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言意互转”揣摩文章言语意图

2020-10-21杜万彬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 要】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初步形成一定的言语揣摩能力。为达成此能力,可以从言意理论的视角来进行教学,其中“言意互转”是揣摩文章言语意图的一条最佳路径。针对整篇文章或文章的部分内容,教师可以从“读文知‘言”“厘清脉络”“揣摩妙处”“立‘象化‘言”“言语重构”四个方面给学生做言语揣摩的示范,让学生学习、领会言语揣摩的方法,从而实现对文章言语的自主揣摩。

【关键词】言语揣摩;言语意图;言语重构

【作者简介】杜万彬,中学高级教师。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教为不教教学观下小学语文‘全程自主学习”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YZ-c/2018/26)

什么是“言意互转”?“言意互转”是言意理论的核心内容,简单地说,言语作品的形成是由“意”到“言”的转换,而对于读者或学习者来说则相反,是由“言”到“意”的转换。因此笔者认为,语文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言”“意”互转的方法和技巧,而“言意互转”是学生揣摩文章言语意图的最佳路径。因为“言意互转”揭示了言语作品生成和解读的根本路径,顺着路径能最大限度地走进文心和作者内心,进而能够很容易地揣摩出文章或是作者的言语意图。言意理论认为,言语作品的产生过程为由“物”生“意”,由“意”生“象”,由“象”生“言”,这里的“生”是转换的意思。解读作品就是这个过程的反向操作。学生学习文章,其实质是揣摩“言”在明“象”和在达“意”中的作用、技巧,不是得意忘言,而是为了得意而知言、学言[1]。阅读是读者凭借自身对“物”的体察去理解语言中无法避免的“不逮”和作者有意隐于言辞之后的重旨与复意。若非如此,作品“言”之所隐,读者又怎能知道?

因此,揣摩言语意图,其实是要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特别是要揣摩作者的言外之意。那么,为什么要揣摩作者的言语意图?《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叶圣陶先生提到:知识不会凭空得到,习惯也不会凭空养成,而必须有所凭借;揣摩文章的言语意图既能读懂作者的言外之意,又能学到言语的表达方法[2]。如今教师所凭借的,是语文教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试图理解教材中排列的文章,揣摩文章中句子的含义,学习揣测怎样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才正确而精密,从而学到写作的知识。对阅读教学来说,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言语揣摩方法并尝试自主揣摩文章非常必要,这既能让学生读懂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图,又能让学生学会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图。叶圣陶先生认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那么,怎样的“教”,才能实现不需要教?对小学生来说,示范就是最好的“教”。那么,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哪些示范?下面笔者以《爱之链》教学为例,谈一谈文章言语揣摩中的思与行。

一、读文知“言”

要揣摩作者的言語意图或作者的言外之意,首先应该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古人说,解读文章应“据言寻义”,而“据言”的前提是知“言”,即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学习一篇文章,学生连主要内容都弄不清楚,那“寻义”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在教学《爱之链》一课时,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解决识字,理解词语,读通、读顺文章三项任务,让学生读懂文章内容。二是通过询问确认学生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在内容归纳上有困难,教师可以给学生搭支架来降低难度。如课文主要讲了三个故事,分别是:1.下岗的乔依()老妇人修好汽车;2.老妇人被乔依感动,又()了女店主;3.女店主非常()她的丈夫乔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乔依帮助了老妇人,其实就是在帮助()。当然,支架的搭建要有一定的目的,除了让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还要让学生掌握归纳内容的方法。这个支架的设计是让学生知道,归纳内容可以从主要人物之间发生的事情来概括,支架的填空既是对概括能力的训练,也是概括方法的渗透。

二、厘清脉络

厘清文章的脉络,是指厘清文章的文脉和“意脉”。言意理论认为,言由心生。这里的心是指作者的情感、思想、“作意”等。也就是说,“言”是“意”的载体,是“意”的表现形式。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知道作者的写作思路,即文脉;也要让学生看出隐蔽在思路中的情感、心意,即“意脉”。引导工作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落实。

(一)厘清文脉和“意脉”

厘清文章的“意脉”是指知道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内容、言语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意”。本课想表达的是人间有真爱、好人有好报这个“意”。为表达这个“意”,作者选用了三件事,每件事所隐含的“意”都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作者写的三件事是什么,分别表达了什么“意”。这个过程既是对“意脉”的梳理,也是对作者写作思路的梳理。具体实施时,可以借助给文章划分段落的形式来完成。笔者的做法是:1.让学生写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体会并写出作者的言外之“意”;2.进行逻辑段归纳——把内容联系紧密的自然段归纳在一起。教学时,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供适当的支架进行帮扶,例如根据划分好的段落和作者的“言外之意”,尝试在括号内写出段意。

