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法治作业本,建构有效课堂
2020-10-21陈琼
陈琼
摘要:作业本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常见工具,也是学生自我练习和检测的重要载体。但在实践中,作业本应用低效化、随意性、机械化表现比比皆是,从而割裂了课堂教学与作业本运用的相互关系,延续僵化的学习模式。为改进这一问题,有必要通过剖析作业本运用中呈现的问题,准确把握作业本在课堂教学中的定位,探寻积极的改进策略,为学生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作业本运用模式,推动高效课堂建构。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作业本 学生主体 有效课堂
在客观剖析问题、理性定位的前提下,结合初中社会法治教学的实践,笔者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索作业本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巧”用时机,因时制宜
作业本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首先要占一个“巧”字,其“巧”则在于准确把握教学时机,给学生以“柳暗花明”之感。
譬如,在講述八年级下册“公民的人身权利”内容时,学生对公民的各种人身权利认识较为混乱,既有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又有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权又分为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为了让学生清晰认识这一内容,笔者引入八年级下册作业本第24页的第11漫画题:
这一巧妙的引用给学生非常深刻的印象,从复杂的法律知识转变为简单明了的漫画,同时辅以人身权利比较表,立时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受;为巩固效果,我进一步要求学生描绘“公民人身权利知识思维导图”,再进行前后比较,效果远好于之前的反复强调。这是内容时机上的求“巧”。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在过程上求“巧”,选择不同的教学环节引入作业本资源。教师可以根据作业本这一特点进行分层安排,譬如在课堂开始前五分钟让学生完成基础巩固部分,这一做法的好处在于让学生在练习中“预习”课文,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确立有效课堂的先期条件。
相应地,“拓展提升”则可以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活动环节,也可以在下课前作为拓展训练之用。
二、“精”择情境,丝丝入扣
情境是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载体,情境的运用并非易如反掌,情境素材的真伪、恰当与否、详略常常为人所诟病,同时在遴选和整理上也付出大量工夫;殊不知作业本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绝好资源。材料具有典型性。
法律部分的教学中,有许多典型的案例,比较多的就是以案说法的模式,在八年级下册作业本第40页,就提供了“皮鞋店的故事”这一良好案例素材:
利用此图在课堂中演绎教学,既可以消费者权利,也可以比较不同的维权方法,训练学生从漫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使教学过程更加贴近学生认知。
总结情境的选择,应该是基于内容到线索,再到形式,由内而外的逻辑顺序,并始终环绕“学生主体”这一中心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激趣升华。
三、“微”设活动,培养自主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独立、自觉、主动参与学习的状态,也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保证,以学生为本的价值追求;“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相比,自主学习既是学生探究历史的基础,又是具备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活动就是实现这一目标最好的载体,而有效利用作业本则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首先,利用作业本设置的活动要“微”而巧,要避免长篇大论,又要让学生真正参与活动,切中核心知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要基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而非喧宾夺主。
其次,利用作业本设置的活动具有“反刍”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立精神,设立参与活动的规则,反对学生直接抄袭答案或敷衍应付之举,在过程中即时评价鼓励;其次,活动不拘泥于作业本,适时改编,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的可能,为学生发展提供平台。
四、“细”评问题,相得益彰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承上启下的环节,一方面承载着对前一阶段所学知识的检测与反馈,同时还担负着为下一阶段学习提供依据的责任,作业本的评价正是起到连接教师、学生和教学目标达成的纽带作用。在对作业本的评价上要凸显“细”的要求,真正实现反馈与指导的意义。
如何实现“细”评的要求?笔者以为要从两个角度入手:
1.在微观上,评价作业本要实现“细节化”。譬如八下作业本第19页第4题:
在讲解例题时,首先引导学生找到题干中的关键知识,即某记者的行为给某明星家庭所带来的烦恼到底是什么?为进一步细化认识,笔者提出“如果要让答案选择其他项,我们应该如何改动材料?”然后以此作为“微”活动,由学生陈述,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同样是“评”,却更有价值。
2.从宏观出发,“系统”解读问题,实现有效融合。系统操作就是将问题转化为案例,将解读与评价演变为对案例的综合分析,从简单判断的问题转变为有层次、多角度的学习任务;从效果上看,学习者能够从个例中获得启发,以小见大,由此及彼。以八下作业本第46页第6题漫画题为例:
作为题目,从漫画中变化,可以得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好处”这一结论;但我们进一步深化,要求学生在评价中提出问题,譬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如何认识这种改革”、“这样改革对社会发展有何意义”等。这一评价的延伸转变了学生被动的参与地位,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体。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要真正实现学生的发展,我们依然要创造性地使用教学资源,合理开发,这才是教学魅力和价值之所在,高效课堂之所在!
参考文献: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页
[2] 牛学文:《中学社会学科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108页
[3] 牛学文:《中学社会学科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106页
[4] 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34、335页
[5]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5页
[6]赵士祥:《教学之自主学习方式的建构研究》(上半月刊)2015年第9期
[7]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