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
2020-10-22肖朝辉
肖朝辉
成都天府新区第三中学
初中语文的教学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即语文综合素养,其中语文写作能力是主要部分,学生通过作文来表情达意。作文是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语言能力的表现。但是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教师为了使学生的作文达到高分,向学生传授各类文体的写作技巧,甚至总结出各类文体的写作模板,虽然能够使得作文的分数可观,但是并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观情感。只会使得学生所写的文章,虚假矫情、毫无真实情感。传统意义中的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注重分数,致使学生缺乏了写作的自觉性。基于以上弊端,促使我们要寻求一条适合于学生的生活化作文教学模式。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学基础
当代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批判传统的哲学思想,提出教育的本质是生活经验的改造和重组,教育即生活。杜威针对当时教育脱离社会生活提出这一观点指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生活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更好的生活需要教育,通过教育来改造社会生活,教育的最终目的内化于生活当中。
中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主张生活即教育,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
(二)心理学基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尊重人的价值和主观能动性,人的潜能需要自我挖掘和实现,教育环境只是在这一过程中起了促进作用。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强调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操纵者,而是引导者,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写作,让学生拥有写作的主动权。
(三)文学理论基础
文学交流活动,是人类活动中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在文学活动中人的生活经历是文学活动的基础,文学赋予人的生活以美学。文学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活,文学无法脱离人类生活独立存在。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鼓励学生描写生活中的事、关注生活中的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实践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教学目标生活化是初中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的首要方面,指语文作文教学要取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学目标在制定过程当中,应当考虑语文综合素养要适应生活需要,一是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二是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艺术熏陶和人格养成。
例如《十八岁和其他》,这篇文章的教学意义在于指引学生在珍惜青春的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时,语文教师可以将课程目标进行生活化设置,比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父母等长辈,同学朋友等同辈进行交流沟通。让同学们在十八岁这个结点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成长,这样将生活实际与教学目标相结合,既满足了教学要求又能促进学生情感价值和生活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资源生活化
教学资源生活化,是初中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资源生活化是指在教学过程当中,不论是自然资源或人文资源,所运用的工具或者文化元素要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做到现实自然资源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或是借助自然资源辅助教学,其次应当充分利用学生较为熟悉的人文资源,将它们融入教学当中。利用学生已知元素进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此外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一同感知生活中的语文元素。
例如《祖国土》,在讲授这部分内容过程中,可以将本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到田园乡村旅游景点或其他地方进行考察,积累自然资源素材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在调查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描写自己的感想,借此机会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界的美好事物的认知和体会。同时,增强他们对于家乡和国家的热爱。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
初中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元素,联系学生已经具有的生活经验。在这一基础之上,培养和激发学生用文字来表现生活乐趣的习惯。教学要立足于生活,但也要高于生活,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积极的创设生活情境,在课堂之中进行情境模拟,改善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模式。
例如《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当中,朱自清运用了许多细腻的景色和情感描写,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寻《荷塘月色》视频资料,在图文并茂的视频展示中能够让学生在整体上对于文章所描述的景物和意境有一定的认知,在文章讲述之后可以选取“缕缕清香似歌声”这一典型的句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有哪些生活现象,或者在生活中发生的事,可以用通感这种手法进行描述。在课堂交流讨论之后,向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及运用通感的手法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描述。
初中语文作文在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三个层面进行生活化,是实现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