第一段( 1~8 ):()。(乔依的无私真爱)

或是给出段意,让学生归纳相应的自然段,并写出作者的意图,即“言外之意”。

第一段()失业的乔依无偿帮助了一位老妇人修好汽车。()

通过支架的帮扶,学生就会对文章的文脉和“意脉”一清二楚。

(二)发现独特的表达方式

除了厘清文脉和“意脉”,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独特的表达方法。文章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通过对人物言语、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因此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提问,文章在刻画人物(意象)时,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试着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来写?也可以和学生之前学过的人物写法进行比较。比如本课课文在描写乔依时从几个方面刻画人物?作者又是怎样描写其他人物的?其他课文怎样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和比较,学生能掌握各种人物的描写方法,并理解恰当的写作手法能对人物刻画起到绝妙的作用。

三、立“象”化“言”

言意理论认为,“象”是由“意”到“言”的媒介(言意理论中的“象”是指视觉之象、听觉之象和内心活动之象等)。立“象”在于尽“意”,而“言”是通过明“象”而达到尽“意”的手段。在言语作品中,由于“象”的介入,抽象的情、理得以具象化和尽“意”化。使用“象”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避免言语“直露”或者“空言”。

既然“意”要通过“象”和言语来呈现,作者为了能够准确地表达心中的“意”就必须对“象”和言语用心推敲。 揣摩立“象”化“言”的妙处,其实就是在读文时多问几个为什么。《爱之链》立“象”化“言”的最大特色有两点:其一是故事情节安排得非常巧妙——每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第三人不知道;其二是故事结尾处的神来之笔。为了能让学生体会作者立“象”化“言”的独特魅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文中的“象”和言语进行揣摩,让学生和作者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话,在“言”和“意”的互转上走几个来回。这对学生言语运用经验的积累和言语运用能力的形成都有很大的益处。

四、言语重构

言语重构是读者根据一定的意图,对文章言语进行重新组合。这种重新组合不是简单地调换一下自然段的顺序,而是需要对相关段落的言语进行一定的修改,甚至可以是立足于作者本意上的二次创作。就《爱之链》而言,笔者设计了以下任务。

(一)作者把天气写得很冷,更能体现出乔依真诚助人的品质。其实如果把天气写得很热,也能体现出乔依真诚助人的精神。试着把课文第四自然段——乔依帮助老妇人修车的部分放在一个很热的天气里,这时又该怎么写呢?(出示烈日当空,乔依修车的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展开合理想象,动笔写一写。

(二)自选一题,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写一段话,要求每个角色要说出对方不知道的事情。

提示:

1.乔依醒来,已经是深夜了。室内的灯还亮着,劳累了一天的妻子已经睡着了。乔依帮妻子把被子盖好,发现边上有张纸条,上面写着:“在我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了我。现在我也想帮帮你……”

2.乔依醒来,发现妻子正坐在他身边,他心疼地说:“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睡呢?”妻子回答:“看你这个样子,一定又没找到工作,估计连饭都没吃,我怎么能睡得着呢?快起来吃点饭吧。”边说边起身端来了一碗面汤。看着丈夫狼吞虎咽的样子,妻子似乎想起了一件事情……

3.乔依醒来……

学生重构的作品也许没有原文那么通顺、精彩,但是通过这样的言语重构训练,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走进文章,锤炼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和言语运用能力。

在学生重构言语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对课文言语的揣摩,可以很容易发现:学生的揣摩通常忽略了“言”和产生“言”的“物”。就本文来说,大多数学生都能读懂作者所传达的“意”——人间有真爱或是好人有好报。但是,当它作为一篇课文走进学生的视野时,光看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从“学言”的角度,掌握作者在用“言”明“象”达“意”中所采用的方法。凡是学生容易忽略的“物”,教师都要把它拉进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比较“象”与“物”的差异。比如,那天真的那么冷吗?作者为何要写天气这么冷呢?乔依真的那么穷吗?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凡是学生容易忽略或看不到的东西,教师应设法让学生看到。如果学生依靠现有经验无法完全看到,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教师可以巧妙地引導或进行示范性的解读。因为这样,学生才会去试着反思自己看不到的原因。虽然,学生此时不能对作者的言语意图揣摩得十分准确,但至少学生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揣摩。随着经验的积累,他们对作者言语意图的揣摩会更加贴近作者的本意。

“言意互转”是一种让学生体会作品言语意图的有效方式,也是走进文章深层,掌握作品写作手法的好方法。如果教师能让学生掌握“言意互转”的赏析方式,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一定能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维鼎.语文言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