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民族关系思想
2020-10-21王佳
摘 要: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广拓疆域。辽阔的疆域上生活着多样的民族,处理好各民族问题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成吉思汗主要以武力与招抚并用、宗教平等与信仰自由、因俗而治以及遵循法制的民族思想进行治理。本文通过对成吉思汗处理民族关系思想的整理,对成吉思汗处理民族问题形成新的认识。
关键词:成吉思汗;民族关系;民族思想
一、武力征伐与和平招抚并用的民族关系思想
在建立大蒙古国的过程中,成吉思汗主要运用武力与招抚并用的手段统一各部。其中,运用武力的方式主要表现在成吉思汗统一克烈部与乃蛮部的过程中。
起初,因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曾助力克烈部首领王罕即位,所以成吉思汗与王罕建立了结盟关系,也借此来躲避蔑儿乞人的追击。成吉思汗为报答王罕恩情,成吉思汗也在王罕西逃时帮助他“夺还尔民人,重立尔国家“1,但王罕担心成吉思汗势力强大威胁到自己,听从其子桑昆建议对成吉思汗发兵征讨。1203年,成吉思汗派合撒儿前往王罕处诈降并抓住王罕派遣的使者作为向导突袭包围了王罕大营,双方对战持续三个日夜,最终成吉思汗获胜,统一克烈部区域。消灭克烈部后,成吉思汗再次采用武力方式统一了乃蛮部,成吉思汗为战胜乃蛮部进行了军事改革,建立“探马赤军“与”特种突击部队“2,以此来整治军队增强作战能力。通过武力征伐,成吉思汗战胜乃蛮部并获得原归属于乃蛮部的札达兰部、朵儿边部等部落的归降。武力征伐一直是成吉思汗广拓疆域建立大蒙古国的主要方式,由于散居于蒙古周边的部落的民族成分多样,所以,通过武力与招抚并用的手段也体现出成吉思汗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先通过武力方式实现统一,而后在统一的基础上对各民族进行治理。
除了运用武力方式实现统一外,积极招抚的方式也被成吉思汗所采用。成吉思汗战胜乃蛮部后,乃蛮部的屈出律逃至西辽,当时畏兀儿人臣属于西辽,屈出律篡夺了西辽政权,同时 “破其地,時当收获之事,毁禾稼而去”3民众苦不堪言。这为成吉思汗的成功收复提供了有利条件,成吉思汗派遣使者前去畏兀儿处进行招抚,以此来削弱西辽势力,面对屈出律严酷的统治,畏兀儿人迅速归降成吉思汗。与此同时,“成吉思汗把阿勒屯公主许配给巴尔术阿尔忒,并将他认作第五子”4,同样的事例还出现在对高丽的征伐过程中,为加强对高丽的控制,要求高丽太子在即位之前需作为质子到蒙古生活,同时,从高丽忠烈王一直到高丽恭愍王时期,历任君主之妻均为“蒙古公主”,同时蒙古积极招抚高丽上层贵族以便加强对高丽的控制。可见,武力与招抚并用是成吉思汗处理民族问题的首要思想,通过武力与招抚获得周边各民族的归附实现蒙古的统一是处理一切民族关系的基础。
二、宗教平等与信仰自由的民族关系思想
民族成分的多样性带来了信仰的多样性,成吉思汗对待宗教信仰主要采取了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及宗教平等的思想。该思想主要表现在治理西域地区。“各宗派之教师、教士、贫民、医师以及其他学者,悉皆豁免赋役”5,同时“命其后裔切勿偏重何种宗教,应对各教之人待遇平等”6,“在收复西域的过程中,专门派哲别入城,宣布信教自由”7,此时的西域民众正因屈出律实施强制信仰政策而苦不堪言,成吉思汗基于蒙古族本身具有信仰的传统提出尊重信仰自由及宗教平等的思想,同时宣布“僧道无益于国,有损于民者悉行禁止”8。这种尊重信仰和宗教的做法获得了民众认可,同时借助宗教力量进行统治也是蒙古治理的重要特点。
三、因俗而治的民族关系思想
因俗而治是成吉思汗在地方治理过程中采取的重要措施。女真人作为中国东北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世居于此。东北疆域尽入蒙古版图后,因女真人有“逐水草而居”的特点,于是设官分职尽可能尊重该地的民族风俗及民族传统进行治理。因俗而治的另一表现为任命当地官吏进行管理,成吉思汗崛起后,契丹人耶律留哥归附,蒙古随后任命耶律留哥为辽王处理辽东事宜。不仅如此,成吉思汗的因俗而治思想还表现在税收、尊重民族信仰等方面。成吉思汗接受耶律楚才等智囊团的建议,对征服地实行税收制度,如在征服中亚河中和广大呼罗珊地区后,划由蒙古直辖…据载,成吉思汗攻占咱儿纳黑后,询问当地民众,之前定了多少税,民众答“一千五百底纳儿,成吉思汗说“此外就不再失你们遭受损失了”9。这种不轻易更改当地税收的做法,尊重了当地民族的实际情况,减少了民众负担同时又使民心归顺。与此同时,成吉思汗尊重当地民众的意愿,将该地的管治权交给大丞相牙老瓦赤,这不仅稳定了征服地各民族的社会状况,并且在原税收的基础上适当减少税收额度也促进了当地民族的经济发展。蒙古族的游牧经济在与中原的农耕经济碰撞之后,成吉思汗通过掠夺的方式来发展经济的想法也发生了转变,成吉思汗开始重视技术发展,重用各民族有技术的人才,工匠等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也获得提升。其中技术人才来源于各个民族,有汉人、回回人、西域人、女真人等。成吉思汗从各民族网罗技术人才发展经济并不是单向的,网罗人才的同时也将各民族的技术性人才分散至全国各地,“花剌子模国农业和水利事业高度发达,善于经营农业的花剌子模人在西征中被征到东土称作西域人,色目人被编在军队中随着蒙古军返回而分布各国,尤以西北的甘肃和宁夏为多,还有一些经陕甘而进入云南等地区,因此可以说,宁夏水利灌溉事业的发达和回回人入局宁夏有关,云南的回回对兴修云南的水利和革除昆明附近的水害也有过贡献。”10
