更早的完善。提高儿童情商:儿童空竹空竹教学是团体空竹教学,孩子在团体活动中获得喜悦,从而养成开朗、广交朋友的性格。
3.调节身体,养成良好习惯。矫正儿童体态:儿童空竹空竹教学,对儿童体态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运动中强化儿童的肌肉组织,使其更容易支持起儿童的骨骼,获得更好的体态。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空竹空竹教学,可养成儿童活动前做准备运动的习惯,保持运动的节奏,减少受伤的概率。
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在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幼儿可以沉浸于游戏的体验中,但老师需要保持清醒,明确活动的目的,通过游戏向幼儿传递健康积极的思想观念。比如通过两人三足游戏告诉他们合作的重要性,让他们理解一个团队想走的更远需要彼此默契的配合[2]。通过平衡游戏能够让幼儿理解到遇见问题不一定要立马行动,需进行思考,经细心的判断后再行动,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的传输不一定是老师口述直接的表达,老师可以反问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收获,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是怎样处理的,在这过程中自己心境的变化时如何的。幼儿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的过程就是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老师也可以由此观察出不同孩子的性格特点及心理健康的情况[3]。会存在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幼儿,在活动中始终处于被动的一方,对自己的角色没有明确的判断;也会有积极参与表达欲极高的孩子。实际情况下,还有更多不同类型的孩子,这时更考验的就是老师的处理方式,不能更明显的照顾哪一方,也不能忽视某个孩子的内心感受,而是需要言语上的鼓励、行动上的帮助等。
四、针对学生的反应做以分析反馈
在设计了一系列活动使得幼儿参与进来,并旁敲侧击的将心理健康思想传递出去已经是难得的。但更重要的还是在于活动背后的思考和分析,活动设计的成功与否不在于老师主观的评价,而在于幼儿对活动的参与体验,他们是否喜欢这个体育活动,有没有感受到不一样的心理变化或者懂得什么道理,这才是至关重要的。活动设计的核心还是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的体验为落脚点,老师应该避免以自己的主观思维评价活动的优劣。
对活动过程中的幼儿进行进一步观察,能够看出参与度高,家庭温馨而积极活泼的孩子,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和心理障碍,需要引起老师注意;至于被动参与集体活动的幼儿,他们选择听从老师的安排,主动思考性不强。老师对于第二类孩子更应该提起足够高的关注度,可以私下里和幼儿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兴趣爱好,对他们做心理疏导或者解答疑惑等。对于第一类孩子只需要多加鼓励并引导他们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即可[4]。而处于中间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层面理应是健康的,但不排除部分孩子能够在多数人的情况下融入集体,但本身心理方面又存在部分问题,这需要老师在课下多多观察,加深对每一个孩子的认识。终究无论是哪一类的学生,他们需要的还是周边人的帮助、支持和鼓励,老师无论在教学中还是课下活动中都应该以师者的身份给予幼儿适当的帮助和积極的鼓励,这对于幼儿的心理成长百利而无一害。
结语
孩子的天性偏向于玩耍,幼儿教师基于幼儿天性的基础上设计一系列有趣又带有教育意义的体育活动,更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活动过程中将健康的思想状态传递给他们。而探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老师长年累月的实践,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