四、遵循法治的民族关系思想
成吉思汗时期以蒙古传统习俗为基础设立了《大札撒》。这部法典即包含了蒙古的传统习俗还包含了成吉思汗在对外征战中的经验教训总结。例如其中第八条规定“尊重任何一种宗教信仰,任何一种宗教都不得享有特权。每个人都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各宗派教主、教士免征赋税,免服兵役和驿役”11,“左邻右舍,守望相助,爱护邻人如爱护自己,不得伤害及侮辱邻人,共同维护国家,城镇之秩序”12等规定。成吉思汗接受丘处机提出的“敬天爱民”、“仁慈博爱”、“造福苍生”的仁爱思想,在实践的过程中转化为法条记入《大札撒》以此来更好的统治人民,同时《大札撒》中的宗教平等、免征赋税等举措使得对民族关系问题的处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参考文献:
[1]巴雅尔著.蒙古秘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
[2]格·猛和.成吉思汗哲学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
[3]那顺德力格尔.成吉思汗箴言解析[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2年。
[4]马巍.蒙元民族政策研究[D]:[硕士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5]张光耀.朱元璋的元朝观及其对元方略研究[D]:[硕士论文].内蒙古大学.2016年。
[6]白丽.成吉思汗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硕士论文].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年。
[7]穆鸿利试论成吉思汗“训言”的整理与研究[A].见:奇斯庆高娃.成吉思汗廉政思想研究论文集[C].中国方正出版社.2014年。
[8]熊坤新,曹冬,张勇.蒙古族伦理思想概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
[9]杨建新,马曼丽. 成吉思汗忽必烈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田俊迁.成吉思汗发展经济的措施和指导思想[J].西北史地,1999年
[11]曹兴.藏传佛教对蒙古民族性格的影响及其意义[J].中国民族报.2014年。
注:
1 [明]宋濂等:《元史》卷一,太祖本纪。
2 杨建新,马曼丽. 成吉思汗忽必烈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多桑蒙古史》上,第1卷第5章第81页
4 杨建新,马曼丽. 成吉思汗忽必烈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多桑蒙古史》上,第1卷第10章第158页。
6《多桑蒙古史》上,第1卷第10章第158页。
7 杨建新,马曼丽. 成吉思汗忽必烈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8 杨建新,马曼丽. 成吉思汗忽必烈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9 杨建新,马曼丽. 成吉思汗忽必烈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 杨建新,马曼丽. 成吉思汗忽必烈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 白丽.成吉思汗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硕士论文].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年。
12 白丽.成吉思汗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硕士论文].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年。
作者简介:
王佳(19950103),性別:女,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东北跨界民族与地缘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